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曾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價值觀教育,扣好安全教育第一粒扣子、上好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具有重要意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建平安校園的必然要求。當前,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已基本形成共識,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其仍多為單向灌輸的課堂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學生接受相關教育主要為了完成課業,積極性不高。如何不斷優化大學生安全教育策略,構建更完善的教育體系,提升大學生安全教育親和力,真正增強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是與時俱進的教育課題。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教師(教材)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一種新型的OTO(OnlineToOffline)混合教育模式逐漸興起,它將傳統的線下教學與現代的線上教學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兼具靈活性、個性化、互動性等特點,耦合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目前,OTO混合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展現出了巨大潛力。OTO混合教育模式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和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提供更加具有親和力的安全教育服務,切實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達到“1+1>2”的教學效果,國內各高校已經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本文以北京大學為例,對OTO混合教育模式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
多渠道促進大學生安全素養的提升
北京大學在日常安全教育課程中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將“備課”任務交給學生,學生在課余時間對課前預習資料進行研究,形成課堂講授內容,實現雙向教育。安全教育課上教師所講授的案例均是從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方法中篩選與優化而來的,更容易引起共鳴。學生抱著對問題的疑惑、對知識的好奇以及對擔任課堂主講的責任,主動去尋找并發現問題,開展自我學習。在安全實踐教學方面,結合“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產日”等時間節點,學校開展了消防實戰演習、火災逃生動畫模擬、反詐騙知識競答等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獲得沉浸式安全教育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北京大學還定期舉辦校園換崗體驗活動,即組織學生參與到一線服務工作中,以嶄新的身份與視角看待校園生活中的問題。其中,與保安員換崗的體驗活動與安全教育息息相關,不論是在門崗維持進出校門秩序,排除治安隱患,還是在校園內巡邏幫助師生解決困難,都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識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此外,北京大學嘗試自主開發教育小程序,例如新上線的AI智能校園學習生活助手“小北學長”,采用知識庫與大語言模型相結合的架構,整合資源,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安全問題)提供詳細而有針對性的解答。
開拓創新思維,提升安全教育成效
安全教育是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是保障個人成長與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從這個意義上講,安全教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高校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模式需要不斷優化,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實踐性、實用性和實效性。親和力是安全教育的內在要求,是安全教育結果的外在呈現。通過安全教育內在感化的力量實現“知識賦能”“技能塑型”,引導學生“應知盡知,應會盡會”。在OTO混合教育模式方興未艾的時代背景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進一步研究,把握好新勢能,提升安全教育質效。
技術融合與實踐創新。隨著科技的進步,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校可以將這些技術融入學生安全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例如運用VR技術模擬各種安全事故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事故的危險性,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智能輔導系統,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指導,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定制安全教育游戲軟件,將安全知識融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通過面臨各種安全挑戰,如火災、地震、交通事故等情況,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掌握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課程內容與師資優化。努力讓安全教育課程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發展需求。一方面,關注社會熱點安全問題,及時將新出現的安全風險納入教學內容,如網絡詐騙、新型傳染病防控等;另一方面,加強跨學科知識的融合,將安全教育與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在課程中通過舉辦安全知識競賽,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提高他們對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此外,在信息時代,教師仍然是實施OTO混合教育模式的關鍵,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應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迅速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聽課狀態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應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如項目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等,從而更好地適應混合教育模式的要求。同時,建立教師交流平臺,促進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和合作,共同推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發展。
構建協同安全教育網。想要實現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提質增效,單純依靠學校的安全教育力量遠遠不夠。可以借助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如發揮家庭的基礎性教育作用,共同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安全教育方法,以座談、講座、走訪等形式讓家長直觀了解學生的安全現狀和需要,為學生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與當地政府、公安、消防、醫院等部門聯合,通過實地調研、培訓等形式深化安全教育。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安全教育宣講、志愿救護、社會治安巡邏等活動,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安全實務技能,又可以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中,OTO混合教育模式為大學生安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可能。通過這種創新模式,安全教育得以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更具親和力的姿態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未來,我們仍需不斷探索,讓OTO混合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發揮更大的效能,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脈搏,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生動、有趣且富有成效的安全教育環境,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為他們的成長成才筑牢堅實的安全屏障,為社會的繁榮穩定培養出更多具有安全素養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