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教學評一體化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源自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刻反思與創新。本文聚焦于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初中英語讀寫任務單的設計實踐,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通過整合教學、學習與評價,提出了一套系統的讀寫任務單設計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以期能夠為初中英語讀寫教學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初中;英語;讀寫任務單
作者簡介:張佳莉,福建省晉江市華僑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推動‘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要求教師“注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發揮其一體化的“協同育人功能”。根據新課標的指引,學生需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良好的聽說讀寫技能以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探索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初中英語讀寫任務單的設計實踐,不僅是對新課標要求的積極響應,更是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教——融合閱讀寫作,創新任務設計
閱讀材料:選自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 Topic1 Section D
For the last 20 years, David Beckham was a very famous soccer player...
寫作任務: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 and play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may help you:
1.What sports do you like?
2.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y?
3.How often do you do it?
4.Who is your favorite player? Why?
(一)聚焦閱讀要點,提煉寫作素材
在任務單設計中,教師應圍繞閱讀材料的核心要點進行提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取關鍵信息,為寫作提供素材支持。此策略強調通過分析閱讀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主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而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對素材的提煉不僅是對信息的簡單復述,更是對信息的再加工,有效地將閱讀成果轉化為寫作的素材,極大地提升寫作的深度。通過對閱讀材料的深入分析,學生能夠在寫作時更加自信地運用所學語言,使其表達更加生動。這種方法強調閱讀與寫作的內在聯系,通過精準地識別閱讀材料中的關鍵點,學生在寫作時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結構,從而提高寫作的條理性。
(二)搭建寫作框架,提升表達邏輯
在任務單中為學生提供寫作框架的策略,旨在通過預設的結構來引導學生的寫作。該框架不僅起到了指導學生有條理地組織文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在寫作中培養邏輯思維。這種寫作框架的設置,使學生在表達觀點時能夠步驟清晰,邏輯連貫,有效避免了寫作中常見的跳躍性和雜亂無章的問題。寫作框架的構建基于對學生寫作能力的精準把握和對寫作任務的深刻理解。此策略的核心價值在于,它不僅簡化了學生的寫作過程,更是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在寫作前清晰地搭建框架,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如何表達內容,而不是被寫作的形式所困擾,從而實現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
(三)任務單設計示例
任務步驟 任務內容
二、學——多元實踐方式,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閱讀材料: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 Topic2 Section D “Famous sports in England”
寫作任務:
Talking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
(一)任務分步拆解,培養學生的遞進式思維
分步拆解的任務設計策略重在通過逐步解鎖的任務環節,引導學生建立起復雜問題解決的邏輯鏈。此方法強調理解與技能的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從基本的概念理解逐步過渡到復雜的應用實踐,這種遞進式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思考模式。教師對學生思維的逐步引導,不僅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另外,任務的分步拆解也促使學生在每一階段都能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單示例:
(二)自主選擇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自主選擇任務的策略主張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個人興趣選擇不同的學習路徑。這種策略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為當把學習選擇權交給學生時,學生更有可能選擇那些與個人興趣相符的任務,從而以更高漲的熱情參與學習過程。這種學習方式是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尊重,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活動的相關性。自主選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因為選擇不僅僅是關于任務的偏好,更是一個涉及策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評估不同任務的潛在價值,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發展的決策。
學生學習單示例:
三、評——多維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融入形成性評價,聚焦改進過程
形成性評價以持續反饋為核心,幫助學生在每一步學習中獲得清晰的自我認知。通過動態、實時的評價方式,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識別自己的薄弱環節并及時彌補。這種評價模式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地改進自身問題,還可以使其逐步提升自主反思的意識。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在過程中的每一個進步的機會,因而它不僅僅是結果的評價,更是一種推動學生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評價貫穿學習的始終,教師應建立一種積極的反饋機制,使學生在不斷進步中逐步增強知識學習能力。同時,形成性評價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通過評價結果,能夠更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式,以便在實際教學中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這種雙向的改進過程,使評價不再是結果的終結,而是過程中的動力來源。
在“Talking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寫作任務中,教師可以將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整個任務的不同階段,為學生提供實時反饋。任務開始時,教師要求學生收集自己最喜歡的運動的信息,并撰寫一篇關于該運動的報告。教師先評價學生收集信息的有效性,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找到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在這一階段,教師提供反饋,幫助學生辨別資料的有效性,鼓勵學生補充更具深度的內容。例如,如果學生僅僅收集了運動的基本規則,教師會建議其加入關于該運動的歷史背景的信息,以使報告內容更加豐富。在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進一步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在反饋中,教師會指出報告的條理性是否清晰,如在表達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項運動時,是否使用了適當的連接詞,以確保讀者理解其意圖和思路。如教師建議學生在描述頻率時,具體說明自己一周進行幾次鍛煉,而不是簡單地說“經常”。這樣細致的反饋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的精準度。通過這一持續反饋過程,學生能夠在每個階段獲得清晰的改進方向,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寫作質量。
(二)建立成長檔案,追蹤學生的進步軌跡
成長檔案可以記錄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讀寫任務單完成情況,將學習歷程中的點滴積累清晰呈現出來,使學生對自己的進步軌跡一目了然。成長檔案不僅有助于學生回顧過往的學習經歷,更可以為其提供一個審視自身變化的窗口。這種記錄讓學生在直觀的對比中,意識到自己的成長,使之更加自信地應對未來的學習挑戰。此外,成長檔案還能為個性化的教學反饋提供數據支持,使教師能夠基于學生的實際表現,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和教師能夠共同進入一個不斷優化的學習生態中,在評估與反思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在“Talking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寫作任務中,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寫作初稿、修改稿、最終稿以及教師在每一階段的反饋。例如,學生在完成第一次寫作報告后,會將初稿放入檔案中,并附上教師的評價反饋。在每次反饋后,學生需要在檔案中記錄一段反思內容,描述自己在寫作上的不足,并制訂具體的改進目標。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有機會在每個階段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還能設定明確的目標,逐步提升學習成效。另外,檔案還可以記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夠自信地分享自己報告中的內容,是否能夠清晰地解答組內成員的問題,并記錄在成長檔案中,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口語表達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在任務完成后,教師會助學生回顧成長檔案,分析其從初稿到最終稿的進步之處和仍需改進的方面。如教師指出學生初稿邏輯結構不清晰的問題,通過幾次修改后,最終稿在邏輯上有明顯進步。成長檔案中的這些記錄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并增強其在未來學習任務中的信心。教師也可以基于檔案內容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達成后續學習目標。
四、結語
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指導下,初中英語讀寫任務單的教學實踐展現出了顯著成效。通過融合閱讀與寫作、創新任務設計,以及運用多元實踐方式,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提升,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得到增強。同時,多維評價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能夠為教師提供精準的教學反饋,確保教學的系統性與評價的持續性。由此可見,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讀寫任務單設計,為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開辟了一條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王玉.課堂學習任務單助力“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探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3(8):15-18.
[2]茍福紅.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學習任務單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4(15):69-71.
[3]蔣萍.以“課堂學習任務單”為支點重構英語課堂教學:基于真實性評價視角[J].西藏教育,2022(11):48-51.
[4]程嵐,高卓群,楊茜.中學英語單元整體讀寫教學表現性評價的設計與實施[J].英語學習,2023(5):32-37.
基金項目:本文系晉江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第二批)研究課題“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初中英語讀寫學習單設計與應用研究”(立項編號:JG1452-03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