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百年來,人煮了鹽,鹽養了人,人和鹽相互滋養,像種子遇見土地,相互成就,生了根,開了花,結了果,一代又一代。如今,盡管大海東退百里,千年古鎮,東臺西溪,由咸變淡,新的故事卻一幕接著一幕,在精彩上演——東臺西溪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水上舞臺,由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改編的愛情大戲——全國旅游精品演藝《天仙緣》實景演出,即是最新的一幕。
繁盛鼎沸的燒鹽現場,一聲聲高亢嘹亮的炒鹽號子此起彼伏,一群鹽場工人肩挑鹽筐,手拿簸箕,開啟了一天的燒鹽勞作;半月形的拱橋之上,孝子董永一身鹽工服裝,熟練地篩著白花花的鹽粒……七位仙子踩著七彩祥云,沐著如露似電的流光,緩緩飄落在七仙湖上……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天仙緣》還原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里關于董永七仙女的愛情故事,45分鐘,6幕場景,藝術化重現了仙凡愛戀的夢幻情境。我的總體觀感,能夠通過沉浸式地欣賞演出,感受到什么叫做生死不渝,體會漢時因戰亂從山東逃難到西溪的七妹不嫌貧愛富,與董永西溪結緣,體會當年鄉鄰如何從七妹這里習得栽桑養蠶技術。《天仙緣》,有了東臺西溪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
因為有了《天仙緣》實景演出,使得21世紀20年代的年輕人也對中華經典愛情有了深入了解。如今的東臺西溪成為情侶們談情說愛、約會交友的好去處。每逢七夕,一對對情侶身著中華傳統服飾,踏尋“董永傳說”里的五十多個景點。冠上一個好的名字“董哥哥”“仙仙妹”,從漢潮街出發,走過木棧橋,來到鳳凰池畔,聽老槐樹開口,送福祈愿。走過姻緣橋,來拜月老廟,系上祈福牌,掛上同心鎖,在月老廟許下愛的諾言。到董家垛豆腐坊吃一碗豆腐花,重拾兒時的記憶。在鐵匠鋪看鐵花飛濺,傳承千年古民俗。來陶藝坊親近泥土,讓時光回到童年。再到造紙坊等傳統手工藝鋪子,感受田園樂趣,體驗農家風情。因為一出戲而帶火了本地文旅消費!
“董哥哥”“仙仙妹”們在老槐樹下許下相守一生的諾言,再來晏溪河畔,體驗純正的漢代水上婚禮。身著艷麗古裝的“仙仙妹”打著小花傘,仙姿綽綽,裊裊娜娜,走在犁木街頭、古民居間。英姿俊朗的“董哥哥”紙扇搖風,瀟灑俊逸,徜徉于寬窄巷中、水畔橋頭。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以最傳統的方式迎娶新娘,別開生面的漢式婚禮夢回千年……古典吉祥的拋繡球、詼諧活潑的鬧洞房習俗,融入游客參與互動,增強旅游參與感和體驗感。越來越多的愛情故事在這座仙韻濃郁的“東方伊甸園”甜蜜上演。
每當夜幕降臨,摹云閣前,燈光如虹,河水植被與實景襯托渾然天成。水邊舞臺與空中立體舞臺視覺效果完美結合,精美的光效投射到整個舞臺建筑摹云閣上。七位仙子踩著七彩祥云,沐著迷幻的燈光,緩緩飄落在水上舞臺中央的湖泊中。炫目的場景,如夢如幻,仙氣環繞。演員們載歌載舞,將董永七仙女的愛情故事完美演繹,天上人間,如入仙境。
千年風雨一臺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演繹的《天仙緣》始終在民間流傳。
近日,“鄔達克密碼”在上海外灘源真光、廣學姊妹大樓舉辦。這是國內較全面呈現鄔達克檔案原件的一次公開展覽,其中包括多件首次公開展出的鄔達克私人文物,以及最新修復的由鄔達克拍攝的16mm影像。而展覽地點,真光、廣學大樓也是鄔達克的作品,曾是其建筑事務所的所在地,也是作為辦公地點最久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