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航空類專業(yè)人培方案出發(fā),落實體育“新課標”提出的“應用情境”,打破武術教學的套路“壁壘”,根據中職航空專業(yè)學生實際,設計了“武術:防身術-解脫技巧”單元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愉悅環(huán)境中逐步掌握解脫的技巧與原理,體現學會動作-提升技能-會用技巧的過程;強調武術文化與技能并舉的思想,讓學生在先禮后兵、止戈為武的攻防訓練中,品味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使“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的武術精神在心中生根發(fā)芽;重視職業(yè)體能和專項體能相結合,貫穿身體鍛煉和科學健身的理念,讓學生掌握多種提升體能的手段,促進身體素質全面協調發(fā)展,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用運動心率水平控制運動強度”的安全健身習慣,為樹立終身體育鍛煉和保持健康的意識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中職;體育與健康;防身術;解脫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2410(2024)12-0017-04
伴隨“雙新”推進,中職學校已將防身術列入《體育與健康》課程拓展模塊一。為了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教會、勤練、常賽”教改理念,基于航空專業(yè)學生在日常生活及日后就業(yè)期間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情況,結合中職航空專業(yè)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了“武術:防身術-解脫技巧”的大單元教學內容,將武術文化、防身知識、職業(yè)素養(yǎng)、健康鍛煉相結合,讓學生在“遵”武德、“守”武禮、“賞”武藝的過程中感受中華武術的魅力。
一、教學整體設計
(一)對接立德樹人目標,培育高素質健康人才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文化自信”教學思路、聚焦“教會、勤練、常賽”教改理念,設計“武術:防身術-解脫技巧”的教學內容。通過練習法,將“情境化”“信息化”“結構化”貫穿其中,把學生培養(yǎng)成懂傳統(tǒng)文化、會體育技能、能防身自衛(wèi)的高素質健康人才。
(二)針對學生專業(yè)特征,優(yōu)化“武術:防身術-解脫技巧”內容
1.精準分析學生情況
通過調研發(fā)現,航空服務專業(yè)特點屬于久站型服務類專業(yè),學生年輕懂事,想象力豐富,創(chuàng)新意識強烈,有較強的表現欲和求知欲。但健康意識不強,對解脫技術的理解也參差不齊。本班有1/3同學腿部已經出現了靜脈曲張現象,有超1/2同學認為解脫技巧只是擺脫對方控制。在調研過程中,學生了解學習內容后,意識到本項目對他們應對生活與未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情況有很大幫助,對本項目的學習產生了較高期待。
2.精確制定教學目標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依據課程標準、航空服務專業(yè)人才特點,通過教學,讓學生能夠熟練運用16種突發(fā)情況下的解脫技巧,具備健康鍛煉的意識,掌握多種提升體能練習的手段,養(yǎng)成“運用運動心率水平控制運動強度”的生命安全健身習慣,擁有先禮后兵、止戈為武的良好武德,培養(yǎng)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精神,為今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3.精心優(yōu)化教學內容
基于學情分析和教學目標,以提高健康水平、職業(yè)素養(yǎng)為主線,把武術運動中各種適合實戰(zhàn)應用的招法提煉出來,結合格斗中攻與防,擒拿與反擒拿的動作原理,設計了打中有拿、拿中有打、打中有摔的解脫技法,具有簡單、實用、易學、易記的特點。將生活、體育技能、教育與身體活動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做到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并在未來工作中能夠適時運用。
(三)依據動作學習規(guī)律,運用信息技術制定教學策略
1.以學生為中心,設計“五層”遞進式教學步驟
采用遞進深入式五層學練,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感知動作方法,實現學會動作-提升技能-會用技巧的過程。
2.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實效
利用運動手環(huán)對運動心率的及時反饋突破運動強度無評測的障礙;結合敏捷燈對出拳次數的實時記錄打破進攻速度無數據的狀況;借助Dartfish運動分析軟件對動作的捕捉與分析解決練習不精準的困惑;運用信息化平臺對教學資源的收集整合擺脫課后交流評價無時效的困境,助力線上線下的教學融合。
