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蘊涵著敬業精神、創新精神、追求極致的精神和師道精神等,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功能主要有:價值導向功能、思想凝聚功能和行為約束功能。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青年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懈奮斗。
外國學者對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囵B的研究是要發揮學生的主觀創造力,更多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例如,德國科隆大學學者羅多夫提出,歐洲工匠精神的優點和優勢表現是Slow、Speciality、Innovate。在高職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個人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學校的社團活動、專業技能比賽、職業規劃比賽、社會公益活動等,這樣可以在實踐中提升職業技能,促進工匠精神的養成,從而為就業提前做準備。
國內專家學者對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也有很多,如以工匠精神為職業價值觀念和職業道德理念,形成職業教育方面的研究,工匠精神具有人文性、專業性和職業性三大特征,我們可以知道高職院校學生的工匠精神可從價值觀念、專業精神、專業技能、職業態度、人文素養等多個方面進行培養。職業院校教育的靈魂是工匠精神,是人才培養的根,是每一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所要努力的方向。
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切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學生個體能力磨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正日漸融入課堂。在高職院校弘揚工匠精神非常有必要,學生需要深入理解及領會工匠精神的內涵,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增強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認同。高職院校應該把工匠精神作為思政教育授課內容和切入點,首先,要突出團隊力量,增強政治引領,加強專業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學習,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融入緊密可行的思政工匠精神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檢驗并觀察落實的實效性,根據效果達成情況有針性地動態調整實施方案及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此形成良性循環,使工匠精神教育真正融入思政教育教學當中。其次,針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專業特點、個人能力、專業職業素養等要素,正確理解工匠精神科學合理完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重視自我管理,秉承求實、好學、創新、自強、堅忍的精神,為他們的大學生活和未來的工作奠定基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將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形成了多課堂、分層次、重技能、立體化、開放式、全方位的工匠精神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管理課程將工匠精神
融入校園文化活動
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的切入要從校園文化活動入手,秉承求實、好學、創新、自強、堅忍的精神,運用各種方式弘揚工匠精神,如在學校官網、線上媒體平臺、線下校園板報、校園廣播、校報、校園社團活動、微信及微博等平臺上進行宣傳報道。工匠精神與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發揮基層班級團組織活動,在進行校園文化活動的同時,也能把工匠精神的種子播種到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同學之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只是把工匠精神教育置于課堂之上,那么遠遠無法滿足培養合格工匠精神的需求。更應該將其教育點滴融入對學生的日?;顒?,潛移默化地把工匠精神融入學生的日常管理,形成良好的培育效果。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管理課程將工匠精神
融入教學內容
學生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要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就勢必得到學生的支持和配合,這種支持和配合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多個方面,如學生課前的預習、線上平臺的使用、學生的到課率、聽課效果、課堂互動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實操技能掌握情況等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前,我們應該充分了解班級現狀,摸清學生情況,并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教學效果。首先,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大一新生,從入學開始就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資料,通過網絡問卷、教學活動、學習通平臺、課程教學跟蹤、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把學生的現狀及興趣愛好較為清晰地描繪出來,有效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成為開展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參考依據。將社會責任感、企業價值觀念、職業素養與工匠精神的要求相結合,尋找共同之處進行互融互通,從而將工匠精神教育與思政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倉儲業務操作能力,形成敬業、守信、高效、協作、精益求精的職業道德與素質,實事求是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慣性認知,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培養會學習、善思考、大智慧、有美德的物流從業人員,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其次,依托高職院校小班化管理模式對班主任提高思想站位助力人才培養?,F代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被充分調動,并發揮班主任的職能管理作用開展主題班會和第二課堂活動,為工匠精神的解讀進行更充分的引導和講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創新發展意識,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突出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職業理念、職業責任,從而進一步完善工匠精神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實訓過程中,通過模擬運用物流企業軟件、企業運營模式及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崗位,讓學生真實參與到整個物流企業運作中,從而使學生有更多的認知機會感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學生的身份轉變為企業的員工,重視匠人、匠心和品質的追求。現代物流管理專業還從實際出發,舉辦了ITMC物流企業沙盤模擬經營大賽、智慧物流方案設計與實施大賽、物流設計大賽。
思政總體設計內容。根據高職院校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我們重新構建教學內容,形成四大教學模塊,提取若干個重要知識點,在基礎上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同時精心選用思政教學素材,逐步滲透到每一個教學任務中,增強學生工匠精神、崇尚技能寶貴和勞動光榮的意識,使學生能夠自覺實踐物流行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如表1所示。
在踐行“工匠精神”育人理念過程中,應注重學習行業楷模,借助榜樣的力量,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為更好地踐行工匠精神,可以發揮地域優勢,借助當地資源,邀請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等行業楷模進校傳道受業。邀請他們走進課堂,走到學生中間,指導學生實訓,輔導學生人生,有助于更好地關心關愛學生成長成才。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管理課程將工匠精神
融入校企合作
使課堂教學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通過校企合作企業的文化熏陶、企業軟件平臺的使用等內容增強教學效果,提前將就業觀和企業崗位內容植入教學活動,深度參與學生培養環節,通過企業榜樣引領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高職院校進行工匠精神的教學過程已有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但在如何更好運用工匠精神切入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還不足。物流倉儲管理課程以工匠精神切入思政開展教育教學內容勢在必行,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課程思政的新途徑、新方法、新內容、新動力、新材料和新形式。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校企合作平臺的功能作用,形成課堂講工匠精神、實訓體會工匠精神、企業實踐學工匠精神。
作者簡介:
汪榮暉,1984年出生,男,講師,研究方向為經濟管理。本文為2023年度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工匠精神融入倉儲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ZJG20231108。作者單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