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落實《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變學校現有德育活動的零散性和碎片化現狀,以德育活動課程化為出發點,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使德育活動呈現規范、系列、完整的樣態。通過應用文獻研究、調查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立足“養·化德育”研究成果,以傳統節日紀念日活動為例,整體設計節日紀念日活動的主題與目標、內容與形式,構建目標明確、學段銜接、形成序列、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課程體系。
關鍵詞:德育活動課程;構建與實施;節日紀念日;儀式教育
2014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2017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著力構建方向正確、內容完善、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德育工作體系,提出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協同育人、管理育人等六種德育途徑。其中,在活動育人部分指出要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以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但是當前,一些學校的德育活動重形式、輕實效,呈現出碎片化、淺表化等不良傾向,導致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不足,德育活動效果不佳。為此,教師應改變目前德育活動零散、碎片化的現狀,從德育活動課程化出發,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道德發展規律,促使德育活動呈現規范化、系列化、完整性的樣態。本研究應用文獻研究、調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以“生活德育論”為指導,基于“養·化德育”的研究成果,即強調在實踐活動課程中,循序漸進地進行德育素養的養成和德育活動的優化,以傳統節日活動為例,整體設計節日紀念日活動的主題與目標、內容與形式,構建目標明確、學段銜接、形成序列、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課程體系。這一研究成果,全面推進了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的系統化構建與高質量實施,為學校德育活動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一、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系統化構建與實施的意義
(一)教育深化改革發展的需求
德育活動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平臺,強調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經驗、接受教育的課程形式。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既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又合理考慮到課程的設置重點。對德育活動課程進行規范設計,能幫助學校準確定位德育目標內容,科學有序地開展德育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指南》指出,要充分發揮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的重要途徑,著力構建方向正確、內容完善、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德育工作體系,大力促進德育工作專業化、規范化、實效化,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因此,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從課程出發,系統化構建中小學德育活動是新時代教育深化改革發展的需求。
(二)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重要載體
以往學校德育活動流于形式,局限于組織幾次活動、開幾次班會上,很少考慮德育內容應科學化、序列化。立足區域整體設計和系統實施德育活動,使活動課程化是為了讓德育活動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常態化,把其作為一種校本課程資源進行研究、開發,并在實踐活動課程中強調完成價值體認,改變德育學科高分與個人品行的生活表現脫節的現象,達到知行合一,進而為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系統化構建是新時代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重要載體。
(三)學生道德發展的重要途徑
引導青少年學生在系統規范的實踐活動中樹立自信,構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能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德育活動課程,有利于讓學生在愉快的自我教育中健康發展、快樂成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實現心靈健康。因此,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課程的系統化構建是新時代學生道德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系統化構建與實施的內容
新時代的德育活動課程強調了課程的生成性、實踐性以及文化性。中小學德育活動常態化開展的關鍵是實現課程化,是要高質量系統化構建德育活動課程體系,形成服務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課程合力。為此,德育活動課程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道德發展理論,重點選取適宜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本研究以傳統節日活動為例,挖掘其蘊含的教育價值,形成覆蓋各學段的目標內容序列,同時注重調整與其他課程間的內在關系,促進課程目標的互補和相互強化,確保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實現。
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五大傳統節日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傳統節日的價值界定、對傳統節日活動特點進行分析、對傳統節日活動目標內容體系進行建構等方式,本研究初步完成了傳統節日活動這一類別的德育活動課程體系構建。
(一)傳統節日的價值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節日活動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學生通過參與活動,走進歷史長河,了解傳統節日習俗,挖掘節日文化內涵,感受愉悅,陶冶情操,體驗傳統節日中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樹立國家意識,自覺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提升家國情懷。
(二)傳統節日活動目標內容體系
現以重陽節為例,構建傳統節日德育活動課程體系(見表1)。
三、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系統化構建與實施的效果
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的系統化構建與實施在破解當前德育工作的實際問題、加大德育工作力度、提升德育工作實效、引導青少年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德育活動課程的建構
沈陽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編制下發《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課程的系統化構建與實施指導意見》,秉承中共中央、教育部等多部委的文件精神,結合市域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規范整合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以文件的形式促使基層學校的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步入正軌,讓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的開展真正實現有據可依,統一思想,提高了對德育活動課程建構與實施的充分認識。
(二)優化培訓,建設德育活動課程實施的教師隊伍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是提高中小學德育活動課實施效果的重中之重。沈陽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明確教師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職責,增強各級各類教師的德育意識和育人能力,開展德育活動課程實施的培訓課程,優化培訓內容,引導各學科教師通過情景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將德育活動融合到教學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及道德水平。沈陽市成立市級德育領軍團隊、名優班主任工作室,以其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德育活動課程在學校的良性發展。同時,注重校家社育人合力,努力為德育活動課程實施創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活動氛圍。
(三)科研引領,提供德育活動課程實施的智力支撐
科研是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科學有序開展的重要智力支撐。本研究通過專題研究、學術研討、文化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加強了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研究的科學性,培養和造就了一支德育領軍團隊。同時,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建設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研究基地,加強研究成果的實踐推廣和成果轉化。
綜上,學校德育活動課程的系統化構建與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堅持不懈地探索,不斷建構與反思、完善與實踐,繼續加強德育活動課程化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促使學校德育活動課程更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方蕾蕾.文化力缺失:學校德育的文化問題及其破解[J].當代教育科學,2024(6).
[2]龍寶新,劉菊.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學校德育工作的現實挑戰與未來走向[J].教育科學研究,2024(3).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