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高職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德技雙修復合型人才的重任。而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構成,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積極影響,而民族音樂文化走入高職音樂課堂,是弘揚并運用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關鍵,也可以成為提升高職音樂教育質量、深化高職音樂教育育人價值、促進高職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
高職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的迫切性
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漫長的音樂歷史中熠熠生輝的珍寶。我國有著形式豐富且極為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但在時間的流逝之下,加上流行音樂文化及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民族音樂文化已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僅有少部分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至今,也已面臨著傳承斷絕的危險。如今我國正大力推行文化傳承及文化自信,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空前,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一塊絢麗多姿的“拼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采取恰當的措施,在保護的基礎上發揚并傳承優秀民族音樂文化,是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重要構成,也是在新一代年輕群體中弘揚民族精神的關鍵。高職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更是應接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青年。在高職音樂課上引入民族音樂文化,既能充分發揮出音樂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底蘊,又可以實現在高職學生群體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目的。因此,在大力發展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今天,于高職音樂教學中有效融入民族音樂文化是極其迫切的。
對高職音樂教學中應用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研究
一、研究過程
對高職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融入的迫切性做綜合分析后,于實踐教學中,活用校園教育資源開設了一系列融入了云南民族音樂文化的特色校本課程,使用教學實踐法對高職音樂教學中應用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作出了深度探究,經啟用特色校本課程前后,對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評測后,得出研究結論。
二、研究結論
第一,可豐富學生音樂視野。
原本該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使用的教材為音樂教育工作者統一編撰并印刷出版的通用教材,其中內容范圍極廣,包括但不限于基礎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的教育以及與音樂相關的情感教育,符合高職音樂教育的基本需求。但這類音樂教材在歌曲選擇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歌曲種類的豐富性不足,教材中展示出的音樂風格相對較少,民族音樂的數量更是稀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生原本對音樂學科興趣不高,對音樂的認知與了解全部來自音樂課堂,那么學生對音樂文化形式的認知是極其局限的,很難滿足新時期音樂教育的多元化音樂素養培育要求。在研究期間,采用了融合云南民族音樂文化的特色校本課程后,教師于音樂課上給學生呈現了豐富多彩且極富生命力的云南民族音樂文化,讓學生感受到了與教材固有內容截然不同的特色音樂文化,有效豐富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擴充了學生的音樂文化知識儲備。
第二,可培養民族文化自信意識。
民族音樂文化是各民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及其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表現形式,是各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及其民族精神的外在體現,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彰顯了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及其極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合理引入民族音樂文化,可以讓學生了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感受特色民族精神,洞悉音樂中蘊含的民族情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民族文化歸屬感與民族文化自信的意識,在欣賞優秀民族音樂的過程中,學生能穿越時間的長河,觸摸歷史、感悟文化。在本次的教學實踐研究中,上述觀點也得到了認證,在階段性校本課程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在民族音樂中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各族人民百折不撓、奮勇抗爭,為追求美好生活持續奮斗的民族精神,生成了一定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認同感與民族文化自信意識。
第三,可發展學生創新創造能力。
在設計校本課程時,除了引入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以外,還基于云南民族音樂文化的特征設計了一系列的特色教學活動。如云南特色民族歌曲的合唱教學及與之匹配的合唱競賽表演課程、舞蹈律動編創與表演活動、以歌曲編創為主要形式的原創歌曲大獎賽以及綜合性音樂表演活動,極大程度地豐富了音樂課堂的表現形式,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在實踐后的訪談中,許多同學表示非常愿意參與這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音樂學習活動,且期待在日后的音樂學習中還能多學習民族音樂文化,并繼續參加各式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音樂有著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學生的實踐創造能力,以創新創意思維是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在本次校本課程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后,十分樂于參與教師設計的各類創意實踐與音樂創造活動,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也確實在學習活動中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應用民族音樂文化的" " 實踐策略
一、調整教學理念,正確認識民族音樂文化
在高職音樂課堂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應從變更教育理念出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教育事業始終踐行應試教育思想,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與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師要意識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性,能以正確的眼光對待傳統意義上的非主科課程,掌握現代音樂教育思想,擺正音樂教育心態,致力于通過音樂教學發展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讓民族音樂文化真正在高職音樂課堂落地生根。教師要通過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強化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培育力度,合理安排音樂課程,調整音樂教學內容,并堅持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民族音樂文化與高職音樂課堂融合的新路徑、新方法。
