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腔
- 潮劇原生唱詞音聲及其影響下的潤腔型
音結構對唱腔中的潤腔方法與潤腔形態為實例,說明語言的聲、韻結構對潤腔方法與潤腔形態的影響,以探索的姿態發現語言音樂學研究的切實路徑。③唱詞音聲概念是由錢茸教授準確提出的:“‘唱詞’不可能是單一符號的載體,唱詞的音符所傳達的語義,當然是文學性的;但唱詞的音聲部分,即其音色、聲調、形式美構詞等許多方面都直接或間接地屬于音樂成分……唱詞兼有文學與音樂兩類藝術符號”,載錢茸:《探尋音符之外的鄉韻—唱詞音聲解析》,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第29頁。筆者認為
中國音樂 2023年2期2023-06-10
- 審美視角下云南漢族山歌的藝術特色
對云南漢族山歌的潤腔特色加以闡述,揭示云南漢族山歌的審美特征,從而達到符合更多審美主體審美的效果,為更好地保護、傳承發展中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做出貢獻。【關鍵詞】審美;彌渡山歌;音響結構;潤腔【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2—097—03一、音樂的審美(一)音樂的審美本質在聽覺上人們也總是趨向于追求動聽的聲音。說到音樂的審美,那我們就要先對音樂的本質進行探討。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音樂是人們感性的顯現,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22期2023-03-01
- 漢族民間潤腔的藝術特征研究
的音樂精髓,即“潤腔”。一、“潤腔”的文化特征所謂潤腔,其中的“潤”本意為潤澤,著名詩人李白的《春雨》中的“潤物細無聲”便恰好體現了“潤”一詞的本義。而“腔”又作“聲腔”“曲腔”“腔調”,本意即聲律,比如曲調、聲調、語氣等特征。顧名思義,“潤腔”一詞是建立在曲調發音基礎上的一種技巧性演唱形式,存在于中國民族特色音樂中。(一)民歌“潤腔”的包容性中國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語言特征與音樂特色。在這種多語言的社會環境中,我國的地方性音樂仍然在不斷發展。基于中國
戲劇之家 2023年3期2023-02-23
- 中國民族聲樂潤腔藝術的審美特征研究
夏毅和潤腔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中獨有的現象,就民族聲樂而言,潤腔是其獨特的演唱技巧與風格,在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價值中,潤腔美是其內核。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經過了歷史的沉淀和發展,對于民族聲樂藝術審美價值的判斷與詮釋,潤腔應是其最重要的體現。潤腔藝術已經成為我國民族聲樂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明代戲劇理論家王驥德在其論著《曲律》中提出的著名論斷“樂之筐格在曲,而色澤在唱”,確切地反映了中國傳統音樂中戲劇、民歌、樂器再創作過程的精義,這也是現代“潤腔”一詞
黃河之聲 2022年5期2022-11-22
- 韻從腔出 劇隨歌轉
——論戲曲潤腔技法對民族歌劇演唱的重要作用
李梓郡對于“潤腔”一詞,從事戲曲演唱和傳統聲樂理論研究的同行,不會感到生僻。根據董維松教授的說法,“潤腔”這一概念在20 世紀60 年代初由于會泳提出并沿用至今,其內涵有多種解釋。董先生認為,潤腔是表演藝術家為增強歌曲立體感,表現更為豐富的色彩、風格與韻味而對曲調進行不同裝飾和潤色之手法的總稱;汪人元先生則強調,“潤腔”是一種為了獲得“韻味及特殊表現力”而對唱腔進行潤飾、美化的技巧和現象;許講真先生指出,“潤腔”是對曲調進行再創造的手段——歌唱者按照一定規
名家名作 2022年9期2022-11-10
- 河北民歌《小放牛》研究綜述
詞、旋律音調以及潤腔處理等方面對其藝術特征進行分析,以更好的了解河北地方文化和學習作品。關鍵詞:《小放牛》;潤腔;河北民歌;一、歷史背景河北省位于華北平原之上,交通便利,往來種作,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發展迅速,造就了獨特的地域文化,為河北民歌創造了良好的形成條件。《小放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河北民歌,在《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北卷》中,記載了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三種版本,篇幅都比較長,尚義縣版本是最長的。被河北人民廣為傳唱的“趙州橋來什么人修,玉石欄桿什
科學與財富 2022年5期2022-07-04
- 潤腔技巧在民族歌曲演唱中的具體運用
030062)“潤腔”作為我國民族歌曲獨特的演唱技巧,有著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傳統民族聲樂主要來源于不同地區的民歌和戲曲。“潤腔”技巧的產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歷代藝術家反復的實踐和錘煉,在演唱民族歌曲時運用潤腔,能夠顯著地增強歌曲本身的表現力,也是傳統民族聲樂之所以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一、何為“潤腔”單就字面意思而言,“潤”也即調節、美化、修飾;“腔”是腔調、聲腔。“潤腔”也即對聲腔系統進行潤色、加工的處理技巧。在聲樂藝術當中,“腔”也即演唱者口腔所發
