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育并舉”背景下,勞動教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顯著。在勞動教育中引入露營形式,可以拓展勞動教育的實踐空間,強化學生的勞動體驗,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教師可從勞動教育的觀念引領、露營活動的方案制定、打造露營活動校本課程、拓展勞動教育實踐空間、開展露營活動科學評價等方面出發,深入探索勞動教育新的發展空間,助力學生勞動素養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露營;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空間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通稱“新課標”),標志著勞動教育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教育內容。但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枯燥的勞動教育形式和單一的勞動教育內容導致小學生的勞動教育體驗感不佳。教師將露營形式融入小學勞動教育,能夠拓展勞動教育的實踐空間和實踐場景,強化小學生的勞動體驗,激發小學生的勞動熱情,培養其勞動素養。
一、小學階段勞動教育的現狀
新時期的小學勞動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勞動教育形式枯燥、勞動教育內容陳舊。以上問題的存在,限制了小學勞動教育持續發揮作用。
(一)部分勞動教育形式枯燥
勞動教育形式指的是勞動教育實踐采取的主要形式,該形式應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要和勞動需要。現階段部分勞動教育形式較為枯燥,具體表現為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依舊以“任務制”為主,重點強調“自上而下”的設置與安排,小學生在被動的場景中參與到勞動實踐中,其勞動體驗和勞動效果十分有限。新時期的勞動教育實踐重點要放在形式的多元化上,以多元的勞動教育空間和勞動教育場景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二)部分勞動教育內容陳舊
勞動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旨在培養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能力和勞動情感。目前,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內容陳舊的問題普遍存在。小學勞動教育的內容多以維護班級衛生、學校衛生為主,缺乏多元勞動教育內容的開發,造成勞動教育內容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教育作用。伴隨著勞動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勞動教育內容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如何保持內容的創新性、先進性已經成為現階段勞動教育關注的焦點,教師要提高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將勞動教育的內容更新作為主要的“著眼點”。
二、新課標視角下小學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堅守育人陣地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時只有堅守學校育人陣地、把握育人方向,才能夠真正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時,應當結合國家發展的現實要求以及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豐富學校特有的勞動教育內涵,始終堅持以學生的成長規律為前提,以學生的成長為核心,推動勞動教育內容持續深化,將學校作為開展勞動教育的主陣地,使學生在勞動教育實踐中不斷成長。
(二)強化綜合實踐
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勞動教育實踐要融入各學科之中,實現學科間的有效滲透,達成跨學科教學的目標。強化綜合實踐的基本原則指的是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強化,要考慮到每一名學生的基本特點,靈活安排勞動教育的內容,做到教學內容按部就班、教學方法豐富多元,將勞動精神滲透到多個學科中。
三、新課標背景下將露營形式融入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策略
隨著勞動教育受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傳統的勞動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甚至與小學生個性化參與勞動的需求相悖。基于露營形式搭建全新的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空間,能夠推動和促進小學勞動教育的轉型和升級。近年來,露營熱潮空前高漲,無論是在城市公園,還是在鄉村樹林,露營都已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抓住當前的露營熱潮,將其融入小學勞動教育的具體實踐中,能夠為勞動教育的創新提供助力。
(一)勞動教育的觀念引領
當前勞動教育的創新重點圍繞學校、教師、家長展開,確保各主體建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并愿意借助露營形式推動小學勞動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學校的勞動教育觀念具有決策作用,隨著勞動教育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勞動教育內容更具體、更全面。對于學校而言,要緊隨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根據勞動教育課程的變化來更新本校的勞動教育理念,確保勞動理念與新課標的核心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為勞動教育的創新服務。學校要對露營模式在小學勞動教育實踐中的應用作出理性思考,建立動態、可行的實施方案,讓勞動教育朝著創新方向發展。
