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荷包”是支付寶推出的一項“共享錢包”服務,用戶開通“小荷包”后,便可邀請其他成員加入,共同攢錢、共同消費。近日,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很多人不熟悉“小荷包”的具體功能實施詐騙。
2023年12月的某天,王某某在老家的一家茶攤內喝茶。鄰桌的茶客喋喋不休地打著電話,引起了王某某的注意。聽著聽著,他發現對方打的竟是一通詐騙電話。財迷心竅,他悄悄往那人的方向挪了挪,耳朵竭力捕捉著電話的內容,企圖學會對方的詐騙“流程”,準備如法炮制。1個月后,靠著偷聽學來的詐騙“技術”,他“成功”實施了第一次詐騙。
2024年1月,市民陳女士在刷短視頻App時,刷到一個有50多萬粉絲的直播間。該直播間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如何通過短視頻賺錢,陳女士覺得很有意思,連著看了好幾天,甚至還加入了主播粉絲群。沒多久,陳女士收到某賬號發來的消息,稱可以通過視頻教她具體如何操作。該賬號雖然平臺編號與主播不同,但昵稱和頭像卻與主播的小號相同,因而陳女士相信對方并與該賬號進行通話。
通話過程中,對方讓陳女士準備兩部手機,其中一部手機用于拍攝短視頻,另一部手機則是用于在對方的指導下,開通支付寶內的“小荷包”。其間,對方要求陳女士把銀行卡內的存款轉入剛開通的“小荷包”賬戶內,這引起了陳女士的警覺,遂問這是什么用途,但對方沒有回答,只說不會騙人。由于賺錢心切,陳女士輕信了對方,不僅轉入多筆錢款,還把“小荷包”二維碼也發給了對方。但陳女士不知道的是,這一操作給她埋下了隱患。
之后,陳女士就一直按照對方的要求,接連數日向“小荷包”轉賬。其間,陳女士看到其中錢款被另一個支付寶賬號轉走,但對方解釋稱這是自己的賬號,讓陳女士放心。直到有一天,對方讓陳女士注銷當前支付寶賬號并重新注冊,還稱不照做的話錢就不會回來。陳女士只得照做,并把新注冊的“小荷包”二維碼發給對方,對方也通過同樣的方式將其中錢款轉走。
當對方再一次要求陳女士重新注冊支付寶賬號時,系統提示陳女士已無法進行支付寶實名認證,對方遂發來一個鏈接讓她點擊。覺得不明鏈接非常可疑的陳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2024年3月1日,陳女士向徐匯公安分局報案:“對方冒充短視頻運營教學直播間的客服,謊稱提供一對一教學,騙走了我9萬余元?!?/p>
同日,公安機關決定立案偵查,并于3月21日,將涉案賬號的持有者、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抓獲。王某某到案后,如實供述了犯罪手段。“我會尋找教學短視頻運營或者網絡店鋪經營的直播間,偽裝成客服或者直播間的老師,發私信詢問直播間內的粉絲是否需要教學。”待對方回復后,王某某便會通過一些手段,先行騙取對方信任,隨后以“這是想要獲得運營收益的必備操作流程”為由,誘導對方開通支付寶“小荷包”,并通過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從而將自己設置成“小荷包”的共同管理人。之后,再不斷哄騙對方將錢轉入“小荷包”,自己趁機將“小荷包”內的錢偷偷轉走。據王某某交代,陳女士是其成功實施詐騙的第一個被害人,過程中,王某某還曾因想購買一條金項鏈,把金店的收款碼發給她,并謊稱這也是開通收益所需要花的錢,騙她掃碼付款了2萬元。經統計,王某某共騙取陳女士98000余元,均被其用于個人揮霍。
像陳女士這樣的被害人并非孤例,王某某還供述稱:“因為很多人沒接觸過‘小荷包’,不知道共同管理人可以直接將錢取走,我便利用了這個信息差,詐騙了五六個人?!倍@一整套詐騙手段,正是來自于他先前在茶攤喝茶時偷聽所得。
2024年7月4日,經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徐匯區人民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3年9個月并處罰金。王某某未提出上訴。
“小荷包”是支付寶推出的一項“共享錢包”服務,用戶開通“小荷包”后,便可邀請其他成員加入,共同攢錢、共同消費?!捌湓咀饔檬菐椭脩魧崿F與親戚朋友之間的資金共享、共同開支,因而一般情況下,‘小荷包’內成員可不經其他成員同意,自由使用‘小荷包’內的資金?!睋靺R區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副主任宋珊珊介紹:“近期,我們就辦理了不止一起利用‘小荷包’實施詐騙的案件。”
2023年12月起,李某某等5人開始在短視頻平臺搜索涉及教人創業、帶貨掙錢、理財投資相關內容的直播間。一旦觀察到有賬戶在評論里留言購買課程,或是發送流露出想要學習賺錢方法意愿的彈幕,他們就會冒充主播或課程對接老師,主動關注并私信對方。一旦對方回復消息,他們就會打詐騙電話聯系對方,開始下一步操作。與王某某使用的詐騙方法不同的是,李某某等人實施的是反向操作。
他們會事先創建好“小荷包”,將生成的二維碼進行包裝,通過話術讓受害人相信這是教人賺錢的群,從而誘導被害人掃碼加入并向內充值,并謊稱以后會把收益存進“小荷包”與受害人們共享。但實際上,他們早已將“小荷包”設置成只有創建人和管理員有權限提取錢款,受害人把錢存入后將無法自行提出。
此外,他們還會以領取學習資料、購買課程、支付報名費等名義誘騙受害人在“小荷包”內開通“自動攢”功能,并按照要求輸入類似1234之類的數字。他們向受害人謊稱該數字是完成短視頻平臺獎勵任務后可以獲得的現金獎勵,但其實是在設置“自動攢”功能每天向“小荷包”內轉入的金額。由于輸入數字時支付寶會要求輸入付款密碼,有些受害人就會詢問理由,他們則會謊稱這是“發財密碼”,只有如實輸入才能開啟獎勵任務。如果受害人完成以上操作后不及時關閉該功能,支付寶就會每天自動將相應數目的金額轉至“小荷包”內。
在成功誘騙受害人向“小荷包”轉入錢款后,李某某等人便會利用創建人或管理員權限,定期將錢款取出并進行分成。一天,李某某與張某某在酒吧喝酒時,還將該詐騙方法傳授給他,讓張某某采用相同手段詐騙。經查,李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金額均超過3萬元。
2024年7月4日,經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徐匯區人民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某等人有期徒刑3年4個月至3年不等并處罰金。同時,以傳授犯罪方法罪判處李某某有期徒刑6個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3年8個月并處罰金。李某某等人均未提出上訴。
編輯:沈析宇 175556274@qq.com
宋珊珊提醒:“通過以上案例,我們想告訴大家,使用‘小荷包’前請務必確認對方是自己信任的親朋好友,切勿加入陌生人開啟的‘小荷包’,或與陌生人開啟‘小荷包’功能,更不能輕信陌生人的任何話語,往‘小荷包’里充錢。任何涉及轉賬和存取款的行為,都要先及時了解一下產品的相關特性,確認是熟悉且信任的交易對象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p>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切勿輕信直播間等網絡上流傳的所謂發財方法,假如涉及金錢交易更需要仔細甄別,在購買相關課程時也要注意盡量通過正規渠道交易。假如遇到沒有官方認證的主播或對接老師私信聯系,要時刻保持警惕,讓對方提供可以證明身份的信息,注意留存好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相關證據,以備必要時用于依法維權,如果不幸遇到詐騙,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