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教師張宇鵬獲得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金牌。本刊編輯對張宇鵬和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珠寶藝術系主任趙愷月進行了采訪。
趙愷月:我們自今年3月集中考核后便投身于緊張的集訓之中。教練團隊根據宇鵬的情況,圍繞技能、設計、綜合能力及心理四大模塊,精心策劃了短板提升、語言儲備、綜合強化、臨場適應力提升及沖刺集訓五階段訓練方案。鑒于備賽時間緊迫,每個階段都力求精準高效,直擊難點,故集訓期間幾乎無休,每日自清晨8點至深夜,不斷考核、復盤,力求突破。
為鞏固集訓成果并積累國際比賽經驗,5月,我與專家攜宇鵬赴澳洲參加挑戰賽熱身賽。此次賽事匯聚了來自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的強勁對手。歷經3日激戰,我們雖取得佳績,但也暴露出語言溝通、賽事規則理解及現場應變等方面的不足。這些在國內鮮少遇到的問題,促使我們歸國后立即進行復盤,并將問題融入后續訓練中,以強化宇鵬的國際比賽能力。同時,此次經歷也讓宇鵬在面對語言障礙時更加從容不迫。
在最后的百日沖刺中,設計模塊成為宇鵬的最大挑戰。由于非美術科班出身,他的美術基礎與審美積累相對薄弱,而大賽要求在很短時間內完成高質量設計,這對他的美學素養與設計手繪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為此,教練組不僅搜集了大量相關資料,還安排宇鵬頻繁參觀美術館、博物館,以迅速提升他的設計素養。這一過程無疑為教練團隊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但我們都堅信,這一切努力都將為宇鵬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趙愷月:張宇鵬的成功培養,得益于學校珠寶專業近年來秉承的“大師引領,賽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的中國集訓基地,學校在行業和世賽專家指導下,以比賽推動教學、研究、改革和建設,啟動了珠寶首飾專業群的內涵建設和培養模式構建工作。通過分析世賽標準和行業人才需求,學校創新性地提出了“大師引領,賽校企共育”的珠寶設計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旨在聚焦高端就業,打造競賽與企業利益共同體,轉化世賽標準與崗位要求,構建工學賽崗結合的課程體系,并形成賽校企一體的評價方式。
“大師引領,賽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使珠寶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呈現出質、量齊升的新局面。珠寶專業每年向行業輸送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80余人,實現首飾起版師、首飾設計師等高端就業約15人。3年來,持續向中國黃金、菜百首飾、北京工美集團、周大福等行業知名企業輸送人才,優質就業比例超過85%。師生技能水平也得以長足進步,在各類珠寶首飾技能競賽中取得傲人成績。我校學生獲得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銀牌,入圍第47屆世賽國家集訓隊;青年教師團隊獲得2023年“第三屆全國工業設計大賽首飾設計師賽項”一等獎;青年教師團隊獲得2021年“全國首屆工業設計大賽首飾設計師賽項”冠軍;“2020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貴金屬首飾制作競賽”學生組一、二、三等獎等。學校作為第45、46、47屆世賽珠寶加工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對接開展了國賽選拔、世賽選拔、選手集訓、國際交流等工作。

張宇鵬:考題并沒有明確要求造型要做成什么樣子,只是給出了寫實的鳥、湖泊等幾個元素。面對這個看似虛無的題目,我從這些素材圖中提煉出新藝術風格的設計理念。設計了一個鳥形發簪的造型,在尾部融入自然主義的設計構想。鳥的尾部被設計成3片花瓣,我采用花瓣的形態來寓意人生的3個階段。在第一個花瓣上做了一條凸起的紋路,象征著少年時期的青春脈絡,寓意著少年的活力四射;在第二個花瓣上做了一個翻轉的設計,象征著中年時期的成熟穩重,但有很多轉折點;第三個花瓣則象征著暮年之際的優雅沉穩 。
張宇鵬:我在里昂的4天賽程中最困難的是第二天也是最關鍵的一天,是創作鳥的身體也是最關鍵的一部分,因為第二天的工作量是最大的,加上它有復雜的拱度和多個鏤空、貼焊,以及結構問題。賽題本身難度高,但是基于在國內教練團隊對我日常的高密度訓練,我順利完成了這部分,也正是在這天之后我獲得了各國的尊重。
張宇鵬:我大概做了5年,粗略計算了一下,18000多個小時,只多不少。每天早上起來到晚上10點,甚至通宵都有,我坐到工臺上就不會累。一遍、兩遍、三遍……直到完美,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精進自己。通過對貴金屬材料的了解,以及對銼削、鏤空、焊接、表面處理等技術不斷學習掌握,真正理解每一道工序,研究在什么時間用到什么工藝,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怕困難,我的教練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平時多出現問題,解決掉了,在賽場就不會出現。加上我在國內有著豐富的比賽經驗,才能拿到這塊本該屬于中國的金牌。

張宇鵬: 收獲到了來自各國的尊重,也讓各國看到了中國的實力,同時也看到了國內外技術水平、設計風格的不同以及國內外的賽場情況。
張宇鵬: 接下來我將回歸學校擔任教師,成為世賽基地的一名教練,繼續培養新一屆的國家隊選手,延續技能的火焰,將我所學技能傳遞給每一個熱愛珠寶加工、熱愛職業技能的人,通過我豐富的比賽經驗,讓未來我的學生以及想學習珠寶加工的人,少走彎路。將真實的理論和實操案例用于教學,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技能教學。也會對學生的設計、繪畫、外語等多方面進行培養。
張宇鵬: 我會開設珠寶設計相關的教育課程和工作坊,傳授設計技巧和美學理念,培養更多人的審美能力。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獨特而富有創意的珠寶作品,引領時尚潮流,激發人們對美的追求。提供個性化的珠寶設計服務,滿足每個人獨特的審美需求,讓每個人都能展現自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