教師作為勞動教育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其自身對勞動教育的理解直接影響著勞動教育的最終效果。目前,大部分教師對勞動教育缺乏正確認識,缺乏創新精神,迫切需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家長作為家庭教育場景中的主體,其對于露營活動是否重視直接關系到露營活動能否順利展開。露營需要的裝備、場地、時間都需要與家長進行協調,家長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能接受將露營作為開展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讓小學生全身心參與露營活動,使其在享受露營活動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勞動理念,增強勞動意識。
從勞動教育觀念引領的角度出發,學校的支持、教師的關注和家長的重視,都將直接影響露營活動在小學勞動教育實踐中的應用效果。
(二)露營活動的方案制定
小學勞動教育的具體實踐離不開教育教學環境的支持,同樣也需要教師整合勞動教育的實踐教學過程做支撐,確保勞動教育的質量得到強化,帶給小學生全新的勞動教育體驗。筆者將露營活動融入小學勞動教育實踐中基本教學流程如下。
首先,確定勞動教育方案,明確露營活動的基本要點。為了發揮露營活動的勞動教育功能,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基本情況制定勞動教育方案,讓露營活動的目標更加清晰、具體。具體而言,教師要在露營活動的引入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真實了解現階段開展露營活動的必要性和露營活動對勞動教育的促進作用,對露營的場地、時間、參與人員進行確定,明確基礎要素,為勞動教育的順利展開服務。
其次,發布露營活動任務。在確定基本的露營活動之后,教師要發布具體任務,包括整理露營設備、攜帶露營所需食物、搭建露營裝備、收拾露營場地,等等。各環節任務的發布能讓小學生了解露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內容,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勞動意識,使其主動參與到勞動實踐中。
最后,開展露營實踐。露營活動在特定的場地展開,整個過程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從旁進行輔助和引導,保證學生的安全。例如,在帳篷搭建階段,小學生各司其職,共同協作搭建露營場地。在完成露營活動之后,學生將露營場地的垃圾進行分類整理,丟入垃圾桶中,做到愛護自然環境。露營活動的全過程實踐使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在活動中得到強化,實現了潛移默化地滲透勞動教育的目標。
(三)打造露營活動校本課程
現階段,勞動教育受重視程度提升,勞動教育基礎形式不斷發生改變,從傳統的勞動教育到體驗式的勞動教育,小學生的勞動參與感明顯提升,勞動主動性也明顯增強。但受傳統勞動教育模式的影響,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收效甚微。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的搭建迫在眉睫。校本課程的建構本身是對資源的全面整合。例如,將露營活動融入小學勞動教育實踐中,明確露營活動的價值和有效性,建立針對露營活動的校本課程。露營活動校本課程包含場地、時間、形式、預期效果等要素,讓基礎性的露營流程更加清晰和具體。
(四)拓展勞動教育實踐空間
筆者發現小學生對于露營活動十分感興趣,一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露營活動中,可以配合教師完成相關的勞動任務,主動地整理衛生、收拾露營裝備。從這一點看,環境的搭建和實踐空間的拓展對勞動教育的創新和發展有著顯著的效果。除露營活動之外,教師還可嘗試不斷拓展勞動教育實踐空間,讓家長配合學校完成勞動教育的內容延伸,利用好家庭場景中的勞動教育資源,讓小學生在家庭場景中主動參與勞動實踐,提升勞動素養。
(五)開展露營活動科學評價
現階段小學勞動教育的評價科學性不足,評價結果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小學生勞動素養的基本情況,導致小學生的勞動體驗感不佳,勞動意識薄弱。為解決該問題,教師可圍繞露營活動在小學勞動教育實踐中的應用情況,提出具體的科學評價方案。
一方面,教師要高度重視露營活動的必要性,挖掘其中傳遞出的深刻內涵與潛在價值,使露營活動的有效性逐步增強。在開展露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露營活動實施過程的具體情況,分析露營活動對促進勞動教育創新的價值,就露營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不足之處作出內容上的調整與安排,持續深化教學要點,進一步提高勞動教育質量。另一方面,露營活動方案應圍繞小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現階段,勞動教育的基礎環境正逐步發生改變,勞動教育實踐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勞動體驗感的強化。具體而言,在露營活動的實踐中,教師要分析小學生在露營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包括對勞動實踐是否主動、勞動過程是否積極,等等,真實還原勞動教育場景,為勞動教育的創新提供必要條件與基礎支持。教師評價時要堅持以勞動教育為核心,重視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的體驗感,圍繞學生開展的勞動教育評價結果更加真實、有效,助力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可以拓寬教育空間,利用露營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使其真實地感受露營活動的輕松和愉悅,潛移默化地養成勞動意識,推動小學勞動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麗萍.小學勞動教育校本化實施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教育,2023(16).
[2]黃英姑.淺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3(28).
[3]李曄曄,李奕潼.中央蘇區小學的勞動教育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3(9).
[4]彭磊,李可心.家校協同背景下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3(9).
(責任編輯:趙靜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