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POE策略的設計和運用,提升實驗教學的精準度,強化實驗要素的管控,為學生形成物理觀念、培養實驗技能奠定基礎。著重分析了POE策略應用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及思路,并闡述了教學建議,旨在促進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轉型發展,強化POE策略的應用效能。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POE策略;實驗操作;核心素養;應用能力
作者簡介:蒙曦穎(1992—),女,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三十三中學。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高中物理課程注重體現物理學科的本質,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方面提煉學科育人價值,充分體現物理學科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獨特作用,為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和未來社會發展的挑戰打下基礎。”[1]尤其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預測·觀察·解釋”的思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學生主動性與實操性,確保實驗教學效果。為此,本文圍繞POE策略應用于高中物理實驗的議題進行探索。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POE策略的應用價值分析
(一)POE策略的概念闡釋
1981年,澳大利亞學者Gunstone和White首先提出“P(Predict,預測)—O(Observe,觀察)—E(Explain,解釋)”策略作為檢測學生科學概念理解情況的手段,簡稱“POE”。到1992年,他們正式提出POE策略的概念,隨后POE策略逐漸被應用于物理實驗教學。這一概念由三部分組成,形成了彼此嵌套、相輔相成的實驗教學體系,為物理教師設計實驗方案、強化學生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如圖1所示,POE策略是一種師生協同參與并由學生主導的實驗模式,它突出了學生的中心地位,可以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建構與成長。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首先,教師向學生呈現具體的實驗情境,夯實實驗學習的根基。其次,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開展預測,確保學生顯露出原有的前科學概念(即實驗之前已掌握的概念)。再次,教師基于學生預測的情況,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或動手操作實驗,并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開展深度討論。最后,教師和學生就實驗流程及關鍵點進行互動,并在解釋環節中化解認知沖突,完成對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幫助學生回歸科學概念。
(二)POE策略嵌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應用價值
首先,將POE策略嵌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探究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主導,學生記錄;教師指揮,學生操作”的模式十分盛行,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難以激發創造力。通過引入“P(預測)—O(觀察)—E(解釋)”的融合策略,教師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熱情,使學生成為實驗活動的“主人翁”,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驗技法,積累實操經驗[2]。
其次,物理教師在設計實驗教學方案的過程中運用POE策略,能夠打造復合式教學舉措,將情境教學、演示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方法交融起來,這有利于提升實驗教學深度,為學生發展物理實操技能提供支撐。換言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POE策略的運用契合教學轉型需求,可以極大豐富教師的指導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促進實驗教學的迭代升級。
最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POE策略的運用,有利于教師更全面、更深刻地監控教學進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提升查漏補缺、提質增效的效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提供支撐。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POE策略的嵌入思路及建議
(一)建構知識情境,厘清實驗要素關聯
新課標提出,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是學生知識能力向應用素養成長的支點[3]。為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切實把握新課標精神和要求,統籌實驗教學的關鍵要素,以知識情境的建構和運用為起點,引導學生參與到“P(預測)—O(觀察)—E(解釋)”的一體化進程中,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生發出全新的認知,提升物理認知技能與實操能力,為厘清實驗的關鍵要素創造條件。教師要創設完善、科學的實驗情境,打造多層次的教學樣態,確保POE策略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冊的“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自由落體運動”的主題實驗,將POE策略融入其中,讓學生從實驗情境的預測入手,開展細致的實驗觀察,并在記錄、分析的過程中進行實驗現象的解釋,厘清實驗中的關鍵性要素,準確把握物理學定律,為實踐應用奠定基礎。