(四)關注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建“五維一體”教學評價指標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航空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針對武術運動項目特點,構建武術技能、身體體能、健康行為、體育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五維一體”的教學評價指標。
二、教學實施過程
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科穿插,讓學生在愉悅環(huán)境中沉浸式地學習傳統(tǒng)文化,掌握解脫技巧與原理,達成體育素養(yǎng)的內化。
(一)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學習平臺鞏固技巧、學習人體薄弱區(qū)域相關知識、觀看不同器材使用的體能視頻微課,根據要求完成動作拍攝及體能菜單設計的課前測試,教師查看測試結果,了解學生動作問題具體現狀及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課中實施
1.準備部分
教師提出將格斗步法與武術動作相融合的要求,引導學生運用各種隊形跑出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變化,讓學生體會“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大自然演變規(guī)律,明確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的自然理念,增強文化自信。
2.基本部分
(1)固技巧練反應
教師組織學生復習已學技巧,強調觸燈次數和出拳力度的要求,學生針對自身情況完成練習,提高快速躲閃、反應迅速、進攻準確等能力,為解脫技巧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學動作練規(guī)范
教師創(chuàng)設職場被擒的情境,引出所學技巧。學生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逐步明確“反關節(jié)”“失重心”的解脫原理與擊打“穴位”的一招制敵進攻方式。教師將動作分解為“壓、按、頂”等三字口訣進行集體教學。學生結合“米”字格上的點、線來定位動作的路線方向,并通過反復的“想”和“試”,去挖掘增強解脫效果的方法及提高身體勁力的有效傳遞方式,使學生初識技巧,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教師提出自主學練要求,引導學生運用Dartfish軟件對靜態(tài)與動態(tài)進行分析,并參照動作標準,相互檢測、糾錯,逐步規(guī)范動作技術,同時呈現動作數據情況,為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提供了依據。
(3)補短板練精準
教師發(fā)布學練菜單,學生結合自身動作視頻分析不足之處,針對“步型的高低大小、擰腰的幅度力度、擊打的速度效度”等問題選取練習內容,讓正確肌肉感覺逐漸明晰,增強反關節(jié)的解脫效果,提高練習效率。
(4)賽創(chuàng)編練運用
開展攻防創(chuàng)編賽,教師組織學生憶舊技、用新巧,并結合航空崗位工作情境進行職場運用,建立關注環(huán)境、關注對象的實戰(zhàn)概念。以比賽為契機,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深刻體會解脫技巧在不同場景下的重要性,進而在學思練的循環(huán)中,不斷強化解脫技巧綜合運用能力。
(5)精技巧練體能
為更好地鞏固動作的協調和勁力運用,設計專項體能和職業(yè)體能的練習。學生結合運動手環(huán)顯示的運動負荷情況選練體能項目,教師適時鼓勵,提醒安全共同完成練習。使學生明確練武恒為貴的理念,提高了學生勁力協調、快速移動、準確進攻、反應迅速的能力與解脫技巧的學習相互呼應、相互促進,并增強航空服務類專業(yè)所需的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
3.結束部分
結合舒緩音樂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主動拉伸放松,有效消除肌肉組織粘連,達到放松效果。師生互評分享所學所感,教師給出動作口訣歸納本次課所學,方便學生記憶。
(三)課后鞏固
學生:學習平臺上完成課后評價;錄制所學動作的短視頻上傳平臺。
教師:檢查學生作業(yè),師生平臺互動。
三、學生學習效果
(一)強調課堂運動強度,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安全保障達到100%,養(yǎng)成健康鍛煉的意識。
運動手環(huán)能夠實時監(jiān)測學生的心率與強度,當運動情況超出安全范圍時,系統(tǒng)后臺和手環(huán)會同步發(fā)出預警,促使教師、學生及時調整,有效規(guī)避可能產生的運動風險。同時,在解脫技巧的學練過程中,結合米字格定位練習間距,要求解脫動作準確規(guī)范后才能同伴配合進行攻防對練,對練時借助護具穿戴和手靶運用,解決學生初學動作時安全意識薄弱的情況,達到保護自己、保護同伴的目的。
