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創作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創作形式,需要戲劇敘事緊緊圍繞人物行動展開,形成可視化的戲劇動作,需要通過舞臺獲得生命力。情境構建是戲劇創作的重要過程,它的合理構建對戲劇創作的每一步都很關鍵。戲劇情境可以為人物行動提供動力,把人物投入具體情境,提供足夠的條件和刺激力,達到人物通過行動進行性格自我展現的效果。戲劇情境可以制造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思想沖突、感情沖突、人物沖突、環境沖突等,通過制造沖突來呈現戲劇情節、節奏的變化。但是戲劇情境的設定需要依托特定的環境、特定的主題事件和特定的人物關系,以引發特殊的戲劇效果。
戲劇情境于戲劇創作的本質內涵
戲劇作品的象征性幻象。象征是藝術的開始,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認為,自然界中的草、木、風、云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通過相關情境的創設可以促進其象征意義的發揮。象征主義應用于戲劇領域,需要將象征形象的外在形式和內在含義統一于具體的情境之中,以使其具備超越自身的更廣闊價值意蘊,進而創作更豐富、深邃的戲劇意境。如戲劇作品《雷雨》中的風、雨、雷、電、周公館等象征形象,在進行作品創作過程中,作者并不是簡單、靜態地再現這些物象,而是將其放置于沉悶窒息的情境氛圍,以展現人物性格動作的激烈動蕩和人物心理的急劇沖突,它既是實象,又是虛象。
劇作家的詩情心象。藝術想象是在現實生活形象基礎上結合藝術家想象力所創造的產物,其融入了創作主題的深沉思考和獨特個性,戲劇情境的構建不僅要指向具體的人事物象,還要展現創作主體的心靈體驗,以體現戲劇創作者穿透生活表象領悟藝術審美的詩人情懷。作品《雷雨》就是一首敘事詩,作者從宇宙與人類的廣闊藝術情境中進行詩性的藝術構思,可以提升戲劇作品創作的特色與品質。在作品《雷雨》的創作過程中,作者營造了一種“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重重壓迫情境氛圍,這一情境的創設與作者的童年生活緊密相連,在描述周樸園封建家長作風統治下的周公館時,試圖將自己對封建家庭的理解和盤托出,并營造了暴雨中搖搖欲墜的情境氛圍,以表現詩人被現實生活所觸發的感性意趣和理性認知,體現了作者以詩人的情思凝想創作。
觀眾的審美想象。戲劇的情境既是戲劇創作的支撐,又是戲劇創作的產物,是戲劇創作者和戲劇管家沿著想象力具體化呈現的審美表現。任何文學創作中的情境構建都離不開特定的民族生活和文化環境,以為戲劇創作提供豐富感性的材料。在傳統的文化觀念里,“雷雨”被賦予神靈的形象,對于“雷雨”,人們往往持有崇拜和畏懼的情感,這種人類的共同文化體驗應用于《雷雨》情境創設中,可以喚起觀眾對《雷雨》情境的共性理解。如作品中四鳳發誓時雷聲轟轟滾過,四鳳違背誓言時雷聲大作,這種戲劇情境的創設就是基于觀眾對情境的普遍理解和審美想象展開的,也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人類生存境界的深情關注。
戲劇情境應用于戲劇創作的作用
詩性的介入,營造了戲劇的詩意境界。戲劇《雷雨》的創作經過反復推敲和審慎提煉才創造出一個個富有意蘊的情境,進而營造了一種寓意精辟的戲劇氛圍,體現了作者創作過程中的詩意追求。在戲劇情境的創設中,作者往往更側重強調“情”,通過“情”的傳達來提升藝術品總體審美效果,從而實現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審美情感的相互傳達和溝通。在作品《雷雨》的創作中,作者始終懷揣著一種詩意的情感展開戲劇情境的創設。如《雷雨》序中“對宇宙間許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情境創設,融入了作者對事物懷疑與求知的激情氣質。《雷雨》第一幕大肆渲染的悶熱天氣情境不僅暗示了暴雨將至,還烘托了壓抑的情感,由遠及近、由低悶到鳴響翻滾而至,“雷雨”所營造的潑墨似詩情意境,為戲劇創造營造了詩意的風格和支撐。