二、優化課程設置,讓民族音樂文化落地
想要真正讓民族音樂文化走進高職音樂課堂,必須要從課程設置的角度出發,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程排布模式及課程設置方法。就高職音樂教育現狀而言,絕大部分高職院校使用的音樂教材中少有甚至是沒有民族音樂文化相關的內容。想要改變這一現狀,讓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課堂中落地,勢必要調整課程設計。
首先,各院校應優化頂層設計,加大對高職音樂教學改革的支持力度,重整院校音樂教育策略與教育模式。在履行高職教育職責、培養優秀技能型人才的同時,重視美育,完成對當代大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組織一線教師隊伍學習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相關知識,呼吁教師積極開發、利用民族音樂文化教育資源。
其次,規范音樂課程設置方案,保障選用的民族音樂文化資源及其相關內容可以合理滲入音樂課程體系,設置特色校本課程,或構成民族音樂文化與高職音樂教學深度結合的融合式課程體系。
最后,抓住教學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合理調整民族音樂文化在高職音樂課堂中的表現形式,確定音樂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及課上的實際教學內容,選擇相對經典的、極具特色的傳統民族音樂,深度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發揮出民族音樂文化的核心育人價值,以此拓寬學生音樂文化視野,并發展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感受力,達到以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各高職院校在做課程設置時,應在充分整合學校現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或引入社會化資源、生活化資源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化教育資源。若當地有少數民族且有傳承已久的民族音樂文化,應對此開展深入研究,并充分發揮出此類地域文化的優勢。如我校在整合教育資源、綜合分析各類民族音樂文化特色后,選擇在音樂教學中滲透以云南民族音樂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民族音樂,將其有機融入已有的音樂教材中,完成了音樂課程體系的重構。多元化且富有生命力的云南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課中展示出了獨特的民族音樂格局,給學生帶來了新穎的學習體驗。
三、調整教育方法,達成預設教學目標
對大部分高職學生而言,民族音樂文化是相對陌生的,且有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對民族音樂及其文化內涵的認知有限,甚至存在偏見。這與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模式過于刻板、單調等原因有關。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調整民族音樂文化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教育方法,以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并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組織多樣性學習活動。
多樣性的學習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新穎的學習體驗。教師要立足新時期的新教育理念,創新音樂課堂的表現形式,構建以生為本的優質課堂,采用多種教育思想、教學技術,創設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如在音樂課上采用多媒體技術,以紀錄片的形式帶領學生欣賞不同民族的特色音樂文化,將音樂文化以更直觀、更具象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強化民族音樂文化對學生的吸引力,還能讓學生在觀賞各民族特色音樂盛典的過程中心生向往,有助于學生理解民族文化精神。教師也可以在課上設計小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思維,引導學生基于個人的思想意識,解析民族音樂文化內涵,或設計翻轉課堂,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另外,音樂與創作、表演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在音樂課上,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設計多樣性的表演任務、創作任務,在完成民族音樂文化學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參與音樂表演或編創類活動,完成個性化的藝術表達。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選用了諸多原創云南民族歌曲,設計了以“歌聲飛揚”為主題的合唱活動,在課上帶領學生排練,并告知學生將于校園合唱大賽中參演。在常規的民族音樂文化課程上,教師也參加了許多諸如原創歌曲大獎賽等小型賽事,鼓勵學生創作音樂作品。
第二,組織社會性實踐活動。
民族音樂文化起源于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其中有諸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靈活應用生活化、社會化與鄉土化教育資源,適當組織社會性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化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認知與理解,于親身體驗與真實實踐中收獲感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可有效提高對學生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效果。如當地有特殊民俗活動、大型節日慶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到場參觀,以熱烈的活動氛圍給學生真實的體驗,或帶領學生參觀特色民族音樂文化場所或相關機構,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教師還可以根據音樂課程的主要教育內容,涉及民族樂器演奏等實踐課程,學生在學習樂器、演奏樂器的過程中,即可對民樂與民樂文化產生更深層次的見解。又如,各高職院校可以配合音樂教育,在校內構建極具民族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開辦主題性的校園民族音樂文化節,鼓勵學生參與報名。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文化,可以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還可以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認為,在如今的高職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是極具迫切性的,并基于教學實踐對應用民族音樂文化開展高職音樂教學的價值做了深度研究,得出了民族音樂文化的應用可豐富學生音樂視野、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自信意識、發展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結論,證明了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是可行且有必要的。音樂教師應積極調整教育理念,正確認識民族音樂文化的育人價值,優化音樂課程設計,讓民族音樂文化在高職音樂課堂中落地。最后,調整教育方法,設計多樣性的教學活動及社會性實踐活動等,以新穎的教育手段與教學模式達成預設目標。
作者簡介:
劉敏,女,回族,云南昆明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作者單位:昆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