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市政府將“新增培養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4.5萬人次”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以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突破口,著力培養大批符合就業導向、契合產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不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推動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更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基礎保障。
截至2024年7月底,上海市已新增培養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2.34萬人次,高技能人才新增數量占各等級技能人才新增總量的比重提高到36.0%。上述人員中由用人單位評價發證的有0.35萬人次,社會化評價發證的有1.99萬人次。新增高級工中排名前五的職業(工種)分別為:育嬰員0.39萬人次;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0.21萬人次;電子商務師0.18萬人次;勞動關系協調員0.15萬人次;供應鏈管理師0.13萬人次。
為高質量完成“新增培養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4.5萬人次”的為民辦實事項目,2024年,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一方面加強責任落實,完善工作機制,將該指標納入年末各區穩就業工作績效考核體系,按月調度通報,青浦、閔行、嘉定等區壓實屬地責任,加強區鎮聯動,協同發力。另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聚焦“3+6” 重點產業和社會需求量大但供給不足的民生領域,發布《上海市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職業(工種)目錄(2024年版)》,涉及100個職業(工種)。對參加目錄內評價且獲證的人員,給予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出臺鼓勵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院校畢業生提升技能水平的政策文件,落實“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截至2024年7月底,上海37所職業院校及以上院校的4000多名畢業學年學生考取了高級工證書。較去年同期,院校數增加7成,獲證人員數翻了6倍。
此外,在全力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的過程中,上海市市區兩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積極發揮用人單位自主開展職工技能評價積極性;分批次遴選評價項目及評價機構,加大社會化評價供給力度;廣泛舉辦“月度主題賽”,幫助勞動者“以賽提技”,加強供需對接,做好精準服務。同時,多措并舉提升實事項目知曉度,大力營造關心關愛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上海市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普遍開展了培訓評價政策進園區、進企業、進校園的宣講活動。
(文/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