中國民族博覽 2022年21期2022-03-23
- 論蒲劇名家孔向東的唱腔藝術
唱腔特色。分別從潤腔的“音高要素”“速度要素”“力度要素”“音色要素”四個維度,對其唱腔藝術進行音響形態分析與研究。關鍵詞:蒲劇 《清風亭》 孔向東 潤腔 唱腔藝術截至目前,關于蒲劇名家孔向東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僅有孔向東本人的《蒲劇生角唱腔需要科學創新》、趙永萍和芹墨的《十年輝煌一路歌——記孔向東團長和鹽湖區蒲劇團》、漢龍的《蒲苑喜現三生紅——記運城市鹽湖區蒲劇團團長孔向東》、木木的《清風拂梅“三生紅”——孔向東》、曹冬紅的《傾情蒲劇意高遠——蒲劇表演藝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以字尋腔,以情動人
過程中吟誦感與“潤腔”結合的重要性,提供給演唱者更加貼近原作意涵的藝術處理方式。關鍵詞:《關雎》;古詩詞歌曲;潤腔;演唱近年來,古詩詞歌曲備受國內歌唱家喜愛,越來越多新編的古詩詞歌曲出現在名家音樂會選曲中,被大眾熟知。與外國藝術歌曲相比,中國古詩詞歌曲獨具民族特色,簡短的詞句之中,情意猶如曲折的山路婉轉綿延,喜悅與幽怨往往并行不悖,隱藏在詞句之中。一、《關雎》的詞意解讀與情感變化《關雎》作于春秋時期,作者不詳,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開篇之作,有著獨
百花 2021年8期2021-11-17
- 潤腔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應用分析
要的作用。要想對潤腔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潤腔以及潤腔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哪些。一、潤腔的處理方式1.潤腔。藝術歌曲的形式是從西方逐漸傳入我國的,這種歌曲的演唱多以美聲唱法為主。在我國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唱腔,潤腔就是其中的一種。潤腔主要是指利用各種能夠為音樂旋律潤色的因素來演唱歌曲的一種創作手段。將潤腔應用到我國古詩詞藝術歌曲中,能夠豐富我國古詩詞的藝術表達形式,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2.裝
散文百家 2021年5期2021-11-12
- 潤腔文獻綜述
摘要:潤腔,即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運用“死腔活唱”進行音樂創作與表演,其在中國傳統音樂的運用廣泛且存在已久,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音樂之瑰寶。本文將關于“潤腔”相關文獻進行歸納整理。關鍵詞:潤腔;傳統音樂“潤腔”概念及創設近年來,有不少極具藝術價值的文獻都曾提到潤腔,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也使得潤腔為眾多人所熟知。但其概念的提出較晚,在郭克儉《“潤腔”概念由來考——從“用腔”“小音法”說起》中,詳細的講述了潤腔概念生發的人文背景及由來,周大風“要腔”、“用腔”概念的
錦繡·上旬刊 2021年5期2021-05-14
- 聲樂演唱中潤腔的處理作用研究
圓,楊少昆摘要:潤腔是指行腔中的潤飾手法,在我國傳統民歌、戲曲的演唱中十分常見,可以突破曲調框架的桎梏,給受眾更新穎與更好的聲樂審美體驗。基于對潤腔的理解,文章簡要論述聲樂演唱中潤腔的特色,重點從裝飾音、收尾音及語氣助詞三個方面探究聲樂演唱中潤腔的處理作用。關鍵詞:聲樂演唱;潤腔;處理措施;審美體驗;演唱技法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4-00-03眾所周知,歐洲各民族語言的聲樂演唱受語言規律的限制較小,
藝術科技 2021年24期2021-04-23
- 雷州歌潤腔的美學分析
“自娛”形式,其潤腔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個體化特征。雷州歌旋中律潤腔、語言音調的結構邏輯及其獨特的發聲方式在長期的創作實踐和文化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并確立為雷州歌一度創作和歌者即興創作的基本語匯。關鍵詞:雷州歌? 潤腔? 情感認同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0-0040-03雷州歌是我國粵西地區雷州半島“俚話”方言詩歌體衍生出的帶有鮮明
藝術評鑒 2020年20期2020-12-14
- 民族聲樂的潤腔藝術分析
風格與特色。其中潤腔美則是構成民族聲樂演奏之美的一個重要要素,也是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技法。離開了潤腔技法,民族聲樂就無法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更無法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地運用潤腔藝術是每個民族聲樂演唱者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一、民族聲樂潤腔藝術的含義潤腔藝術實際上就是對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的聲腔、腔調以及腔體進行調節裝飾、美化與修飾的一種藝術處理方式。民族聲樂演唱中包含著豐富多樣的潤腔方式以及豐富、深刻地審美與文化內涵,在促使歌曲形成別
