只要有易昕的地方,絕對不會冷場。
特別是聊起酒,這位30年前就在行業里掀起巨浪的企業家,一定滔滔不絕,故事多多。
在江蘇或者說長三角,“大富豪”啤酒無人不知,易昕就是一手建立起啤酒品牌“大富豪”的人。
離開“大富豪”,沉寂數年后,消費者發現一個叫做米歌的品牌帶著一系列黃酒產品風靡餐桌。米歌的背后,也是易昕。
除了“傳奇企業家”的身份,易昕還是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歷程中,他提交了40多條建議,認真發揮作為人大代表的作用,為人民利益、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如今,66歲的易昕再次熱血投入研發新品——做中國的清酒——瞄準年輕化消費場景,引領中國清酒新風尚。12月,中國首款自己研發的頂級清酒——米歌大吟釀,將全面上市。
易昕的商業藍圖,是懷著深切的家國理想和人生價值觀的。恢復高考后接受正規高等教育、改革開放后投身商海弄潮——易昕這一代中國企業家在教育背景、全球視野、商業價值觀上呈現出自己獨有的特點。他們有著更強的推動國家發展的使命感,他們希望將企業做成百年老店,讓民族品牌能夠傳承下去、走向世界。
“為親人釀美酒,為子孫創品牌”。在米歌酒莊,12個字組成的企業發展理念被刻在最顯著的位置。叱咤商海三十余年,易昕最關注的早已不是眼前的數據,而是產品是否滿足了當代人更高的消費需求、品牌是否具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企業為社會做出怎樣的貢獻。
易昕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企業家如何在商業的土壤上培育出理想主義之花。
長江不僅滋養出中國最肥沃的土地,更是“創造”了一大片興盛的城鎮。江蘇通州,就是因為長江沖擊形成沙洲而誕生的。
一千多年前,長江口海域的沙洲日益長大,南北朝后有人定居于此,煮鹽為業。唐末沙洲漲接大陸,即鑿河運鹽,開通至揚州的航道,并筑壩圩、培土壤、植麥黍,逐步改變單一從事鹽業生產的局面。五代初這里稱靜海鎮,后周顯德五年(958年)設通州,因東北有大海通遼海諸夷、西南有長江連吳越楚蜀、內運渠道達齊魯燕冀,故而得名。
上世紀50年代,易昕就誕生在江蘇通州這個有著農耕、貿易傳統,同時又非常重視教育的繁榮之地。父親是教師,母親相夫教子,溫馨的家庭環境給易昕留下了正直 、率真、樂觀、積極的性格底色。
特殊年代,17歲的易昕早早地參加了工作,在南通縣慶豐鄉做水利員。如果不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易昕的人生故事必然又是另一個版本。
當年和易昕一起走進考場的考生,很多已經結婚生子,上大學的夢想激勵著他們為之一搏。易昕心中又何嘗不是懷揣大志,以他之前中學的成績,考入名校不難。
但十年中斷,高考對于老師和學生都已經非常陌生,意外難免發生。高考語文考場上,易昕漏看了作文題。沒有寫作文,語文丟了不少分,但即便是這樣,在當時錄取率極低的“文革”后第一場高考中,易昕還是殺出重圍,考入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
80年代第一批大學畢業生,朝氣蓬勃、充滿激情。畢業后的人生分岔路口,易昕的不少同學出國留學,形成了改革開放后第一波出國熱潮。但易昕選擇了留下,扎根自己的家鄉,他被分配到南通工作,走上仕途。
1992年,易昕已經擔任過縣經委科長、鄉鎮的黨委副書記,因為工作上的出色表現,上級決定給易昕一個新的任務——南通啤酒廠連年虧損,企業已經到了存亡邊緣,需要一位敢闖敢干的廠長去挽回大局。
如今很多電視劇里會描述改革開放初期發生在國有企業中的故事,歲月容易給真實的歷史蒙上浪漫的面紗,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當時讓國企扭虧為盈,是各個地方最難啃的骨頭,其中過程無一例外艱巨復雜。
易昕還記得自己走馬上任的場景:“時任南通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張曉東,騎著自行車送我到啤酒廠報到,當天就在啤酒廠的食堂召開了員工大會。”
當上南通啤酒廠廠長的易昕只有34歲,在工廠的“老法師”們看來還是個小青年。但很快,他說一不二、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讓員工們對工廠的發展重拾信心。
易昕上任第一件事:狠抓質量。直到今天,易昕最喜歡和人探討的問題就是產品的品質,他從不相信“空中樓閣”,沒有好產品,一切都是虛幻的。易昕經常在流水線上與工人開協調會,站在機器旁研究生產工藝。在不斷改進生產工藝之外,他花了很多時間去做人的工作:強調工作中的責任心,強調企業員工的榮譽感。“事在人為”,他要用自己成就事業的決心,感染每一個員工。
僅僅一年后,南通啤酒廠結束了10年的虧損,當年盈利800多萬元。
一年扭虧為盈,這在1993年的中國大地上,無疑是一個傳奇故事,也是一段振奮人心的真實故事。政府獎勵易昕8萬元,易昕將獎金轉贈給工廠780名員工,每人得到120元。
在南通啤酒廠,易昕的商業天賦無疑得到了激發,此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也說明,易昕擁有超前的市場眼光。
1993年易昕創立大富豪啤酒品牌并投入使用,但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他們并不知道東北一家啤酒企業搶先注冊了“大富豪”商標。得知這個消息后,易昕果斷決定跑一趟東北,把“大富豪”商標買回來。易昕認為,品牌推廣將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好啤酒需要一個好品牌。
“大富豪”果然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反映在人們的吃穿住行上,啤酒成為休閑生活必不可少的飲品。飯店、卡拉OK、酒吧、夜市……逐漸富足的生活助推啤酒消費量節節攀升,成就了“大富豪”的輝煌。
時間來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帶來的政策利好和經濟形勢,推動著很多企業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革,通過引進外來資本改善企業管理能力和營銷體系。“大富豪”的成功吸引了不少外資企業登門尋求合作。
