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教育技術已成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工具。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指出了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了信息化教育技術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作用,提出了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促進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化轉變。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技術;初中語文;名著閱讀
作者簡介:李占玲(1982—),女,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新風中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信息化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資源、網絡平臺以及智能教學軟件的廣泛應用,為改進教學方法和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眾多的教學實踐中,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尤為值得探究。傳統的名著閱讀教學面臨著學生興趣不高、教學資源有限等問題,而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引入不僅有望解決這些難題,還可能為學生打開一個全新的學習世界。然而,如何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合理有效地應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如何通過這些現代化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是當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
當前,教育政策強調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這使得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變得尤為重要,其不僅涉及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還關乎學生文化認知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名著閱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1],通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及歷史背景,同時鍛煉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近些年,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開始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作品創作背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展小組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但教學依然面臨不少挑戰。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和閱讀理解能力較弱,這種狀況的產生與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密切相關。名著中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與現代社會的語言習慣明顯不同,這使得學生難以與之產生共鳴,從而對傳統文學作品缺乏興趣。此外,面對名著中的高深語言和復雜內容,學生往往存在閱讀困難,不僅難以從字面上把握其深層含義,更難以透徹理解并欣賞其中蘊含的文化和美學價值。
(二)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學創新性不足是存在的一大問題,名著閱讀被簡化為單純的閱讀理解練習,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和相關習題。部分初中生認為名著內容過時且難以理解,加上課堂活動缺乏創新性和互動性,使得學生對名著閱讀產生抵觸情緒。他們剛開始閱讀時感到新鮮,但很快就會因為內容晦澀、缺少情感共鳴而感到挫敗。同時,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由于課堂教學側重于完成閱讀任務和傳授應試技巧,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掌握了應對考試的技巧,而沒有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層含義。
教師在名著閱讀教學中也面臨著挑戰。一方面,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教授大量的內容,這使得他們難以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和關注;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缺乏對名著的深入了解,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管近年來信息化教育技術開始被引入初中語文課堂,但其應用效果不佳,教師對于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困惑,即便是在擁有設備的條件下,教師也可能因技術應用不當或教學缺乏創新性而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化教育技術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作用
信息化時代的浪潮帶來了教育技術的重大變革,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開辟了新的途徑。通過將閱讀材料數字化,實現了以數字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轉變,同時,通過引入多樣的平臺和技術手段,創新了教學方法,為傳統教學注入了新的元素與活力。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名著閱讀教學煥發新意。利用數字化資源,教師能夠靈活地整合和分解信息,為學生呈現多樣化的閱讀形態。更重要的是,這些數字化資源可以將文字描述轉化為立體的視覺體驗,讓名著閱讀教學更具吸引力和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信息化教育技術賦予教師更多樣的教學工具和方法。借助這些技術,教師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獨特需求制定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方案。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催生了多種新型教學模式,為閱讀和理解名著帶來了新穎和多元的途徑,讓學生獲得了豐富而新鮮的學習體驗,從而顯著提升他們對閱讀名著的興趣。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育技術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其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和方法,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開拓新的思路。
三、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整合多媒體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資源,教師應當抓住這一機遇,創新性地應用這些技術,通過融合視頻、音頻、圖像以及各類互動軟件等多媒體元素,使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直觀,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正式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信息化技術,引入與名著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介紹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創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提升學生對文本的認知深度。例如,在閱讀《紅樓夢》時,教師可以播放關于清代官宦家庭生活的短片或者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介紹,這樣的視覺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氛圍,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小說內容。教師還可以根據名著的情節和主題,設計互動小游戲或故事講述活動。例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通過解決一系列與原著情節相關的謎題來推進游戲。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投入,而且能夠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國內有許多關于名著的軟件,如樓蘭探秘游app,其通過虛擬的考古挖掘場景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古代歷史和文化;Jigsort Puzzles則通過將名著的場景或人物制作成拼圖游戲來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的記憶;名著寶典app則提供了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的詳細解讀和相關資源,幫助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2]。
通過整合多媒體資源,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不僅能更加生動有趣,也能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這種方法不僅符合現代學生的學習習慣,也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二)利用網絡平臺,拓展閱讀空間和交流方式
網絡平臺的廣泛應用豐富了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資料。利用這些平臺,教師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有效擴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并提升他們對名著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多種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數字化閱讀資源。例如,豆瓣讀書、微信讀書等平臺擁有海量的電子書籍、在線文庫和多媒體讀物資源,這些資源不僅便于學生隨時進行閱讀,而且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章節長度或閱讀界面,獲得個性化學習體驗。為了加強交流互動,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建立學習論壇,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和分享閱讀感悟的空間。通過組織線上辯論會或讀書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作品的主題和內容,從而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討論功能,設計討論問題和即時反饋機制,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也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情況。例如,通過在線測驗或即時問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成效。
通過對網絡平臺多樣化功能的運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會成為一個動態、連續的學習過程。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并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課內與課外的聯動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使得教學效果最大化。
(三)應用智能教學軟件,實現個性化輔導和評估
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應用智能教學軟件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這類軟件的特點是具有智能化的分析能力,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理解能力,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輔導策略,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教學服務[3]。
智能教學軟件可以通過復雜的算法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精確地識別出學生的強項和弱點。基于這些數據,軟件能夠調整教學計劃和難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最近發展區中學習,提升學習的有效性。一些智能教學軟件具備即時反饋功能,能夠實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并提供改進建議,這意味著學生可以即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反饋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智能教學軟件還具有多種互動功能,這些功能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智能化軟件,如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猿輔導、高途課堂、騰訊課堂等,提供了豐富的互動式學習功能和游戲化學習模塊,這些模塊將學習內容與游戲元素相結合,讓學生在享受游戲樂趣的過程中閱讀名著,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動力。例如,智能教學軟件中的互動問答和挑戰模式能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提升。
智能教學軟件能夠通過高效且準確的識別功能為學生提供學習輔導,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精準判斷,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應用智能教學軟件,能使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和個性化,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四)開展在線互動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信息化教育技術不僅提供了資源和知識傳導,還能夠實現一種基于互聯網模式的互動學習,因此,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開展在線互動活動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
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教師可以組織多種類型的互動活動,如在線書友會、主題討論活動和角色扮演游戲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學方式,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線書友會是一種很好的互動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讀完名著后共同討論其主題并分享自己的感悟。這種討論可以通過互聯網在非正式的環境中進行,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樣,角色扮演游戲也是一種有效的互動學習工具,通過扮演名著中的角色,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和動機,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交互式工具,將圖片、視頻、動畫相結合,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在線合作答題。例如,教師可以播放包含名著摘要或關鍵場景解讀的短視頻,這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引入社交媒體元素也是一種有效的策略,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或QQ群,讓學生在其中分享閱讀心得、討論問題并互相推薦書籍。這種開放的交流方式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還能促進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碰撞,從而深化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通過參與在線互動活動,學生相互分享閱讀感受,有助于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深層含義,并在互相學習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充分運用線上互動教學,打破傳統課堂的教學范式,使教學更加生動和靈活。
結語
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整合與應用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借助多媒體資源、網絡平臺和智能教學軟件,使教學模式發生了轉變,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了優化。在線互動活動和個性化的學習路徑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和興趣進行自主學習,有效提升了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技術驅動的教育方法為傳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學生開展名著閱讀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黃璠.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C]//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素養教育成長計劃.中小學語文素養建設與學科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一).北京: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2023:179-181.
鄭新港.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助力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教育與創新融合》研討會論文集(二).廣州: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2023:980-984.
趙許升.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2,24(20):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