黃河之聲 2020年10期2020-12-07
- 鄉土音韻訴情懷*
——鄂爾多斯漫瀚調潤腔藝術研究
常獨特,其旋律性潤腔的色彩性作為主要技巧表現形式,一首平凡的歌曲往往因為潤腔技巧而變得極具韻味,“潤腔”當中涉及的技法,也就成為漫瀚調唱腔中情感熾烈旋律動聽的重要體現,因此對漫瀚調潤腔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潤腔釋義“潤腔”多出現于戲曲表演中,是對于唱腔的修飾潤色。然而在民歌演唱中,亦有其獨特的音樂魅力。我國傳統民間音樂的潤腔技巧,它跳出了曲譜所規定的范圍,增加了演唱者在音樂演唱技巧中的表現力與感染力。《中國音樂詞典》記錄:“潤腔,即加花,民間音樂中使曲
大眾文藝 2020年21期2020-12-02
- 談演唱傳統民歌對民族聲樂學習的重要性
臺實踐,從語言、潤腔、歌唱技能三方面來探索傳統民歌的演唱對民族聲樂學習的重要性。關鍵詞:傳統民歌;民族聲樂;學習;語言;潤腔]我國的傳統音樂,尤其傳統民歌,由“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勞動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集體創造出來的”,是最具民族性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廣泛的題材、豐富的演唱技巧、獨特的語言色彩等為民族聲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獨特風格與韻味是民族聲樂藝術特色的體現,在當代的民族聲樂學習中,演唱傳統民歌也是演唱者能力的體現。一、傳統民歌的語言對民族聲樂藝術風格把握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11-03
- 淺談民族聲樂演唱中行腔的獨創性
;行腔;獨創性;潤腔當代民族聲樂是建立在中國傳統聲樂藝術基礎上結合科學規范的發聲方法而形成的歌唱藝術。民族聲樂演唱的精髓在于要體現出中國特色的審美趣味和精神氣質,即要符合民族性的美學表現和時代性的發展要求。從民族聲樂的具體實踐看,行腔是體現民族性最為核心的要求,指的是演唱者如何從音樂風格和情感表現的角度實現兩者的結合,它既涉及到美感的表現,同時又體現出演唱者的業務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行腔獨創性的范疇行腔獨創性包含三個方面的范疇:一是行腔的二度創作。演唱是把
黃河之聲 2020年13期2020-09-12
- 芻議益陽花鼓戲的潤腔
摘要:潤腔是我國戲曲音樂表演過程中獨特的演唱技巧以及手法,通過對旋律進行藝術潤色,使唱腔更加生動,更加傳神。獨樹一幟的湖南地方小戲——益陽花鼓戲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以及獨特的湖湘韻味,其富有當地方言音調特色的潤腔使得益陽花鼓戲擁有聲情并茂的審美境地,也有利于表演者表達自身的情感,增加表演的感染力。本文就益陽花鼓戲的潤腔技法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推動花鼓戲這一劇種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詞:益陽 花鼓戲 潤腔湖南益陽花鼓戲的演唱十分輕松自然,婉轉動聽,因而受到群眾的廣泛
參花(上) 2020年6期2020-05-26
- 洛陽“海神工尺曲”潤腔特點研究
的工尺曲譜中沒有潤腔方面的提示,不便于音樂風格的把握。筆者跟隨老藝人張根有學習了十三首海神工尺曲的演唱,對其潤腔習慣進行分析和總結,發現了其“加花潤腔”“‘哎哎潤腔”“滑音潤腔”“波音潤腔”“混合潤腔”等潤腔方式的規律,并分析了其演唱中唱腔與譜字不同之處的原因。【關鍵詞】海神樂;海神工尺曲;潤腔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0-0033-03海神樂是流傳于洛陽及周邊地區的傳統器樂樂種,
戲劇之家 2020年10期2020-04-17
- 《長相知》的古典韻味探析
的氣息、咬字以及潤腔處理。深入了解歌曲的創作,較為準確的把握歌曲的意境與古典韻味。關鍵詞:意境 古典韻味 創作 潤腔《長相知》的歌詞來源于漢樂府《鐃歌十八曲》中的第十五首《上邪》,詞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謂是淵源頗深。石夫先生根據歌詞進行了重新創作,運用了中國傳統的五聲調式、戲曲的潤腔方式,再結合悉心雕琢的鋼琴伴奏,整首曲子體現出濃濃的古典韻味。古典詩詞對于我們來說是前人留給我們后人的珍貴寶藏,我們應該抓住詩詞的內容、意境與涵義重新將其創作,讓其重新融入
藝術研究 2020年6期2020-03-25
- 歌劇《木蘭詩篇》選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演唱分析
物形象以及氣息、潤腔、情感等演唱技巧。關鍵詞:《木蘭詩篇》 ?音樂風格 ?潤腔 ?氣息 ?形象塑造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4-0158-04一、木蘭人物形象分析從《木蘭辭》開頭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字里行間中我們便可感受到花木蘭是一位善良勤勞的姑娘,她顧家、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又頗有叛逆精神。所以當得知家國安危迫在眉睫,需要支援時,毅然決定替父從軍,此時她更是一位忠孝兩全、英勇善戰、果敢的巾幗英
藝術評鑒 2020年24期2020-02-04
- “潤腔”研究四十年
