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教學不斷深化改革,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提升羽毛球教學和訓練水平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技精神。本文主要探討了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水平提升的意義,提出了相關策略,進而通過科學有效地教學和訓練策略,促進學生羽毛球技能的提高及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羽毛球;訓練;高職;教學
一、引言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羽毛球項目具有參與性強、健身效果顯著等特點,逐漸成為學生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然而,隨著學生體質健康需求的不斷提升和羽毛球運動水平的日益提高,傳統的教學方法與訓練手段已難以滿足當前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的需求。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應創新教學方法,積極通過基礎技能訓練、綜合技術訓練、模擬訓練等,提高羽毛球教學與訓練質量。
二、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水平提升的意義
(一)掌握運動技能
在高職院校中,羽毛球作為一項受歡迎的運動項目,是一項需要綜合運用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包括手眼協調、靈活的身體動作和準確的擊球技巧等,提升羽毛球教學和訓練水平,通過系統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訓練安排,學生可以逐步掌握這些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除了基本的擊球技巧外,羽毛球還包括了戰術運用、比賽策略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內容,通過高水平的教學和訓練,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技術和戰術知識,提高在比賽中的競爭力。羽毛球是一項雙人或四人合作的運動項目,學生需要與搭檔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戰術和應對對手。通過高水平的訓練,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競技意識。高職院校的學生通常面臨著就業壓力,而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可以為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增加競爭力。同時,高水平的羽毛球技能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如:參加校隊、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等[1]。
(二)緩解學生學習壓力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學生們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和競爭壓力,這使得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羽毛球作為一項運動項目,具有鍛煉身體、放松心情、提高身體素質等多重功能,毛球教學與訓練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釋放壓力的渠道。通過參與羽毛球運動,學生們可以將注意力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轉移出來,全身心地投入運動中,在球場上釋放內心的壓力和焦慮,從而獲得一種身心的放松和愉悅感。在羽毛球比賽中,學生們需要與隊友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戰術和策略,通過團隊合作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學生們可以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增強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在羽毛球教學中,老師會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態度和樂觀心態,鼓勵學生們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
三、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水平的提升策略
(一)基礎技能訓練
隨著羽毛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將羽毛球納入體育課程,羽毛球作為一項受歡迎的運動項目,為了提高教學和訓練水平,應重視基礎技能訓練,該內容包括基本步伐訓練、基本擊球技術訓練、發球和接發球技術訓練等。正手發球技術訓練中,正確的握拍姿勢是基礎,學生應學習如何正確握拍,并通過反復練習使手腕變得靈活有力。教師應解釋正手發球的技術要點,包括握拍方式、站位、揮拍動作和擊球點,同時強調正確姿勢的重要性,并說明錯誤姿勢可能導致的問題,積極使用視頻資料展示專業選手的正手發球技術,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動作要領,在準備姿勢時,重心要低,膝蓋微曲,球拍前端略向上翹起;揮拍時,要注意運用手腕和臂力,使球拍順暢地經過身體前方,最后用手腕發力,將球輕輕擊出,整個動作需要連貫流暢,避免用力過猛或過輕。教師可以進行分步驟技術訓練,從握拍練習開始,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正確握拍,練習站位與準備姿勢,讓學生養成正確的習慣,積極進行揮拍練習,先空手模擬揮拍動作,然后使用球拍練習。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用球拍輕觸球進行感受,培養對球的掌控感,通過無球訓練,重復揮拍動作,確保動作標準化,通過帶球訓練,進行實際的發球練習,逐步增加力量。學生在練習正手發球時,常見的錯誤包括握拍不正確、準備姿勢不規范、揮拍動作不連貫等,教師應針對這些錯誤進行及時糾正,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同時,可以通過視頻回放等方式,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為了加強正手發球技術的練習,可以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例如:可以進行反復的發球練習,逐漸提高準確性和力度;也可以設置目標區域,讓學生嘗試將球發到指定位置。反手發球技術訓練中,學生應學會正確的握拍和準備姿勢,以及如何利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進行揮拍。在反手發球時,要注意保持身體平衡,避免因為用力過猛而失去控制,同時,要注意擊球的時機和力量,以確保球能夠準確落在對方場地。反手發球時,學生容易出現握拍不當、揮拍不準確、用力過猛等問題,教師應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高遠球技術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力量和準確的擊球點,在練習時,要注意運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將球擊得高而遠。同時,要保持正確的握拍姿勢和腳步移動,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落點。為了加強高遠球技術的練習,可以設計一些富有挑戰性的訓練方法。如:可以進行連續擊打高遠球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力量和耐力;也可以設置不同的目標區域,讓學生嘗試將球擊到指定位置[2]。
(二)綜合技術訓練
多球訓練是一種高強度的訓練方式,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連續擊打多個來球,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移動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實施多球訓練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設置不同的難度和強度,促使學生在高強度的對抗中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為實戰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行多球訓練時,教師應注意控制訓練強度和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導致受傷。同時,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并取得進步。組合技術訓練是將多種基本技術組合在一起進行訓練的方式,訓練時可以將正手發球、挑球和扣殺等技術組合起來進行練習,進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戰術意識。在進行組合技術訓練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適的訓練內容和難度。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不同技術之間的銜接和轉換技巧,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技術進行比賽[3]。
