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是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包括舞蹈動作、音樂節奏及藝術表現等多種形式,它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與審美鑒賞能力。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的培養,這為高校健美操教學指明了方向。然而,在現階段的高校健美操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往往忽視了審美元素的融入。如何將審美元素巧妙地融入體育健美操教學,是當前高校一線體育教師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文章探討了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審美元素的路徑,以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特點及蘊含的審美元素
(一)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特點
健美操作為一種融合舞蹈、體操及形體塑造等元素的運動項目,通過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柔韌性和力量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藝術修養。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健美操重視整體性與藝術性的融合。它尤其強調身體動作的協調一致與流暢自然,在動作的設計與表演過程中,追求美感與藝術效果的完美呈現。精心編排的動作與音樂的和諧搭配,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優雅姿態、靈動風采與自信氣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藝術鑒賞能力。
第二,健美操強調動作的多樣性與創新性。在教學實踐環節,教師要精心編排多樣化的動作組合,使學生能在各種不同的節奏與風格中充分展現其個性與風采。同時,健美操重視團隊合作及集體榮譽感的培育。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借助團隊合作的形式,學生能增強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從而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第三,健美操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健美操學習能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
(二)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蘊含的審美元素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所蘊含的審美元素,體現為一種通過身體動作與形體展現的美學體驗。具體而言,高校健美操教學強調動作的流暢性與優美感,要求學生在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連貫的身體動作來展現美感。這包括身體的平衡狀態、肌肉的緊致度及線條的柔和美。此外,高校健美操教學重視表情與情感的傳達。在表演健美操時,學生需要將面部表情的變化與情感的投入相結合,以增強演繹的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
二、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審美元素的融入目的和教學現狀
(一)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審美元素的目的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審美元素,其核心目標是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他們對美的敏銳感知與鑒賞能力。融入審美元素后,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藝術與運動之間的融合,從而拓寬審美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并主動參與其中。此外,通過學習優美的健美操動作,學生能掌握藝術表演的基本要素與技巧,并學會將自己的情感與表達巧妙地融入健美操動作,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藝術表現力。
(二)高校健美操教學現狀
健美操是一項充滿活力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運動項目,深受廣大高校師生的喜愛。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學仍面臨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較為枯燥,教學形式缺乏創新,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等。同時,高校健美操教學設施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影響。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學設施老化,音響設備配備不全,甚至缺乏專門的健美操地板。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具有潛在安全風險。此外,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學評價體系過于側重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三、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審美元素的路徑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課堂教學包括六個環節:課程導入、設定學習目標、預評估、參與式學習、后評估和總結?;谝陨辖虒W環節,筆者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審美元素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探究。
(一)課程導入
在開展健美操教學之前,教師應明確融入審美元素的目的,即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基本的健美操動作,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敏性和節奏感,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課程導入形式包括視頻展示、圖片欣賞、教學示范、案例講述等。其中,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感受健美操運動的魅力和美感;通過欣賞圖片,學生能了解健美操不僅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項目,還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教學示范,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審美元素在健美操中的應用;通過案例講述,學生能了解健美操背后的辛勤付出和堅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毅力和自信心。
(二)設定學習目標
設定學習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環節。在高校體育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審美元素時,教師應設定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審美目標。通過達成學習目標,學生不僅能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審美情趣,提高藝術表現力。
第一,知識目標。學生應了解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和技巧,掌握正確的姿勢和動作要領,并對健美操的歷史、發展過程和不同風格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學生需要學習如何運用音樂、舞蹈和服裝等元素來提高健美操的藝術表現力。
第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具備運用基本動作和技巧進行健美操表演的能力。他們應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熟練地展示各種動作,如跳躍、轉身、抬腿等,并將這些動作組合成流暢的舞蹈。此外,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身體協調性、柔韌性和耐力,以在表演中展現出良好的形體和技巧。
第三,審美目標。學生應培養自己對美的敏感性和欣賞能力,并領略健美操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獨特魅力。他們應學會欣賞不同風格和表現形式的健美操,并從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表達。學生還應培養自己的審美眼光,能評價和欣賞健美操表演的藝術價值,并在自己的表演中融入個人的審美理念和創意。
(三)預評估
在預評估環節,教師可以利用云課堂或采用其他數字化教學手段,設計前測題目的作答環節,引導學生通過手機或計算機完成相關測驗。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套關于健美操運動所蘊含的審美元素基礎知識點的預測試題,包含一系列與審美元素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覆蓋課程中即將講授的基礎知識點,如身體姿態、動作連貫性、優美線條、鮮明色彩及視覺沖擊力等。教師應保證題目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能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又能激發他們的思考熱情。其次,教師可以采用限時作答的形式,即為每道題目設定一分鐘的作答時限,要求學生迅速思考并作出回答,從而更有效地評估其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可以根據答題用時最短且準確率最高的前三名學生的表現,邀請他們從學習者的角度,闡述預測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及理解方法,以幫助其他學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相關知識點。
(四)參與式學習
在參與式學習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審美元素的預評估結果,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6至7名學生,同時指定一名學生為小組負責人。在此環節,教師應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向學生闡述“在健美操表演中展現審美元素”的具體要求;學生要發揮實施者的作用,在充分理解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健美操表演設計。該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探索審美元素。在此環節,學生將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探索健美操運動中的審美元素,如動作的流暢性、舞姿的優美、身體的協調性等。每個小組可以選取一個審美元素進行探究,了解其在健美操中的重要性和運用方式。學生可以自主查找相關資料、觀看健美操表演視頻,并分享自己的發現和見解。
第二,應用審美元素。在此環節,學生將根據前一環節的學習成果,設計一個健美操表演節目,并將審美元素巧妙應用于其中。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個主題或故事情節,通過動作、表情等來表達和展現。學生需要思考如何運用審美元素,使表演更加優美、協調以及令人賞心悅目。小組成員可以共同商討并分工合作,制訂具體的表演設計方案。
第三,展示和評價。在此環節,每個小組都要展示他們設計的健美操表演節目,并進行互相評價和反饋。學生可以觀看其他小組的表演,欣賞和分析其運用的審美元素,并提出建議和改進意見。通過展示和評價的過程,學生能加深對審美元素的理解并提高應用能力。
(五)后評估
各組展示后,教師要對各小組成員在節目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分析內容包括對審美元素的易知點、難知點、錯知點、想知點,并繪制各組的學情分析示例(圖1)。之后,教師應基于學情分析結果,在云課堂等教學App上公布各組成績,并發布學生需要進一步鞏固的知識點。
(六)總結
在高校體育健美操教學中,對融入審美元素的經驗進行總結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首先,教師要借助觀察、分析及討論等手段,加深學生對健美操中審美元素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其次,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如通過組織小組討論、展示交流及經驗分享等形式,使學生在發掘美的同時,總結自己和他人的經驗。再次,教師要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讓學生通過親身操作和表演來應用這些審美元素。最后,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對審美元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養他們對自己和他人表演進行評估與反思的能力,從而在健美操運動中不斷提高對審美元素的應用能力。
結語
高校健美操教學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審美情趣及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審美元素的融入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使學生在鍛煉的同時,感受到美的力量,進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此外,審美元素的融入能使學生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美的內涵,并培養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望未來,一線教師應進一步探索將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與健美操教學相融合的方式,并針對不同年級、性別及身體素質的學生群體,開展健美操教學實踐研究,以探尋適合各類學生的教學路徑。
(作者單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