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發展,關鍵在教師。高素質師資隊伍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國內各高校持續發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擴大教師規模,優化人才結構,實施各類人才計劃。
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中潛力巨大的力量,在提升教學質量、推動科研發展、促進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學校發展以及提升學校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圍內,以“非升即走”為代表的“預聘—長聘”制度被諸多高校廣泛采用,旨在促進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這一制度引入國內已30余年,正被越來越多高校所采用。從出發點來看,這一制度意在打破傳統的“鐵飯碗”,改變高校學術勞動力市場“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封閉與僵化局面。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些因變形走樣而引發的爭議同樣值得關注,這也是“青椒”們感到焦慮的原因。
本期“特別策劃”關注“青椒”們的職業發展困境和他們在個人成長中的心路歷程,探究“非升即走”制度在我國的改進與完善,聚焦部分高校對“非升即走”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邀請相關專家為高校新進教師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提供建設性意見,為“青椒”不再“青焦”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