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湖南花鼓戲小調《洗菜心》概述
(一)湖南花鼓戲簡介
湖南花鼓戲起源于民歌、山歌、小調,在發展過程中經藝人的不斷完善,融合了京劇、昆曲、說唱等音樂元素,形成了獨有的音樂風格與戲曲韻味。其音樂曲調靈活多樣,可粗獷也可細膩婉轉,展現了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以及湖南人民的勞動生活。
(二)作品《洗菜心》基本概況
由于早期缺乏記錄方式,《洗菜心》這首歌曲主要通過口頭傳承得以保留。望城民歌《洗菜心》是最早有文字記錄的版本之一,收錄在《湖南民間歌曲集(長沙市分冊)》。《洗菜心》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朗朗上口,深受群眾和歌唱家的喜愛,數名女歌唱家都在各種音樂會上演唱過它,這首民歌在湖南乃至全國各地得以廣泛流傳。
《洗菜心》是湖南花鼓戲中的經典,植根于湖南風土人情。《洗菜心》不僅展現了湖南女孩俏皮嬌羞的性格特點,還巧妙地展現了她們潑辣熱情的一面。這首作品充分體現了湖南民歌與花鼓戲的獨特韻味,是湖南文化與音樂相互交融、和諧共生的有力見證。
二、《洗菜心》的曲式及唱詞分析
(一)《洗菜心》的曲式
由表1可知,《洗菜心》是一個變奏曲式。《洗菜心》以“湘羽”調式為基礎,廣泛傳播于湘中、湘南、湘東部分地區。從曲式結構來看,可將《洗菜心》視為堅持“起承轉合”原則的裝飾變奏曲式,每個變奏段落由“前奏—主要樂句—固定補充樂句”三部分構成。
A樂段為5—16小節,A1樂段為21—32小節,A2樂段為37—49小節,這三個樂段之間由兩個間奏銜接。
在調式調性方面,《洗菜心》屬于典型的“湘羽”調式,整首曲子都是以“羽”為主音來進行的,大部分樂句的結束音都是落在“la”音上,并且每段變奏的結束樂句都以羽音“la”結束。歌曲中的部分樂句以角音“mi”結束,前奏、間奏終止于角音“mi”。
(二)《洗菜心》的唱詞分析
1.歌詞特點
《洗菜心》歌詞以敘事性質展開,兼具敘事與抒情特點,通過妹子繡花綾、洗菜心丟戒指等情節,清晰講述小故事并塑造出湖南妹子勤勞、俏皮、潑辣的形象。《洗菜心》的歌詞工整、簡潔明了,如第一段唱詞中的“奴在繡房中”,與第二段唱詞“小妹子下河”相互呼應。《洗菜心》的歌詞講究押韻,如歌詞“聲”“心”“分”“斤”“生”“婚”,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方便記憶與傳唱。
襯詞是一種語氣詞,通常是一種口語化的語言表達方式,有助于表達歌曲情感。《洗菜心》中大量地運用了襯詞、襯腔,這也是該作品的一大特色,襯詞和襯腔在歌曲中起到了加強歌曲與生活的聯系、突出民族風格與地方特色、活躍情緒、渲染氣氛等重要作用。例如,歌詞中的“索噠依子浪當”“浪得索”“哪”,這些襯詞為《洗菜心》中潤腔的運用增添了色彩。歌曲中的大部分襯詞運用了潤腔的技巧,更好地表達了人物的喜怒哀樂與地方特色。可以說,通過使用襯詞,《洗菜心》更加具有親切感,演唱起來也非常的輕松。
2.方言的運用
《洗菜心》作為一首湖南民歌,其特點之一就是在歌詞中運用了湖南當地的方言,因此該作品具備極強的地域性特點。演唱者演唱時要準確地運用方言進行演唱。
《洗菜心》通過運用方言突顯了地方性特色,展現了湖南方言的獨特發音方式,所以要想詮釋好該作品,了解并掌握當地的方言表達是重要前提。
三、《洗菜心》中潤腔的運用
(一)花舌潤腔的運用
