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以心包積液和多灶性肝臟壞死為主要特征。該疾病主要侵害3~5周齡的肉雞、蛋雞及未成年的種用后備母雞,嚴重威脅家禽養殖業的發展。本文闡述了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的流行特點、癥狀表現、剖檢變化及診斷方法,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以期為該病的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診斷;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2-0110-03
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又被稱為“安卡拉病”(簡稱“HHS”),是一種由血清4型禽腺病毒(FAV-4)引起的新發家禽傳染病。FAV-4是雞、鴨、鵝等禽類體內常見的傳染性病原,主要在家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內復制。該病毒能夠呈隱性感染狀態存在于家禽體內,并通過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在雞群中迅速擴散。垂直傳播主要通過感染母雞的種蛋傳播給下一代雛雞,而水平傳播則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運輸工具、飼養器械等途徑在養殖環境中廣泛流行。該病發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常給養殖業帶來重大損失。此外,該病還容易與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貧血病等并發,進一步增加了防治的難度。
1" 流行病學
HHS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炎熱的夏季和雨季更易發病。其傳染源主要是攜帶1群腺病毒的雞群,尤其是攜帶血清4型或10型腺病毒的雞。病毒在雞體內潛伏,并在免疫抑制或應激條件下排出,從而感染其他健康雞只。由于病毒在腸道內復制,糞便成為重要的傳播媒介,容易污染雞舍環境、運輸工具及養殖人員的衣物鞋類等,導致疾病的擴散。各種品種的雞,包括肉雞、蛋雞、種雞等,均易感。其中,快速生長的肉雞尤為易感,特別是在3~6周齡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此外,發育良好的雞群在受到應激或免疫抑制時,也易感染此病。該病發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程通常持續8~15 d,死亡高峰出現在發病后的3~5 d,死亡率為15%~80%[1]。
2" 臨床癥狀
HHS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發病突然,在沒有明顯前驅癥狀的情況下,雞群中出現大量病雞,部分病雞在發病初期會表現出呼吸道癥狀,如呼吸急促、咳嗽、打噴嚏等。患雞食欲減退、飲水量減少、嗉囊充滿液體或食物不消化,羽毛蓬松雜亂,失去光澤,常呆立、閉眼或縮頸。部分病雞冠髯發紺(呈藍紫色),并且行為異常,不愿走動,甚至無法站立,常呈俯臥姿勢。
重癥雞群,體重快速下降,出現神經癥狀,比如兩腿劃空,在短時間內死亡。
3" 病理剖檢
剖檢時,可見心包腔內積聚大量淡黃色至清亮的液體,即心包積水。這些積液對心臟產生壓迫作用,導致心臟形態改變,出現擴張或變形。同時,心臟表面覆蓋一層纖維素性滲出物,形成心包粘連。肝臟是HHS的主要靶器官,肝臟腫大、充血,表面布滿散在的黃白色壞死灶,壞死灶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壞死灶邊緣伴有出血和炎性細胞浸潤。肝臟質地脆弱,觸之易碎。剖檢時,脾臟為輕度腫大,質地稍硬,表面呈現暗紅色或紫黑色。在部分病例中,脾臟伴有出血點或淤血現象。腎臟腫大、充血,顏色變深。腎表面可能有散在的小出血點或淤血斑。腎小管上皮細胞可能出現腫脹、變性甚至壞死等病理改變。在部分病例中,可見肺臟淤血、水腫,顏色變深,質地變實。肺間質可能增寬,并伴有炎性細胞浸潤。由于心包積水的壓迫作用,心肌的柔軟度受到影響[2]。剖檢時,心肌呈現不同程度的軟化現象,質地變軟,彈性降低。胸腹腔內積聚大量淡黃色至清亮的液體,這些積液主要來源于心包積水的外滲。此外,胸腹腔內還可能伴有少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或炎性細胞浸潤。
4" 診斷
通過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變化可進行初步診斷,為了確診的準確性,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4.1" 涂片染色鏡檢
需要從病雞的心包液、心臟、肝臟等病變組織中采集樣本。經涂片、固定、姬姆薩染色后鏡檢,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出現空泡或脂肪滴;心肌細胞出現松弛、間隙增大,核內出現大而圓的嗜堿性包涵體[3]。
4.2" PCR法檢測
從疑似感染的肉雞中采集心臟、肝臟、脾臟、腎臟等組織樣本以及心包積液等體液樣本。對樣本進行研磨、裂解、提取DNA等處理,通過凝膠電泳等技術檢測PCR擴增產物,觀察是否有特異性條帶出現。根據條帶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判斷樣品中是否存在FAdV-4。