蘊含著戲劇的哲理主題。情境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的復合體,是情感與哲理相互交融相互補充而形成的有機統一,即審美情感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主題,以彰顯戲劇的理性力量。作品《雷雨》中創設的“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交織”情境,體現了創作者對命運歸屬和強大神秘力量控制下存在意義的哲學思考。同時在這樣的情境下,觀看者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悲劇帶來的震撼力量,并引發他們對強勢統治與弱勢地位之間對立的思考。
延伸了戲劇的詩意語言。戲劇情境構建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一種真切的詩意,以實現意與象的貫通,情與景的融會,有利于戲劇語言表意功能的延伸。曹禺的戲劇創作受中國傳統戲曲及古典詩詞含蓄雋永風格的影響,同時還受到莎士比亞精妙語言藝術的影響,很好地體現了戲劇濃郁的詩意抒情。如《雷雨》中周沖角色的語言創作,為了突出周沖在《雷雨》中是“最不調和的諧音”“暗幕上的明色調”,作者創作了色彩明亮、意境清新的情境,如“明亮的天空”“白色的帆”“兩三片白云”等,這些詩意語言的描繪把周沖塑造成一個“煩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個春夢”,同時傳達了作者對周沖這個人物角色又喜又悲的復雜情感,并讓受眾體會那個年代空有理想無法施展的悲慘境地。由此可見《雷雨》以其無盡的情境創作和詩意語言蘊含了創作者穿透現實人生把握的深刻詩情哲理,實現了觀者審美空間的拓展,實現了詩與劇的完美融合。
功能性表現,隱喻人物性格,預兆人物命運。戲劇情境蘊含著劇中角色心理的刻畫、人物性格的張力,情境的創設可以使人物個性得到充分的擴展,情境在戲劇中就是一種表達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預兆了人物命運。在《雷雨》的戲劇情境構建中,作者就運用古希臘傳統悲劇命運觀,側重對人物性格發展的關注,并通過滲透人物性格特征和發展變化線索,來隱喻某種關系,以表達作者的創作意旨和本位思考。在《雷雨》的第一幕,為了營造天氣“悶熱”的氛圍,作者創設了大量的情境元素,如雷響、蟬噪、蛙鳴等,在這樣的悶熱環境下每個人物的行為表現、情緒思想也是“悶熱”的,如“我簡直有點喘不過氣來”“都像發了霉”,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人物的情緒心理,展現了人物形象的內心躁動和壓抑。而不同的情境構造,隱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預示著不同的人物命運,如魯侍萍和周樸園的三十年恩怨糾葛、周沖的精神自由夢幻與現實阻隔殘酷、魯大海的反抗爭議與無形力量的出賣愚弄等,這種“悶熱”的情境塑造著不同的人物形象,它表現了語言無法表達的東西,展現了人物性格的壓抑,直到“雷雨”的出現,人物性格得以爆發。
增強戲劇張力,暗示矛盾沖突。情境應用于戲劇創作可以增強戲劇張力,在戲劇《雷雨》創作中,其情境構建遵循“兩極性”原則,即構建意象相聯結的情境和對立關系的情境,以凸顯對立體驗、情感沖突、兩難選擇等,以增強戲劇的張力,這也是戲劇創作者的“情感迫切需要”。《雷雨》的情境構建就蘊含著極強的情感張力,通過“夏天是個煩躁多事的季節”段落的描述,來構建“炎熱”“郁結”等原始蠻性、慘烈的情境,依附于戲劇人物中更多憤懣感受。同時塑造了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蘩漪,其擁有最不忍心的恨和最殘酷的愛,該人物形象的塑造為作品增添了張力。