(三)身體素質訓練
為了提升羽毛球訓練水平,應注重身體素質訓練,力量訓練可以通過深蹲、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傳統方式進行,這些訓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為羽毛球技術提供支持。同時,可以引入啞鈴、杠鈴等器械進行針對性的力量訓練,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力量水平,通過力量訓練,學生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發力,從而在比賽中更好地發揮技術水平,還有助于預防運動損傷,提高學生的運動表現和競技能力。在進行力量訓練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體質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并確保訓練安全。同時,要注意避免過度訓練導致肌肉拉傷或其他損傷。敏捷性訓練可以通過短距離沖刺、變向跑、快速反應訓練等方式進行,進而提高學生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學生在比賽中更加靈活自如。敏捷性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協調性和平衡感,還可以提高移動速度和反應速度,從而更好地應對比賽中的各種情況,增強學生在比賽中的穩定性和控制力。敏捷性訓練時,教師應注意控制訓練強度和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導致受傷。同時,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耐力訓練可以通過中長距離跑步、間歇跑、有氧運動等方式進行,進而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從而在比賽中保持更好的狀態和表現。耐力訓練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并確保訓練安全。同時,要注意避免過度訓練導致心肺功能受損或其他相關損傷。
(四)心理素質訓練
自信心是運動員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面對挑戰、設定可達成的目標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組織團隊活動和比賽,讓學生在成功和失敗的經歷中積累經驗,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避免過度批評或壓力過大導致學生產生挫敗感,要注重個體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教師在焦慮控制中可以通過教授學生呼吸調節、放松技巧、正面思考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控制焦慮情緒,還可以組織模擬比賽和實戰演練,讓學生在緊張的環境中逐漸適應并學會應對壓力,在比賽中保持冷靜和專注的狀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技術水平。在幫助學生控制焦慮情緒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心理問題。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韌性和適應能力,使學生能夠在不斷變化的比賽環境中保持最佳狀態[4]。
(五)積極開展模擬訓練
在高職院校中,積極開展羽毛球模擬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比賽環境,提高應對各種比賽情況的能力,教師應模擬真實比賽環境,通過使用觀眾噪聲、背景音樂和比賽解說等元素,模擬真實的比賽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比賽的緊張氣氛,幫助學生提前適應比賽環境,減輕比賽中的緊張感和焦慮,提高心理素質。在具體的模擬比賽流程中,應按照正式比賽的流程進行模擬,包括入場儀式、比賽間隔、換場等環節,使學生熟悉比賽流程,增強比賽節奏感,提高時間管理能力,同時保持流程的連貫性,避免中斷影響模擬效果。教師應設置積分獎懲、勝負壓力等模擬比賽的壓力情境,鍛煉學生的抗壓能力,提高在壓力下的表現水平,并適度控制壓力強度,避免對學生造成過大的心理負擔。
(六)開展實戰訓練
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中,實戰訓練是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技術應用能力、戰術理解和臨場應變能力,增強比賽經驗。教師在實戰訓練中,應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如:場地安排、比賽規則復習、分組、準備計分設備和輔助教學工具等,引導學生做熱身運動,包括跑步、拉伸和基本羽毛球動作熱身。在實戰訓練前,教師應復習相關羽毛球規則及戰術理論,確保學生理解比賽規則和常見戰術應用,按技術水平將學生分為不同組別,每組4—6人,進行循環賽或淘汰賽,并且每場比賽包含完整的比賽流程,從發球、接發球到高遠球、吊球、撲球等技術運用,學生要在比賽中盡量運用所學技術和戰術。教師在比賽中進行實時觀察和指導,指出學生在比賽中的技術錯誤和戰術不當,鼓勵學生根據對手特點靈活調整戰術,還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進行錄像,比賽結束后通過視頻回放,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自身在比賽中的表現,分析優點和不足。每場比賽后,組織學生進行經驗分享,教師針對普遍問題和個別問題進行點評,并給出改進建議,實戰訓練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包括技術執行、戰術應用和比賽心態等方面,并給予反饋,學生也應自評和反思,以實現持續改進,從而更好地將訓練中學到的技能轉化為比賽中的實戰能力[5]。
(七)采用俱樂部教學
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中,俱樂部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度和技能水平,高職院校應建立羽毛球俱樂部,尋找校內外資源,包括資金、設備支持及專業指導,并通過興趣測試、基本技能考核等方式吸引并選拔有興趣和潛力的學生加入俱樂部,提高羽毛球技術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比賽和組織能力。俱樂部組織結構應設立主席、秘書、財務等職位,由學生擔任,進行日常管理和組織活動,俱樂部成員每周至少集中訓練兩次,內容包括技術練習、體能訓練和比賽模擬,還應定期邀請專業羽毛球教練進行技術指導和專題講座。俱樂部應每月或每學期舉辦內部俱樂部比賽,提供實戰機會,組織俱樂部成員參加校外的羽毛球比賽和交流活動,并舉辦羽毛球俱樂部的社交活動,如:迎新晚會、年終聚餐等,增強團隊凝聚力。
四、結語
綜上,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水平的提升可以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競技精神,獲得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未來的就業和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羽毛球教學和訓練水平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開展基礎技能、綜合技術、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訓練,還應通過模擬訓練、實戰訓練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進而提高羽毛球技能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高職羽毛球教學中的創新方法與教學效果[J].拳擊與格斗,2023,(12):107-109.
[2]林貴權.高職院校羽毛球基本步法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二屆全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一).柳州城市職業學院;,2023:5.
[3]劉名遠.高職院校羽毛球課程思政探索、設計與滲透融通[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7):127-132.
[4]董陽,董琳,張立新.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方法構建與創新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5):65-68.
[5]潘璐.信息化背景下高職羽毛球教學核心課程改革實踐的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