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材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資源,是建設學生學科知識、技術能力與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目前,在素質教育目標導向下,高中物理教學出現了新教材的變化。高中物理新教材變化主要體現在體系變化、章節調整、內容移位、核心素養理念、實際關聯等多個方面,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目標,促進學生的更好學習與更好成長。目前,在新教材變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需要切實做好教材的詳細研讀,明確教材育人要求,從而針對性制定物理學科的教育教學方案。
關鍵詞:新教材變化;高中物理;教學思考
新教材變化背景下,針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切實做好教材變化的研讀,明確教材育人方向、育人要求,積極調整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在新教材變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需要始終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目標,建立學生的完整物理知識體系,建設學生的物理知識實踐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認知、思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因此,文章從多角度切入,提出新教材變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可行性方法。
一、把握高中物理新教材基本概念
物理是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并有著系統、復雜的特點。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為保障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正確認知與理解,需要做好基本概念的把握。通過基本概念把握,可形成學生后續物理知識深度學習與深度探究的重要支持,并建立起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例如,進行人教版高一年級物理第一冊第二章《勻變速支線運用的研究》的教學時,本章節為學生整理了“勻變速支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勻變速支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自由落體運動”,并設置實驗內容“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本節課教學中,重點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速度”“加速度”“時間”等概念,為學生后續速度與時間、位移的關系深度學生創建有利條件。教師以章節“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為主要切入點,可通過多媒體大屏幕的方式為學生展示汽車在公路上行駛的畫面。首先,假設行駛車輛A,處于平穩行駛狀態。而后,對方來車為車輛B,處于加速行駛狀態,車輛A隨即減速。結合該案例,使學生根據公路上車輛A、車輛B的行駛狀態,初步了解勻速、加速、減速的概念。
由此可見,基于新教材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基本概念把控,可形成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有效認知和有效理解,可在潛移默化中構建學生的完整知識體系,并為學生后續物理知識的深度學習創建有利條件,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二、體現學生在新教材下的主體性
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教育教學工作,需要樹立生本理念,秉承因材施教原則,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學習與知識探究中,形成自身對物理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以及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深度學習與持續性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例如,進行人教版高二年級物理第一冊第二章《機械振動》的教學時,以“簡諧運動”為切入點。本節課教學中為突出學生主體性,教師可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生活化情境建設,提出問題,完成課程內容導入。例如,教師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振動運動,并分析振動運動的特點。同時,向學生展示簡諧運動的圖形,分析圖形特點,以及思考位移指的是什么。之后,學生結合教師以上問題,可進行層層遞進的思考探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需要做好學生思考期間的全過程觀察,并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總結概括,完成本節課知識內容的導入。
由此可見,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基于學生主體性的把控,更有利于保障學生的良好參與,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探究與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三、帶領學生開展新教材下的實踐
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涉及到大量實驗內容。因此,在組織開展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教師需要一并做好學生的實踐學習引導,在實踐中形成學生對物理的深層次探究,并同時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建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例如,進行人教版高一年級物理第一冊第四章《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教學時,以“牛頓第一定律”為切入點。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形成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初步認知。而后,教師開展實踐學習,鼓勵學生結合自身認知,從生活中選擇一個例子開展實驗來證明牛頓第一定律。結合該問題,學生可在一張白紙上放置一個橡皮。隨后拖動白紙,可發現橡皮是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的,從而證明了橡皮在白紙上具有慣性。該理論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均有所表現,如在乘坐公交地鐵時,雖然車輛處于行駛狀態,但乘客仍是在自己的位置上。之后,要求學生拉動橡皮,可發現橡皮從原本靜止狀態轉變為了運動狀態,這是因為橡皮受到了力的影響,從而可得出力能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通過開展實踐學習,能夠在學生的實驗操作中把握所學知識。
由此可見,通過在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實踐教學,更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對物理知識的深度認知,并建立學生的物理知識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是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在當前新教材變化背景下,針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諸多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學期間需要切實做好新教材內容的詳細解讀,做好教材的分析把控,針對性制定物理教學方案。對此,文章主要聚焦物理基本概念、學生主體性等方面,為后續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春霞.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建議[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4(12): 48-50.
[2]唐華.高中物理新教材習題導向性探索 [J]. 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24(03): 69-70.
[3]王彬.深入研讀新教材 促進“三課”深度融合——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為例[J].好家長,2024, (18):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