結提煉。④關于“潤腔”概念由來考證,筆者擬專文詳述,此不贅言。此概念創設不僅是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創作與演唱現象的創造性總結,而且對中國傳統音樂理論話語體系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潤腔”概念析出是對中國傳統音樂創作與表演中腔詞關系處理經驗的創造性傳承和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此重要的學術命題并沒有得到中國音樂理論界的足夠重視,令人遺憾地戛然而止。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中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春天來
音樂研究 2019年1期2019-12-16
- 探索女高音在演唱山西民歌作品的咬字行腔
山西民歌;行腔;潤腔;情感表達【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一、山西不同區域所形成的文化、語言差異山西位于黃河發源地之一,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有著濃重的一筆。其中,三晉藝術也是自成一派,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山西在我國的華北西部偏東多山區、丘陵,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在山西地區的東面是文明而久的太行山脈,西南方向是偉大的母親河——黃河,這樣獨特的地貌環境使民歌的形成題材豐富,內容多樣。山西省按照地域劃分,分為晉中、晉北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10期2019-11-29
- 談錫劇的唱腔技法
限制,僅就其中的潤腔唱法和氣息、共鳴等要點展開探討。關鍵詞:錫劇;演唱;潤腔錫劇是由單一聲腔逐步豐富演變,進而慢慢發展成現在的板式曲調,并通過不斷吸收、借鑒其他姊妹藝術的優秀曲調,逐步形成今天的聲腔系統的。一、錫劇的潤腔技法“潤腔就是以曲調的核心音或音調骨干音為主,輔以不同形式的裝飾音如顫、滑、連、頓、微、假聲等來構成一個完整的音調結構。在這種過程中,其音高、時值、力度、音色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于會泳認為:“潤腔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中的一種創作手段。它是
藝術大觀 2019年34期2019-11-16
- 民族聲樂演唱中旋律性潤腔分析
豐富的演唱技巧。潤腔手法為民族聲樂的演唱賦予了比較生動的色彩,特別是潤腔形式的形成,非常豐富,色彩鮮明,是對藝術風格和魅力的一次展現。因此,本文將對民族聲樂演唱中旋律性潤腔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旋律性;潤腔【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一、民族聲樂演唱中節奏性潤腔分析對于合唱來說,這是多聲性的一種唱法,我國傳統音樂當中有很多音樂,比較好的一個例子就是多聲部民歌。站在聲樂演唱角度來分析,中國和西方國家所理解的“多聲性”存在差
北方音樂 2019年18期2019-11-01
- 淺談通俗唱法的潤腔技巧對民族唱法潤腔藝術的借鑒作用
的不斷豐富提升,潤腔的技巧也在不同風格的歌手演唱中以新鮮的形式出現,將通俗歌曲的藝術表現力進行了有效的提升。【關鍵詞】潤腔;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對比借鑒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2-0067-01當前通俗歌曲的創作數量不斷提升,正是通俗歌曲發展極其快速的時期,在通俗作品的發展上更多注重的是對個性的追求,演唱者通過不斷創作新的演唱風格,將潤腔的技巧發展到極致形成了多元化審美的局
戲劇之家 2019年22期2019-09-17
- 基于笙演奏風格的潤腔技法探究
家個人風格中關于潤腔技術的特點和運用,并對其中具體的演奏技術進行簡要說明。筆者認為,要準確地把握好笙曲風格的表現,應當從潤腔的角度進行探索,尤其是要深入認識和理解潤腔技術與音樂表現之間的關系。【關鍵詞】笙;演奏風格;潤腔;技法;音樂表現【中圖分類號】J616.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笙是我國民族器樂中富于高度藝術表現力的簧管吹奏樂器,長期以來流行于民間,雖然伴奏地位突出,但專業化程度不高。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
北方音樂 2019年10期2019-07-10
- 潤腔在民族聲樂及戲曲中的運用
【摘要】“潤腔”,即對音樂的曲調進行潤色的手法,也是演唱技巧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潤腔在音樂作品中的運用是巧妙而有內涵的。筆者將潤腔含義及其分類概述,并以作品為例論述潤腔在民族聲樂及戲曲中的運用。【關鍵詞】潤腔;民族聲樂;戲曲;運用;技巧【中圖分類號】J616.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引言“潤腔”在音樂中獨特的表現力和技巧創造了中國部分音樂中別具一格的意境和精神,在民族聲樂和戲曲藝術中,突出表現了這一技巧精神原則
北方音樂 2019年3期2019-06-11
- 聲樂作品中的旋律潤腔運用