(二)數據化分析助力技能診斷,動作規(guī)范化提升了60%,實現高效學習。
運用Dartfish動作分析軟件精確捕捉并分析學生的動作細節(jié),使雙手、肩部、腰部等關鍵部位的運動軌跡一目了然,并智能計算動作的時間、速度與做功距離,將抽象動作轉化為具體數據,使問題環(huán)節(jié)無所遁形。通過分屏慢放和對比分析,也能迅速識別技術短板,為師生提供精準的訓練指導,促進技能有效提升。
四、教學特色創(chuàng)新
(一)創(chuàng)新設計米字格,提高教學效率
根據學生身形,設計使用相應規(guī)格的米字格,令動作規(guī)范要求因人而異、更容易執(zhí)行;在米字區(qū)域標注好對應點位,這樣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格子上的數字及線段來確定動作的路線方向,讓學生對動作的概念有清晰直觀的認識。
巧用米字格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空間感,能讓學生結合格子上的點與線,更直觀地把握動作幅度,實現自我糾錯,實時改正,更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自我評價,令訓練效果得到較大的提升。
讓每位同學在自己的米字區(qū)域內練習,確保了體育課中的安全練習間距,使教師得以更多聚焦于學生的動作糾正與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上,提高教學效率。
(二)活用學具器材,激活體育課堂
教學中,將一種器材靈活運用來貫穿全課。在準備活動中,運用指定器材來增加熱身活動趣味性,讓學生輕松進入狀態(tài)。基本部分,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讓該器材成為提升所學技巧有效性的工具,助力學生技能精進。體能環(huán)節(jié),該器材也被靈活運用來增強身體上下肢的爆發(fā)力,從而實現一種教具多種功能。
同時,優(yōu)化學具,將敏捷燈與擊打柱相結合,設計了快速沖拳觸燈的練習,將解脫技巧所需快速躲閃、準確進攻、反應迅速的能力有效結合,提高了出拳速度及進攻中的預判能力。
(三)融入文化精髓,德技共育并行
針對傳統(tǒng)武術教學中偏重套路演練而忽視技擊實戰(zhàn)、重視動作形式而輕視文化內涵的現狀,本單元提出以解脫技巧為核心,將太極圖、穴位等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現代教學方法相結合,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技巧運用的原理與內涵,增進對武德武禮的認識,同時強調德育與體育的融合,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人力量的增強并非為了戰(zhàn)勝他人,亦非為了炫耀武力,而是為了堅守內心的仁義智信勇等傳統(tǒng)美德,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拓展知識視野,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五、反思改進措施
(一)針對職校學生專業(yè)特點,實現課程職業(yè)性
本項目教學內容是針對航空專業(yè)學生在日常生活及日后就業(yè)期間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情況而設置,針對性強、學生興趣高、課堂效果好,對學生影響深遠。今后,可根據中職校的不同專業(yè)特點,結合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威脅程度(徒手、棍棒、刀具等),設計初階、中階、高階防身術教學,讓學生做到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并在未來工作中能夠適時運用。
(二)細化教學個性指導,克服學生差異性影響
從運動手環(huán)、敏捷燈等課堂數據中發(fā)現學生在體能、技能上的差異,將進一步細化教學設計,實施更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指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增加運動負荷、提高技術難度,利用有限的課堂,獲得更個性化的空間,使每個同學的運動能力都能得到長足發(fā)展,實現體能、技能的不斷突破。
(三)注重信息技術趣味性,促升技能養(yǎng)成習慣
通過教學,學生雖建立了防身意識與健康理念,但11課時的課堂教學不足以使學生在臨場制敵時都能做到準確的應變,今后可以結合人體視覺(AR、MR)等技術來增加練習趣味性,讓學生沉浸式地進行防身技巧運用,并利用“21天效應”讓學生連續(xù)21天與不同的人拍攝防身術技巧小視頻,上傳微信視頻號,提高防身應用能力的同時又傳播健康正能量,以敦促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鍛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