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則新聞傳遍網絡。一位名叫胡友平的女士,為了拯救被襲擊的兩名日本公民受重傷不幸身亡。這件事發生后,有人贊揚她是英雄,然而有人評論:“抗日英雄才是英雄!不予評價!”
這條評論暴露了自以為客觀公正的偽君子的本性,嘴上說不評價,卻實實在在地否認了胡女士是烈士的事實。在此事后,胡女士被人網暴,有人污蔑她“媚日”,辱罵她“不愛國”。她的犧牲撕開了一大群偽愛國者的面具,暴露了他們丑惡的嘴臉與扭曲的靈魂。
那么,究竟何為愛國?到底什么人才能被稱為“英雄”和“烈士”?
事情發生后,我們看到外交部和日本大使館對胡女士的犧牲表達了哀痛和尊敬。她只是普通人,卻能在危急時刻無視國籍、種族挺身而出,敢于赤手空拳與歹徒搏斗,如果她不阻止歹徒,那會有更多受害者。她的行為保護了日籍和平居民,為中日友好做出了巨大貢獻。不難看出,胡女士擁有大無畏精神,她的犧牲從來不是那些人口中說的“不值”,我也相信,如果胡女士還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她還是會作出一樣的選擇,這何嘗不是英雄?
胡女士的事跡無比偉大,卻招來了無端的辱罵和指責。發表這些言論的人都以“愛國者”自居,認為她的行為是對祖國的背叛。偽愛國者自以為是的行徑其實并不只這一次:肆意打砸日產汽車,出言辱罵身穿和服的民眾,無端指責玻璃上貼著紅日的商店,只因誤認其為日本國旗……此等“愛國”,何其愚昧!可悲的是,這樣的人泛濫成災。
93年前,為抗擊日寇,無數戰士在前線犧牲,沒有他們就沒有抗戰的勝利。他們有著高尚的革命精神,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可按照偽愛國者的觀念,砸日本車、殺日本人才是英雄,這分明是對這一高尚概念的貶抑和扭曲。聶榮臻元帥曾在百團大戰中救下兩名日本小女孩,他將小女孩努力送回了日本,成就了中日友好的一段佳話,可這并不就說聶元帥是漢奸,相反,這體現了中國軍人的人道主義,就連日本軍民也對他的行為表達了感激。這恰恰說明,日本人民和日寇絕非同類。銘記歷史并不意味著無休止延長和無限度擴散仇恨情緒,我們不能將矛頭指向無辜的日本人民,以偏概全、一意孤行的民族復仇主義只會換來更大的仇恨。如今,和平才是主旋律,偽愛國者們無疑是在為祖國抹黑,他們野蠻的行為只會損害國家形象和利益。
所以,理智愛國才是真愛國,切勿以愛國為名傷害他人、抹黑國家。摒棄盲目愛國的做法,改變民粹主義、損人利己等錯誤的愛國觀念,如此之愛,才得清澈,才得真純。
指導教師|李枝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