【摘要】“潤腔”一詞最早是于會泳1961年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時提出的。“潤”在字面上的解釋為潤色、調節、加工,腔是腔體、腔調、聲腔的意思,兩者結合起來解釋為“對聲腔進行修飾、潤色”。本文主要針對草原樂派作曲家李世相創作的聲樂作品中的旋律潤腔運用進行分析。【關鍵詞】聲樂作品;潤腔;運用【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潤腔是民族音樂表演藝術家們,在他們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特色的樂曲時,進
北方音樂 2019年4期2019-06-11
- 淺談民歌潤腔
曹蕤【摘要】“潤腔”是我國民族音樂的寶貴遺產之一,是對某些基本字調進行裝飾性的華彩唱奏,對于演唱者來說帶有很大程度的靈活性、即興性。本文通過對徐沛東所創作的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聲聲慢》的分析,從歌曲文學背景、歌譜理解、歌詞分析、情感把握等方面做進一步探究,以要求能夠更好地了解這部作品,把握這首歌曲的演唱特點。潤腔是在演唱中行腔的主要藝術特色,是構成韻味、風格、流派的決定因素,通過音樂的表現和潤腔的處理,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內涵與魅力展示出來。【關鍵詞】潤
北方音樂 2019年23期2019-02-10
- 《桃夭》的演唱分析
夭》;演唱處理;潤腔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6-0049-01為傳承與創新華夏傳統音樂文明,平頂山學院在對我國禮樂文化研究的基礎上,創建了國內高校第一家以雅樂為演出內容的團體。《桃夭》是由國家一級作曲家方可杰為平頂山學院雅樂團《古應風云》中《應世雍雍》量身定做的一首雅樂歌曲,通過《詩經》這部文學作品中對古應國民風的記載進行了新的創作,再現了一位即將出嫁的女子與家人和睦相處的美
戲劇之家 2019年36期2019-02-06
- 民族聲樂演唱中旋律性潤腔的分析研究
中,產生了多種的潤腔演唱處理方式,其中旋律性潤腔對于演唱旋律的改變,以及唱腔的修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民族聲樂作品呈現出了瑰麗的唱腔色彩。民族聲樂演唱旋律中的潤腔形成主要是依靠在音樂旋律中加入滑音、波音、倚音、顫音等實現的,從而改變聲樂作品唱腔旋律的走向,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升華作用。一、滑音構成的潤腔特色滑音是民族聲樂作品中一種常見的潤腔手法,它不為戲曲演唱所獨有,而是廣泛應用于現代西洋聲樂及民族聲樂、傳統民歌、曲藝和戲曲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演唱當中。尤其是在
黃河之聲 2019年2期2019-01-23
- 威縣亂彈的潤腔特點
方面都形成獨特的潤腔特點。本文即以威縣亂彈劇團演出的劇目《王懷女》為例,通過對其中部分唱腔的分析,對亂彈獨具特色的潤腔手法進行梳理和總結。【關鍵詞】亂彈;潤腔;旋律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1-0042-01威縣亂彈是分布在河北省威縣東南部的一個有著較大影響力的地方性劇種,經過戲曲藝人們不斷探索與實踐,形成獨特的潤腔特點,造就了如今高亢激越、純樸粗獷的音樂風格。本文以《王懷女》為例,通過對其中部分唱腔的
戲劇之家 2018年11期2018-06-08
- 從“以腔行字”角度論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改良
行字”、融合民族潤腔手法的角度,來探討依托民族新唱法逐步推進美聲唱法民族化的思路與方法。【關鍵詞】美聲唱法;民族化;以腔行字;潤腔;民族新唱法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32-0042-01新中國成立之后,美聲唱法在我國公眾的文化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而且在充分融合美聲唱法氣息及共鳴技法的基礎上,還推出了改良化的民族新唱法,成為我國民族聲樂演唱的主體技法。然而,這一系列的民族化改良成果并未能夠使美聲
戲劇之家 2018年32期2018-01-02
- 試論民族聲樂潤腔美
實際上也表現出了潤腔審美的藝術技巧及審美特點,并且體現了我國民族聲樂潤腔的藝術價值。在進行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只要將潤腔藝術充分的展現出來,才能夠使歌曲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基于此,本文就淺析潤腔的概念,并且討論了民族聲樂潤腔美。【關鍵詞】民族聲樂;潤腔;美在我國民族聲樂表演過程中,潤腔是一種獨特的演唱風格,民族聲樂藝術的美主要包括潤腔美。在民族聲樂藝術創造美的過程中,潤腔就是辨別聲樂藝術是否存在審美價值的標準之一。行腔中用于潤色的為色澤,主要是傳遞情感,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7年2期2017-03-20
- 淺談姜夔琴歌《古怨》的音色與潤腔處理
夔;琴歌;音色;潤腔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070-02古琴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自產生以來就與詩歌相伴,人們邊彈邊唱,所唱的詩歌通常稱為琴歌。就目前的文獻資料看,我國現存最早的琴歌是南宋姜夔的《古怨》。姜夔(約1155-1221),字堯章,江西鄱陽(今波陽)人。號白石道人,擅長書法,精通音律,曾于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向朝廷上《大樂儀》及《琴瑟考古圖》,建議整理國樂。兩年后再上《圣宋鐃歌