花舌是演唱花鼓戲作品的一種重要技巧,通過控制氣息使舌頭顫動發聲,熟練掌握氣息控制是運用這種技巧的關鍵。具體操作是讓舌頭放松并輕輕貼在上齒齦的位置,然后模仿“得兒”的聲音,使舌頭快速地上下移動。在《洗菜心》這首作品中,作曲家多處使用花舌技巧來展現角色內心的情緒變化。在歌曲的第一個樂段中,花舌音活潑輕巧,展現出了小姑娘帶著歡快的心情去洗菜的場景。到了歌曲的第二個樂段,當戒指丟失后,花舌音被用來表達人物內心的焦慮不安。而在歌曲的第三樂段中,花舌音則被用來表達小姑娘既期待又害羞的復雜情感,表達了小姑娘希望哥哥能夠撿到戒指的同時,又保留了適當的含蓄。《洗菜心》中運用花舌潤腔技巧的樂段示例圖如圖1
所示。
(二)倚音潤腔的運用
倚音是在演唱主要音符時,快速地加入的一個較短的裝飾音。演唱者在演唱倚音時,聲音要短促且力度不宜過強,以免搶了主音的風頭。在演唱花鼓戲作品時,恰當運用倚音可以增強節奏感,讓旋律更加生動,突顯節奏和韻律的起伏。例如,在《洗菜心》中,倚音的使用讓忽、娘、奴三個字具有級進的特點。演唱者在唱“聽”這一字眼時,需要用重音來表達,用強弱對比突出這一動詞。對于句末的“聲”字,則要通過鼻咽腔共鳴,使其在音樂結束時得以優雅地漸弱。這兩個字眼的處理與倚音的運用結合,使得整句歌詞有抑揚頓挫的感覺,表現出小姑娘古靈精怪的性格特點。《洗菜心》中運用倚音潤腔技巧的樂段示例圖如圖2所示。
(三)滑音潤腔的運用
滑音是音樂作品中的一個裝飾音,在聲樂作品中常被使用。滑音是通過從音高向上或向下移動來增強音樂的表現力。根據音的走向,滑音可以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兩種。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可以根據樂譜上規定的一個音出發,自由地向某個方向滑動。
《洗菜心》這首歌曲中多處使用了滑音來表達情感,比如,“哪一位”中的“位”字使用了下滑音,表達了主人公對撿到戒指人是誰的疑問的情感色彩;“大半斤”中的“大”字也使用了下滑音,表達了主人公對于撿到戒指的人要以厚禮感謝,以及對禮物的程度詞的情感描寫。《洗菜心》中運用滑音潤腔技巧的樂段示例圖如圖3所示。
(四)顫音潤腔的運用
顫音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裝飾音技巧,恰到好處的顫音能夠讓歌曲具備更加活潑的感情色彩。在《洗菜心》這首曲目中,顫音經常被用來表達語氣詞,將人物的情緒活靈活現地體現出來,使得音樂的表現更加貼近生活。在不同的音樂表演中,顫音的運用方式各有千秋,能夠為音樂增添無窮的魅力。《洗菜心》中運用顫音潤腔技巧的樂段示例圖如圖4所示。
由此可見,在花鼓戲作品中,潤腔是不可或缺的技巧,潤腔的運用不僅會使音樂情感更加豐富,而且在聽覺效果上,音樂會更具趣味性和戲劇性。
四、結語
通過對民族聲樂作品《洗菜心》中花鼓戲潤腔的運用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滑音、倚音、顫音、花舌腔等潤腔技巧的使用,使得《洗菜心》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這些技巧不僅可以增強歌曲的表現力,還可以讓聽眾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內涵。在一些輕松愉快的段落中,花鼓戲潤腔則被用來增強節奏感和舞蹈感。這種演唱技巧給民族聲樂創作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豐富的表現形式。花鼓戲潤腔作為一種值得深入探究的表現手法,不僅可以提升歌曲的藝術魅力,還體現了我國民族聲樂作品獨特的魅力。
(湖南工業大學)
責任編輯 李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