擴大劇場表現,烘托舞臺效果。戲劇情境具有強調詩意和情感的作用,可以為戲劇的審美呈現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間。在戲劇創作中,除了劇本的文學性創作,舞臺表演要素創作也是戲劇創作的重要部分。而在文學創作和劇場創作性結合的藝術創作過程中,戲劇情境構建的融入將提升戲劇的藝術效果,不僅可以展現戲劇文學的詩意審美色彩,還可以增強戲劇舞蹈表演的表現力、感染力。在《雷雨》中,作者設置了大量視覺情境來增強戲劇帶給觀眾的沖擊力和震撼力,營造了立體的戲劇環境,如第一幕中的蟬鳴、蛙叫、人物口中的悶熱等,第二幕中的狂風亂起、掛鐘滴答、花盆落地等,第三幕中的野狗狂吠、驚雷、樹葉搖擺等,通過這些立體情境的塑造,構建了清冽的悲劇藝術氛圍。畫面般的視覺情境,創設了具有視覺震撼力的藝術場面,展示了戲劇的生活感與啟示性,構建了厚重的藝術氛圍和獨特的藝術情境,烘托了舞臺表演效果,使戲劇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強烈的舞臺效果和巨大的劇場張力。
戲劇情境應用于戲劇創作的策略
在戲劇創作中,人物形象與作品所設計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選擇怎樣的環境作為人物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以充分塑造人物形象是戲劇創作的關鍵。這需要在構建戲劇情境時,要從人物所處的特定歷史背景、人物活動的具體時空環境進行構建,以形成戲劇沖突。首先,要營造集中、強烈、有力的具體環境,戲劇不同于電影,對場景、時間的要求較高,需要少而短,同時要為情節的進一步開展做好充分準備。其次,要營造與人物性格相匹配的環境,以保障情節的合理開展。如《雷雨》故事的時間設置是午后至午夜,隨著雷雨的到來,劇中人物性格也逐漸顯露,故事情節也變得跌宕起伏。
在戲劇藝術中特定環境推動了特定事件的發生、展開,如戲劇作品中人物命運的改變、發展、聯系都需要在特定的事件中,大大小小的事件更迭組成了戲劇藝術中的一個個場面,也表達了戲劇作品所要傳遞的主題。如在《雷雨》開場,作者構建了周萍要離家去礦工這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件,讓看似最圓滿、最有秩序的模范家庭的欲望與罪惡都在暗地里蠢蠢欲動,圍繞這一事件的開展,各種矛盾和沖突也一一展開,并導演了一場慘烈的悲劇,揭示了《雷雨》戲劇主題。通過打造特定主題事件,形成了人物與環境、人物與人物、人物與自身之間的矛盾沖突,構成了戲劇情節的拋物線,傳達了戲劇的主題。
特定的人物關系是戲劇藝術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可以展現鮮明的性格特征。特定的人物關系如何展現鮮明的個性特征,需要將個體放在群體中形成獨特的人物關系,以激發個體的個性。在構建特定人物關系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戲劇中特定人物關系的創作要承載反映社會關系的本質功能,避免對人物關系理解的抽象化、概念化;二是注意構建特定人物關系不宜過于復雜,否則不利于主題內容的表達。如在《雷雨》中,其人物出場并不是很多,但是每個人物之間都存在一定的關系,每個人物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道貌岸然的周樸園、正直質樸的魯大海、敢愛敢恨的蘩漪等。
戲劇是動作的藝術,戲劇必須通過戲劇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揭示劇本主題。劇情的這些構成要件,都必須通過戲劇動作來完成。然而,戲劇動作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的,更不會輕易構成一個完整的戲劇片段。為了讓人物的戲劇動作在舞臺上看起來真實、自然、生動,符合生活的邏輯和人物性格的邏輯,符合藝術的規律和邏輯,就需要設置一個情境,把人物性格中的戲劇動作表現出來。通過動作,觀眾才能知曉戲劇要敘述和表達什么,才能知曉劇中人物究竟要干什么。如果我們把劇場比作一個實驗室,劇場需要展示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那么,所謂情境,就是加速人物情感發酵的催化劑。戲劇情境在戲劇創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戲劇藝術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作者單位:河北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