5" 治療方法
重癥雞只肝臟和心臟發生器質性病變,治療后也無法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建議淘汰后,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發病雞群,注射高免卵黃抗體,注射量根據雞齡調整,如80日齡雞1 mL,80 d以上雞1.5 mL/只。對未發病雞群進行預防性注射,增強雞群免疫力,減少發病風險。輕癥雞只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旨在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病毒對機體的損害。如可使用干擾素或抗病毒中成藥,干擾素(20 mL/瓶),用生理鹽水稀釋至200 mL,成雞0.2 mL/羽,中雞0.15 mL/羽,雛雞0.1 mL/羽,每天一次,連用3 d。由于HHS常伴有肝腎腫大、心包積液等病理變化,選用保肝護腎的藥物,能減輕肝臟炎癥和纖維化,促進肝細胞修復。可選用含龍膽、車前子、柴胡、當歸、梔子等中藥成分的藥物,如龍膽瀉肝散,每1 000 g藥物,拌料500 kg,混勻,全天投服,連用5~7 d。HHS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和臨床感染情況,選擇對肝、腎損傷較小的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頭孢類等,進行預防性治療。
6" 預防措施
6.1" 生物安全防控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對發病或疑似發病的雞群實行嚴格的隔離,防止疫情擴散。從正規渠道引種,并對引進的種雞進行嚴格的病原學檢測,確保無攜帶病原。對種雞群進行定期的病原學監測,及時發現并淘汰陽性個體,防止病原在種群中擴散。在養殖場入口處設置消毒池、更衣室和淋浴間,確保外來人員、車輛及物資在進入前進行徹底消毒。
6.2" 疫苗免疫接種
根據當地疫情和獸醫建議,制定科學合理的疫苗接種計劃,確保雞群獲得足夠的免疫力。
選用新流腺多聯苗,分別在7、40日齡,接種一次,0.3 mL/只;120日齡再進行一次補免,0.5 mL/只,確保雞群得到充分的保護[4]。?
6.3" 加強飼養管理
在發病區和發病季節,適當降低飼養密度,減少雞群間的應激和交叉感染風險。在高溫季節,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通風降溫,如使用濕簾、風扇等降溫設備,確保雞舍內溫度適宜、空氣流通,降低雞只的應激危害。應提供全價、均衡的飼料,滿足雞群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同時,可在飼料中適量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以增強雞只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6.4" 減少應激
保持飼養環境的相對穩定,避免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的劇烈變化。在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操作要輕柔細致,減少對肉雞的刺激和驚嚇。盡量避免頻繁運輸和轉移雞群,減少因運輸引起的應激反應。根據雞舍大小、設備條件及氣候條件,合理安排肉雞飼養密度,避免過度擁擠導致的應激和疾病傳播。
6.5" 消毒防疫
保持雞舍內外環境的清潔衛生,及時清理雞舍內的糞便和污物,減少病原體的滋生和傳播。對雞舍內外環境、設備、工具等進行定期消毒,殺滅病毒和細菌。選用醛類消毒劑,如0.1%戊二醛、0.2%過氧化物乙酸等,對安卡拉病毒有良好的滅殺效果。定期對雞舍內外環境、飼養用具、水線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疫情發生時,增加消毒頻次和強度,確保病毒得到有效控制。
7" 總結
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作為一種新發家禽傳染病,其研究和防控工作仍需不斷深入。未來,應繼續加強病原學、流行病學、診斷方法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對該病的認知水平和防控能力。同時,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養禽業面臨的挑戰,保障養禽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曾輝.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防控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1(7):133-134.
[2]" "齊艷香.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防控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11):" "46-147.
[3]" 劉同岳,安文東,王光源,等.一例肉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的診治[J].山東畜牧獸醫,2023(10):47-51.
[4]" 張任南.心包積水綜合征的診斷與防治[J].家禽科學,2023(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