戲劇之家 2017年1期2017-02-05
- 少數民族聲樂藝術中“潤腔”的創造性運用
民族聲樂藝術中“潤腔”的創造性運用李晶晶(北方民族大學,寧夏 銀川 750021)“潤腔”是民族聲樂的精髓,而少數民族聲樂特有的“特色性潤腔”賦予了它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在各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發音、不用用嗓方式的基礎上擁有了少數民族聲樂特殊的風格。本文以傳統文化下的潤腔、風格視閡下的特色性潤腔、教學實踐下的潤腔三個方面創造性的運用于少數民族聲樂藝術中。潤腔;聲樂;風格;民族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需要適應各種不同的生存環境,從而使民族音樂文化與生態環境共生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2017-01-30
- 淺析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潤腔特色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潤腔特色楊真真(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潤腔”是民族聲樂演唱的獨特手法,在營造音樂表情、傳達人物情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潤腔”背后所蘊含的學理則較少被研究者提及。故而本文將借鑒沈洽先生的《音腔論》的觀點,在闡明“腔”、“音腔”、“字腔”等概念,解析漢語演唱“依字行腔”規律的基礎上,來具體分析民族聲樂的“潤腔”手法及其表情效果。民族聲樂;潤腔;字腔;音腔眾所周知,我國民族聲樂的演唱講究“腔隨字走”、“依字行腔
黃河之聲 2017年7期2017-01-28
- “中西兼顧”演唱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
——潤腔技巧與機理教學原理在聲樂教學中結合運用之初探
詞藝術歌曲 ——潤腔技巧與機理教學原理在聲樂教學中結合運用之初探周 潔(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洋為中用”“中西結合”一直是中國近代聲樂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靈活運用潤腔技巧才能演唱好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而利用機理教學原理解釋不同的潤腔技巧更有助于幫助美聲唱法的學生更好的演唱中國歌曲。聲樂教學法;機理;潤腔;古詩詞;美聲一、使用潤腔演唱中國作品的重要性在學習演唱中國作品時,古詩詞藝術歌曲因為其嚴謹性和藝術性一直是教學中首要選擇。我們可以發現
北方音樂 2016年21期2016-12-06
- 論民族聲樂教學中的“潤腔”
唐博摘 要:“潤腔”是民族聲樂演唱中重要的技法,民族聲樂演唱離不開“潤腔”, “潤腔”技巧有著豐富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應加以重視。文章對民族聲樂教學中的聲音造型的潤腔、聲音表現的潤腔、音樂要素的潤腔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論述,希望能夠對民族聲樂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促進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關鍵詞:民族聲樂 演唱 潤腔 教學“潤腔”技巧是我國民族聲樂演唱中一項重要的技術,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內涵,是最能體現民族演唱風格特征的一種表現手
藝術研究 2016年1期2016-06-12
- 論漫瀚調與單弦牌子曲的潤腔之比較
摘要:潤腔是我國民族聲樂中對唱腔的美化、裝飾和潤飾的方法。民歌和戲曲音樂在演唱時所使用的潤腔都有自身的特色,漫瀚調民歌中善用滑音、顫音、嗖音等,而單弦牌子曲中講究唱腔與唱詞的和諧統一。本文通過對兩首曲子進行記譜來比較它們各自潤腔的特征。關鍵詞:單弦牌子曲 漫瀚調 潤腔 比較“潤腔”是中國民族音樂中特有的現象,也是中國民族聲樂和戲曲演唱時的一種技法,它的產生與人們生活的地理環境、生活實踐、語言環境、審美要求等息息相關,受到各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同。漫瀚調中的“
藝術評鑒 2016年7期2016-05-14
- 南音潤腔之美①
00031)南音潤腔之美①陳燕婷(中國藝術研究院 音樂研究所,北京 100031)不同樂種潤腔方法不同,各有各的特點,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南音的潤腔特點大致有四:其一,與級進為主的骨干音相一致,潤腔音也多與骨干音構成級進關系;其二,定規之中的靈性發揮,即所謂的“死譜活奏”;其三,各聲部潤腔不刻意追求整齊劃一,因而造成多樣統一的效果;其四,以級進為主的骨干音碰到以上方大二度為主的潤腔規則,無形中形成了多重大三度并置;其五,潤腔隨字調而做。這些特點共同構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6年4期2016-04-11