1995年,日本一家酒類生產企業向大富豪公司伸出了“橄欖枝”。這家企業在與大富豪公司洽談過程中,自恃企業實力雄厚,千方百計壓低國有資產價格,同時要求企業大幅裁員。得知對方的條件后,易昕拒絕了對方所謂的合作意向。“要合作就要有合作的誠意,我認為企業的一切困難都可以通過發展來解決。我不會因為一己之利來迎合對方的無理要求,損害國家和職工的利益。”
1996年12月,經過兩年多的跟蹤考察,日本丸紅公司和日本三寶樂啤酒公司主動要求與大富豪公司合作。丸紅公司位列世界五百強,三寶樂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釀造技術,他們了解了大富豪的故事后,對大富豪董事會的工作能力表示欽佩,丸紅和三寶樂欣然入股并全權委托中方經營。
直到今天,當年合作的日本朋友,還時常與易昕把酒話昨天,易昕的管理水平和管理魄力讓他們非常敬佩,三十多年的情誼也留存至今。在易昕的商業邏輯里,真誠自然會帶來共贏。
外資企業先進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支持,助推大富豪迅速站穩了江蘇市場。2012年5月19日,江蘇大富豪釀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50萬千升新廠竣工投產。至此,大富豪啤酒在江蘇省內共有通州、南通、啟東、鹽城、常熟、吳江6家生產工廠,啤酒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千升,大富豪也成功躋身中國啤酒10強。
現代化的生產線、嚴控質量的產品,加上新商標的加持,“大富豪”啤酒在南通市場上一飛沖天,市場占有率高達95%以上。“在南通喝啤酒,沒有人會提別的品牌,毫不夸張地說,南通的街頭巷尾根本找不到‘大富豪’之外的啤酒。”整個江蘇省,每賣出5瓶啤酒就有1瓶是“大富豪”啤酒。
2014年7月,百威英博正式收購進駐大富豪。
易昕說,他是以“嫁女兒”的心態出售大富豪的。“對我而言,價格不是我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希望大富豪今后能走更遠的路,品牌、文化都能得到傳承。uYagSvyX+sFqXB/EFw2taw==既然啤酒是全球競爭,那我就找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公司來接棒。”
那些年,易昕帶領企業大踏步前進的同時,他的作風和企業家精神也影響了很多人。易昕先后被評為南通市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南通市優秀企業家、江蘇省“首屆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
1997年6月,易昕當選為江蘇省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易昕說,作為企業界的黨代表,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履職過程中,易昕關心的話題包括未雨綢繆解決老有所養、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提高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等等。
2008年蘇通大橋通車,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在蘇通大橋上進行,易昕作為第二棒,高舉火炬用腳步丈量大橋。意氣風發的瞬間定格在照片上,“大富豪”傳奇也留在了時代的記錄本上。
再見易昕,是在位于江蘇啟東的米歌酒莊,歐式建筑群組成的院落,被寧靜閑適的氛圍籠罩,誰能想到酒莊其實“暗藏”一座現代化的工廠。米歌酒莊由英國ATKINS(阿特金斯)設計團隊設計,這個團隊被人們熟知的作品是迪拜的七星級“帆船酒店”。
沒有噪聲、沒有異味,甚至看不到工人……易昕想要再次顛覆大家對酒的認識。
2016年建設完成的米歌酒莊,開啟了易昕全新的事業旅程。米歌在黃酒行業引入啤酒的生產控制技術,首創了109道“精釀黃酒”生產工藝在行業內實現創新;米歌首創了橡木桶黃酒的概念,開創了中國高品質清酒產品線;米歌酒莊投入使用的精釀黃酒全自動化系統、嚴苛的生產工序,保證了每一瓶米歌產品的穩定性,這在中國黃酒界首屈一指。
回頭再看,人們發現,易昕沉寂的幾年原來不是在休息,而是在為新的發展蓄力。他帶領團隊考察了國際上300多家頂尖啤酒、葡萄酒、威士忌、清酒生產企業,借鑒了清酒的釀造理念、啤酒的生產控制、洋酒的包裝設計。最終,米歌推出國際品質、平民價格的好酒,回到了消費者面前。在山東煙臺舉辦的2021年度國際酒類(中國)大獎賽上,米歌精釀(米歌黃酒、米酒)嶄獲金獎。
和當初“大富豪”代表的年輕氣盛相比,“米歌”品牌多了歲月沉淀后的云淡風輕,也代表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米歌最新的產品是清酒。
“我們把米磨到只剩下38%的米芯部分,用它來釀造清酒,口味清新柔和。”
“我們要研究年輕人的口味喜好,要搞清楚他們的消費習慣,我們的酒一定要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我相信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都市,一定有很多年輕人會愛上米歌清酒,它代表熱愛生活的態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們也要享受美好的生活。”
易昕毫不在意霜染華發,談起米歌清酒,激情一如少年。
商海弄潮數十年,易昕堅持著自己的理念:“經營企業不能只看短期利益,在保證企業現金流的前提下,要隨著大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和學習。在經營企業的過程,我從不把賺錢放在最緊要的位置,如果非要排序的話,我會把賺錢放在第11位,前10件事做好,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
米歌,是一首奮斗者之歌,也是時代之歌,是為美好生活而唱響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