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血與火的戰爭歲月、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時期形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能培養愛國情懷、增強價值認同。將主題繪本運用于聽障學生紅色教育有助于在特殊教育學校不忘初心、正本清源,是落實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路徑。但同時也要看到主題繪本運用于聽障學生紅色教育的具體實踐仍有待提高。為此,可以通過紅色繪本設計研究、顏色交替文本促進閱讀效率、課程思政繪本研究、繪本閱讀策略探究等宏觀策略,提升主題繪本紅色教育的育人成效。
【關鍵詞】主題繪本|聽障學生|紅色教育|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1]。學校是完成立德樹人使命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如何以紅色文化資源為根本,不忘初心、正本清源,將其真正轉化為新時代青少年成長的不竭動力,是落實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路徑。新時代如何更好地開展特殊學生紅色教育,如何在課程教學中更好地滲透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教育,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2]。繪本以視覺傳達彌補聽障學生聽力不足導致認知欠缺的問題。很適合聽力障礙兒童的認知能力和認知特點,并能給他們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因此,繪本成為義務教育階段聽障學生教學的一種重要載體。
一、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教育,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重要載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乎歷史記憶的延續,更是當代社會培養公民素質、塑造民族精神的基石。本文將從傳承紅色文化、培養愛國情懷、增強價值認同三個方面,深入探討紅色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豐富的細節、實例、統計數據及實證研究,進一步闡明其深遠意義。
(一)傳承紅色文化:歷史的記憶,民族的根脈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獨特文化形態,它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通過紅色教育,我們能夠深入了解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感受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獨立、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犧牲[3]。這種歷史的記憶,是民族的根脈,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
據統計,全國共有各類紅色教育基地超過3000個,每年吸引數億人次參觀學習。這些基地不僅保存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和史料,還通過豐富多樣的展覽形式,生動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例如,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游客們可以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親身體驗當年的艱苦歲月,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這種身臨其境的教育方式,讓紅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二)培養愛國情懷:情感的共鳴,責任的擔當
愛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支柱。紅色教育通過講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使人們在心靈深處產生共鳴。當看到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們時,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怎能不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近年來,隨著《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等愛國主義題材影視作品的熱播,紅色教育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這些作品以生動的畫面、感人的故事,展現了中華兒女在面對國家和民族危難時所展現出的英勇無畏和犧牲精神。這些故事不僅讓觀眾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更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三)增強價值認同:信仰的堅守,精神的傳承
紅色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情感的激發,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塑造和認同。在紅色教育中,我們學習到的不僅僅是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更是一種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堅守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這種信仰和認同是我們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清醒頭腦、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支撐。
實證研究表明,接受紅色教育的青少年在價值觀上更加積極向上、勇于擔當。他們更加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愿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價值觀的塑造和認同不僅有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更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4]。
二、主題繪本運用于聽障學生紅色教育的價值意蘊
在特殊教育這一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領域,繪本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優勢,逐漸成為了提升教育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力工具。以下,我們將從特殊教育學校的繪本閱讀與教學、聾校“繪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以及繪本在德育中的實踐應用三個方面,深入探討繪本在特殊教育中的多元應用與深遠影響。
(一)特殊教育學校的繪本閱讀與教學: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往往面臨著認知、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這使得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完全適應他們的需求。而繪本,以其圖文并茂、情節生動、寓意深刻的特點,成為了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
繪本通過豐富的圖像和簡潔的文字,為特殊學生構建了一個個色彩斑斕、充滿想象的世界。這些世界不僅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能通過視覺和語言的雙重刺激,促進他們的認知發展。例如,在教授自然科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描繪動植物生態的繪本,讓學生直觀感受自然界的奧秘;在教授社會行為規范時,則可以通過講述禮儀故事的繪本,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此外,繪本閱讀還能有效促進特殊學生的情感發展。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元素,如親情、友情、勇氣、堅持等,這些元素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他們的共鳴[5]。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繪本中的情感內涵,從而培養他們的同理心、責任感等積極情感品質。
(二)聾校“繪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架起溝通的橋梁
對于聾校的學生來說,由于聽力障礙的限制,他們在語言學習和交流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繪本課程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為聾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學習平臺。
聾校繪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圖文并茂、語言簡潔的特點,同時結合手語、文字、圖像等多種表達方式,力求讓課程內容更加貼近聾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在課程實踐中,教師會利用繪本中的圖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通過手語或文字解釋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和寓意。此外,教師還會鼓勵學生通過繪畫、手工制作等方式表達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感受[6],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聾校繪本課程的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聾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建立更加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通過繪本課程的學習,聾生們能夠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情感的溫暖和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加珍惜學習機會、熱愛生活。
(三)繪本在德育中的實踐應用:滋養心靈的甘露
德育是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繪本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豐富的情感元素,成為了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
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繪本講述英雄人物的事跡、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通過講述《雷鋒的故事》等繪本,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講述《狼來了》等寓言故事繪本,則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7]。