- 潤腔詞語辨
200030)潤腔詞語辨郭茹心(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上海200030)“潤腔”一詞,作為學術研究主題, 學界已有較多學者、學友寫過與之相關的論文。而從學科的建設與發展的角度來看, 我們更應規范、嚴謹地對待這一學術術語。但總體來說,以往的文獻綜述就前人在潤腔表述上的異同往往一筆帶過,缺乏較為系統的分析與探討。筆者在此,嘗試從資料梳理讀解方面展開討論,除了對“潤腔”一般理論的研究及中國傳統聲樂中的“潤腔”運用研究進行文獻分類梳理外,還嘗試分析不同學者對潤腔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 2016年1期2016-04-04
- 淺析潤腔技巧在民族聲樂中的基本應用
10000)淺析潤腔技巧在民族聲樂中的基本應用孟 萌(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在民族聲樂演唱中,“潤腔”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演唱技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作品的整體演唱效果,而潤腔演唱技巧優勢大多來自我國傳統聲樂中的技巧,因此在民族聲樂之中潤腔的應用是極其廣泛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紹了潤腔相關概念的概述,進而分析了在聲音造型中、聲音表現中潤腔技巧的應用特點,最后分析了裝飾性潤腔在民族聲樂的應用技巧。民族;聲樂;應用;潤腔“潤
戲劇之家 2016年24期2016-02-24
- 淺析民族聲樂的潤腔美
?淺析民族聲樂的潤腔美許靜哲 (遼寧音樂學院藝術學院,遼寧沈陽110000)【摘要】對于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而言,其在旋律節奏、詞曲搭配以及抒情達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其實際上是對潤腔的審美特征和藝術技巧運用的一種直接體現,充分地展現了潤腔對民族聲樂的藝術價值。在對民族聲樂進行演唱的過程當中只有表現出潤腔的藝術作用才能夠使得歌曲演唱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為此,本文首先對潤腔的含義及其基本構成進行了簡要的介紹,然后重點論述了民族聲樂中的潤腔美。【關鍵詞】民族
北方音樂 2016年9期2016-02-03
- 評劇聲樂演唱的幾種潤腔方法
劇聲樂演唱的幾種潤腔方法張春芳(黑龍江省北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黑龍江 北安 164000)評劇演唱中的潤腔技法,是其聲樂極富藝術特色的部分,也是一個戲曲劇種音樂風格、韻味的重要體現。本文以評劇聲樂演唱的三種潤腔方法為切入點,對其進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討,其宗旨不外乎兩點:一是期望業內專家對這一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之領域的更多關注;二是拋磚引玉,促進戲曲聲樂的理論研究向更高層次發展。潤腔;裝飾音;聲音化裝;音色變化潤腔,是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
北方音樂 2016年11期2016-02-03
- 談山西民歌《親圪蛋下河洗衣裳》演唱時潤腔的運用
衣裳》演唱時各種潤腔技巧的研究,總結歸納出山西民歌演唱風格中所體現出的地方特色。最后總結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將歌唱理論與歌唱實踐相結合,探尋山西民歌的時代性,使更多的人都喜愛山西民歌。關鍵詞:山西民歌 潤腔 風格 演唱我們國家擁有56個民族,在這些民族中,有著不同特色的民歌,它們像花瓣一樣灑落在中華民族的每一個角落,不斷地綻放著“中國民歌”獨具魅力的藝術之花!山西民歌就是眾多民歌中一朵奇葩,它根植于黃土高原的沃土,沐浴著黃土高原的風情,承載著數代人民對生
藝術評鑒 2014年20期2014-11-10
- 探析河南曲劇《陳三兩》的唱腔音
點、詞曲結合以及潤腔。【關鍵詞】河南曲劇;《陳三兩》;唱腔;旋律;潤腔河南曲劇是一種由河南鼓子曲中的小調與民間歌舞的踩高蹺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戲曲,曾稱為“河南曲子戲”、“高臺曲”,20世紀50年代改稱為“曲劇”。伴奏樂隊的主奏樂器為曲胡,三弦、琵琶、箏與曲胡并稱為曲劇的“四大件”。此外還有二胡、笛子、嗩吶、悶子等。河南曲劇于1926年經臨汝縣農民同樂社搬上舞臺后,綻放于中國戲曲百花壇之中,并流行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等
北方音樂 2014年10期2014-10-21
- 楚劇名家張巧珍及其演唱藝術
術;發聲;咬字;潤腔;音樂表演中圖分類號:J617.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9-0042-06緒 論楚劇作為湖北地方特色的劇種,其歷史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可考。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張巧珍,是著名的楚劇表演藝術家。她所處的時代跨越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以及當今的21世紀。作為楚劇的女演員,她曾站到了楚劇表演藝術發展最高潮的浪尖上,可以說是傳統唱法與現代唱法融合的關鍵者,其從藝的經歷同楚劇的發展緊緊相連,對楚劇