如表1所示,從具體的情境入手,圍繞“紙片與鐵塊哪個先落地”的問題,學生可以預測、猜想;緊接著,在“觀察”階段,學生進行演示實驗,深入探究情境,驗證之前的猜想,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在最終的“解釋”階段,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要素提純”,也就是通過反復的預測、觀察、解釋,可知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一大因素是空氣阻力,而當忽略空氣阻力時,輕、重物體的下落一樣快。可見,物理教師要把握高中生特點,構建適宜的實驗情境,強化POE策略的應用,整合關鍵性要素,確保實驗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二)錨定核心素養,強化實驗過程控制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圍繞物理核心素養展開工作,著力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4]。為此,教師要強化對實驗過程的控制,以POE策略為重要抓手,確保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拓寬認知視野,強化操作能力,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和技巧,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念。因此,教師以POE策略推進物理實驗教學,需要充分釋放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三章的教學中,圍繞“導體電阻率的測量”這一主題,教師可以設計“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并將POE策略作為重點,細化實驗步驟,著重訓練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
首先,教師要創設情境,通過視頻微課展示金屬絲通電時的現象,讓學生了解導體電阻。此時,教師安排學生做出預測,對金屬絲電阻率的特性及其與材料屬性的關系進行研判。通過分析學生的預測,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組開展實驗操作。
其次,基于“導體電阻率的測量”的實驗要求,教師準備實驗器材,要求學生觀察實驗器材,熟悉此次實驗的知識基礎,讓學生按照實驗步驟分組開展操作。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側重于電路的準確連接、相關數據計算以及不同電流下電阻值的變化情況。基于先前的“預測”,學生可以通過該實驗,強化對導體電阻率的理解,同時掌握計算的步驟與技巧。
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解釋”,深入理解電阻率這一物理量的特性及其與材料屬性的關系。教師要組織隨堂互動,就導體電阻率進行探究,幫助學生掃除疑難點、疏通認知,增強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及探究能力,賦能學科素養成長。
(三)注重知識回溯,增強學生實驗技能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要將過程性的知識評價、反饋和回溯融入教學中,由此幫助學生保持動態的反思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實驗技能,掌握正確、規范的實驗方法,提升學科綜合素養[5]。因此,教師要以POE策略為重要載體,細化實驗教學的路徑,讓學生成為實驗“操盤手”,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開展實驗回溯、反饋,及時解決問題與查漏補缺,從而逐步提升物理綜合知識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的“光的折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按照POE策略的要求,教師可以融入動態評價與反饋步驟,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促進其實操技能的成長。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
1.預測——針對情境,做出預測
教師運用透明玻璃,向學生進行光的折射的演示,比如用手電筒照射玻璃,讓學生在情境中觀察光的折射現象,對“光的折射”的問題及現象進行預測。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互動,開展知識信息的交互反饋與回溯,確保學生能大膽發言,各抒己見,為后續的實驗營造良好氛圍。
2.觀察——基于預測,開展觀察
在實驗操作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之前的現象感知和預測,完成實驗操作。首先,教師預先準備玻璃板、激光筆、量角器、白紙、筆等實驗器材。其次,教師帶著學生回顧本節的知識要點,即根據斯涅爾定律,當光線從空氣入射到玻璃中時,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之比。接著,教師安排學生分組完成如下操作:
(1)在白紙上放置玻璃板,用筆在玻璃板下畫出標記,確保玻璃板位置固定。
(2)使用量角器在白紙上畫出一條直線作為參考線,并標記光線的入射點。
(3)從不同角度用激光筆照射玻璃板,記錄下光線在空氣中的入射角和在玻璃中的折射角。
(4)多次改變入射角并重復步驟(3),記錄下多組數據。
(5)根據斯涅爾定律,使用多組數據計算出玻璃的平均折射率。
在學生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化點撥與關鍵環節的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所記錄的數據,使用斯涅爾定律計算出對應的玻璃的折射率。同時,學生應計算所有測量值的平均值,得到平均折射率。在此過程中,學生要積極互動、評價,開展深層次的互評與互鑒,確保實驗步驟規范完整,為解釋實驗原理奠定基礎。
3.解釋——圍繞觀察,給出解釋
在實驗操作完成后,按照“解釋”的要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析玻璃的折射率以及相關原理。教師要打造開放式課堂,引導學生發表見解。通過前期的觀察和分析可知,準確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可以了解光在不同介質間傳播時折射的規律。具體來說,借助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夠得出玻璃的平均折射率,從而驗證斯涅爾定律的正確性。最后,教師要進行總評與鑒定,對學生POE實驗的全過程進行評估、反饋,著重提出問題、歸納不足,引導學生修正自己的實驗思維和方法,為提升知識技能與素養提供依據。
三、總結
總體而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實驗演示、剖析為重點,有效運用POE策略,強化學生的實操能力,確保學生在全過程中形成實驗意識,掌握物理實操的技巧和方法。教師既要合理控制實驗教學的流程與關鍵性要素,同時也要落實“P(預測)—O(觀察)—E(解釋)”的實踐要求,強化學生主體性,促進學生學習理念與應用能力成長,賦能其物理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翟剛,湯微微.POE策略在演示水的表面張力實驗中的運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22):31-33.
鄭益霞.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物理實驗課堂構建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1):76-78.
孫婷.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4(2):28-30.
朱文敬.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J].廣西物理,2023,44(2):75-77.
王秀麗.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究[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2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