此外,繪本還能通過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深刻的寓意內涵,滋養學生的心靈。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往往能夠觸動學生的內心深處,引發他們對生命、愛、勇氣等主題的深刻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反思等方式深化對繪本寓意的理解,從而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斷力。
三、主題繪本運用于聽障學生紅色教育的現實困境
將主題繪本運用于聽障學生的紅色教育中,需要克服語言和溝通技能的障礙,改進繪本的文字處理方式,并結合聽障學生的特殊需求,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實現紅色教育的有效傳播和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
(一)信息獲取障礙
聽障學生由于聽力受損,無法通過聽覺獲取信息,這使得他們難以理解繪本中的語音內容和背景音樂等。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式來傳達故事內容,如文字描述、手語或字幕。
(二)視覺識別困難
雖然聽障學生在視覺方面有優勢,但他們在閱讀時可能會遇到詞切分的問題,因為漢語文本中詞與詞之間沒有明顯的視覺信息。因此,需要使用顏色標記等視覺線索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互動性不足
聽障學生在參與繪本閱讀活動時,可能缺乏與其他學生的互動機會,這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體驗。因此,需要設計更多包容性和互動性的活動,以吸引聽障學生和非聽障學生的共同參與。
(四)文化認同感缺失
聽障學生可能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認同感較低,這會影響他們對紅色主題繪本的興趣和接受度。因此,需要通過數字化手段和創新的教學策略,增強聽障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四、主題繪本運用于聽障學生紅色教育的實踐路徑
紅色主題繪本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品質和道德水平,還能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往知識、情感和道德世界的大門。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紅色繪本這一教育資源,為特殊學生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教育服務。
(一)面向兒童的紅色繪本設計研究:點亮童心,傳承紅色基因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向年輕一代傳遞紅色文化的精髓,成為了教育界和文化界共同關注的課題。紅色繪本,作為一種集視覺藝術與思想教育于一體的兒童讀物,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在紅色繪本的設計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重畫面的精美與生動,更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內涵,以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展現他們堅定的信仰和無私的精神,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同時,我們還可以運用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形象,將抽象的歷史事件具象化,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
此外,為了增強紅色繪本的吸引力和互動性,我們還可以引入一些創新的設計元素。比如,設計一些有趣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參與中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記憶;或者利用AR技術,將繪本中的畫面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為孩子們帶來更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二)顏色交替文本促進閱讀效率:紅色為主,色彩斑斕的視覺盛宴
在紅色繪本的設計中,顏色的運用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研究表明,顏色交替的文本能夠顯著提高閱讀效率,尤其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繪本,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紅色,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征之一,不僅代表著熱情、活力和勇氣,更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在紅色繪本中,我們可以巧妙地運用紅色與其他顏色的交替搭配,營造出一種既莊重又活潑的視覺效果。比如,在講述革命戰爭的場景時,我們可以使用紅色來突出戰火的激烈和戰士們的英勇;而在展現和平生活的畫面時,則可以使用更加柔和的色彩來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
通過這樣的設計,我們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在視覺上得到滿足,更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他們關注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三)基于紅色文化主題的小學生課程思政繪本研究:寓教于樂,潤物無聲
將紅色文化融入小學課程思政教學,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紅色繪本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工具,能夠在寓教于樂中實現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基于紅色文化主題的課程思政繪本研究中,我們需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精心設計繪本的內容和形式。一方面,我們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教育資源,選取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故事和人物作為繪本的素材;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注重繪本的趣味性和可讀性,通過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故事情節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同時,我們還需要將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與繪本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孩子們閱讀繪本、討論問題、分享感受等方式來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品質。在這個過程中,紅色繪本不僅成為了一種傳播紅色文化的載體,更成為了一種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重要力量。
(四)有效開展紅色繪本閱讀的策略探究:精選內容,創新方式激發興趣
紅色繪本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重要工具,其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我們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興趣偏好,精選那些既具有教育意義又富有童趣的繪本作品。例如,《小英雄雨來》等經典紅色故事繪本,既能讓孩子們了解革命歷史,又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同時,繪本的插圖設計也應色彩鮮明、形象生動,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為了提高紅色繪本的閱讀效果,我們可以嘗試多種閱讀方式。比如,可以組織親子共讀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共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與力量;或者開展“繪本劇場”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現繪本內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此外,還可以利用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為繪本閱讀增添更多樂趣和互動性。
紅色繪本不僅是傳遞知識的載體,更是培養兒童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注重教育引導,引導孩子們從繪本中汲取正能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比如,可以通過討論、提問等方式,引導孩子們思考繪本中的道理和啟示;或者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讓孩子們明白紅色精神在當今社會的價值和意義。通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成長為有道德、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少年。
在當今多元化教育的背景下,紅色教育作為傳承革命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對于聽障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而言,傳統的紅色教育方式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運用主題繪本這一新穎而富有創意的教學工具,對聽障學生開展紅色教育,不僅具有深遠的意義,更是教育創新的一次重要實踐。它不僅能夠豐富聽障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繼續探索和完善這一教育模式,為聽障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林煒,張恩豐.高考思想政治試題對“四史”學習教育的考查及教學啟示[J].中國考試,2021(09):74-79.
[2]許小燕.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中紅色文化的滲透[J].遼寧教育,2021(14):31-34.
[3]范巧燕.探索大單元教學,促核心素養落地——以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4(16):68-70.
[4]龍紫妍,李子龍.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舞蹈表演專業教學路徑探索——以舞蹈綜合實踐課程為例[J].時代報告(奔流),2024(04):125-127.
[5]張楊,張燕.經典誦讀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價值探討[J].作家天地,2024(11):123-125.
[6]楊娟.融合繪本,助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3(27):153-155.
[7]林月娥.淺談故事教學法[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0(4):13-14.
【基金項目: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基礎教育專項)“主題繪本在聽障學生紅色文化教育中的實施機制研究”(項目批準號:BFJC22012)】
(作者簡介:徐瓊,云南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特殊教育、藝術教育、聽障生德育、美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