戲劇之家 2014年17期2014-10-09
- 京劇潤腔技法在中國民族聲樂作品中的運用
的戲曲風味,京劇潤腔技法的借鑒與吸收是極為重要的。一、京劇潤腔技法(一)京劇潤腔的含義潤腔是中國戲曲所特有的一種裝飾技能,是將“死譜”變成“活旋律”的重要橋梁。京劇作為我國的國劇,廣泛吸納了多個民間地方戲種,通過不斷的打磨與融合,最終形成極具地方特色的“榜首”劇種。京劇藝術包含“唱、念、做、打”四工,其中唱居首位,可見唱腔在京劇藝術中的重要地位。潤腔作為京劇唱腔的重要技巧,對整個京劇的演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二)京劇潤腔的種類京劇潤腔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
藝術評鑒 2014年4期2014-08-02
- 益陽彈詞的演唱藝術研究
形式、語言特色,潤腔方法、演唱技巧等方面總結了益陽彈詞的演唱方法,以呈現其獨特的演唱特色。關鍵詞:益陽彈詞;演唱形式;語言;潤腔;演唱技巧作為一種地方曲藝,益陽彈詞獨具韻味,有"南詞"之美譽,曾與常德絲弦合喻為"湘北曲藝的兩朵花"。益陽彈詞雖然演唱形式簡單,但藝術魅力強大,優雅婉轉琴聲和生動感人的唱詞呈現了南方曲藝的風韻。益陽彈詞演唱以三人聯唱為常見形式,真、假嗓交替使用,聲腔變換自由活躍,運用多種腔調來表達或悲傷或快樂等不同情緒。藝人們演唱時以唱為主、以
戲劇之家 2013年13期2013-10-21
- 聲樂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藝術詮釋
演唱詮釋 語氣 潤腔聲樂作品《昭君出塞》是作曲家王志信先生以西漢年間王昭君作為大漢公主遠嫁匈奴、出塞和親的故事為原型,于1994年創作的以歌頌傳統女性優秀品質為主的女聲獨唱歌曲。作品塑造了一位有膽有識、深明大義、為民族團結與和平做出重要貢獻的光輝女子形象,所表現的不是昭君的“怨”,而是昭君那種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作者將歷史的真實面目呈現給大家,彰顯出昭君的愛國主義思想和英雄氣概,弘揚了中華民族積極昂揚的民族氣節和民族精神。一、《昭君出塞》第一部分的演唱詮釋
藝術評鑒 2011年7期2011-11-29
- 歌唱藝術的靚麗窗口
——淺談郭頌的歌唱語言與潤腔
郭頌的歌唱語言與潤腔孫 輝歌唱是音樂與語言相結合的藝術,語言是音樂傳達情感的重要載體,歌唱語言的清晰與否直接影響著聽眾對音樂的審美與感知;郭頌歌唱時的咬字吐字是很講究的,他就認為歌曲的特色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上和音色變換上的,語言是傳達感情的重要工具,“字與聲”的完美結合非常重要。另外,郭頌還認為在演唱中優美恰當的潤腔能給聲音、語言、情感帶來無窮的魅力;優美恰當的潤腔對于準確表達作品情感、刻畫動人藝術形象、深化音樂主題、使歌聲富有感染力有著不容忽視的藝術效果。
大家 2011年2期2011-08-15
- 談中國當代民族聲樂繼承與發展
民族聲樂;韻味;潤腔;舞臺交流一、我國當今民族聲樂的發展現狀民族聲樂:廣義的講,可以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帶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而我們現在所指的民聲樂則是指演唱風格較強 聲樂作品時所用 技術方法及一些規律。我們的民族聲樂走到今天, 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新時代,從從事民族聲樂的老一輩歌唱家王昆、郭蘭英到今天的彭麗媛、萬山紅、黃華麗;從中國歌劇發展里程碑式的《白毛女》、《江姐》、《劉胡蘭》到今天的《黨的女兒》、《屈原》等都在繼承傳統民族聲樂的
文學與藝術 2009年9期2009-12-02
- 談“陜北歌王”王向榮與賀玉堂演唱潤腔特點
黃河船夫曲》演唱潤腔的比較,探究他倆演唱民歌時的不同特點。關鍵詞:陜北民歌;歌王;潤腔;《黃河船夫曲》陜北民歌以它高亢悠遠、質樸動情的旋律在中國民歌之林中獨樹一幟。它傳播范圍之廣,在群眾中影響基礎之深,應該說得益于一代代陜北優秀民間歌手的精湛演唱水平。一首好的作品創作出來放在譜面上,終歸是沒有生命力的,一旦經過好的歌手對它進行演繹,就像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歌曲的生命力頓時被激活了,震撼人的心靈!正是由于這些杰出的民間藝術家極具特色的演唱,才使得陜北民歌在演唱
時代文學·上半月 2009年10期2009-10-21
- 傳情達意的《繡荷包》
,來看吳語方言、潤腔、針對性訓練在江南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關鍵詞:繡荷包;吳語方言;潤腔;針對性訓練中圖分類號:J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172(2009)04-0043-3“繡荷包”是我國各地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它的曲調豐富、音樂形式規整、結構嚴謹、內容形象。《繡荷包》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的張林西在《瑣事閑錄續編》上說:“繡荷包一曲,盛于嘉慶初年,無論城市鄉村,莫不遞相喊唱。”《繡荷包》主要分兩類,一類表達了少女的思慕、期盼之情;而另一
音樂探索 2009年4期2009-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