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經常發生美容店在消費者已辦理預付卡且尚未消費完后突然關門停業的情況。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新近審結的一起美容消費服務糾紛案,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這種情況時,應盡可能找到經營者依法向其索賠。
“卡上的錢還在,辦卡的店卻沒了。”近些年來,不少消費者遭遇了類似美容店辦理預付卡后跑路的情況。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的20余名消費者便遇到了這樣的鬧心事。
楊某某、張某某都是福建人,儲某某為江蘇人。3人曾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一家美容店的同事,后因這家美容店關門,3人都被卷入一起因消費者儲值后消費無門引發的維權糾紛中。
楊某某等3人就職的這家美容店叫“武進區雪堰詩柏美容美發店”(以下簡稱“詩柏店”),經營范圍為理發服務、生活美容服務。詩柏店于2021年4月注冊,雖然工商登記顯示經營者為儲某某,但實際經營者是楊某某。詩柏店成立后,招聘了一批員工,其中張某某擔任店長。
詩柏店營業期間,通過宣傳充值送項目等優惠政策,吸引了當地大批消費者充值預付消費。徐某金是常州市武進區人,他的一番陳述道出了詩柏店的充值消費案情。
2021年9月的一天, 徐某金到詩柏店理發,接待他的是一名自稱高某的女員工。徐某金稱,高某當時告訴其該店二樓還有保健服務,并稱如果充值辦卡的話可以享受優惠。后在高某推薦下,徐某金辦了一張詩柏店的金卡。徐某金稱,其前前后后在該店充值了近2萬元,并陸陸續續在該店用金卡消費了一些項目。2022年12月29日,徐某金又在該店洗了一次頭,結算完后顯示其金卡上還剩下余額 1079元,另有價值6215元的套餐還沒有做完。然而,過完年后等其再去消費時,卻發現詩柏店已經關門了。原來,2023年2月8日,詩柏店已向工商部門申請注銷。2月14日,楊某某與案外人徐某龍簽訂了店面轉讓協議,將店鋪以6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徐某龍。2月24日,徐某龍在詩柏店原經營場所開設“武進區雪堰喬治美容美發店”(以下簡稱“喬治店”)。
盡管喬治店與詩柏店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美容店,但根據楊某某的供述,其在與喬治美發店的轉讓合同上寫明原來的會員可以繼續消費。然而,當有消費者到喬治店要求繼續使用原詩柏店的消費卡消費時,喬治店卻提出需要在其店里繼續充值后原來的卡才能激活并繼續使用。當時有消費者按照喬治美發店的要求繼續充值,并在該店繼續使用之前在詩柏店辦的消費卡,然而這個喬治店不久也玩起了與詩柏店一樣的招數,于2023年5月底張貼“裝修通知”后,便一直處在停業狀態。
徐某金等在詩柏店辦理消費卡的28名消費者經協商及投訴維權未果后,遂于2023年8月1日,以儲某某、張某某、楊某某為共同被告,向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武進法院”)提起服務合同糾紛民事訴訟。
徐某金等28名消費者的訴求引起了當地檢察機關和消費者協會的關注。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武進檢察院”)和常州市武進區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武進消協”)分別以支持起訴人身份加入上述民事訴訟。武進法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24年1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原告徐某金等28人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退還未消費的金額280091元,賠償因受欺詐而致的損失840273元,并支付逾期支付前述款項的利息。該案審理過程中,各方當事人圍繞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成立,各被告應否承擔及應當承擔怎樣的民事責任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徐某金等28人名原告訴稱,被告在未通知原告、未與原告協商消費卡內余額如何處理的情況下,單方面將詩柏店停止營業,在將經營場所轉租給他人后注銷營業執照,此后便消失無蹤、無法聯系。原告等眾多消費者通過武進區雪堰鎮政府、武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進公安局等多個渠道要求詩柏店經營者退回未消費金額,但均無法聯系到被告及其他營業人員。
徐某金等28名原告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預付款的消費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服務又無法聯絡的,視為欺詐行為,依法應當增加對消費者賠償3倍的金額。
武進區檢察院、武進消協支持起訴稱:這是一起涉及預付式消費的群體性事件,商家行為顯屬欺詐,消費者要求商家退還未消費金額并承擔3倍賠償,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希望通過此案的公正判決震懾美容美發行業內的其他商家,促使其他商家守法誠信經營。
武進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為服務合同糾紛。爭議焦點主要集中為:被告儲某某、張某某、楊某某是否應當共同承擔責任,是否存在欺詐包括28名原告在內的眾多消費者的事實。
關于被告儲某某、張某某、楊某某是否應當共同承擔責任的問題。武進法院認為,詩柏店以個體工商戶的名義對外經營,被告楊某某在庭上自認其為實際經營者,責任由其承擔。
被告儲某某作為工商登記經營者,雖提供了與被告楊某某簽訂的《掛名免責協議》,但該協議屬于其與被告楊某某的內部約定,不影響對外責任的承擔。
對于被告張某某是否應當承擔責任,被告張某某提出其實質上系員工,認為其不應當承擔責任。法院認為,張某某始終未能提供證明其僅系詩柏店員工、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結合張某某實際占有并支配詩柏店的營業款,以詩柏店名義支付店鋪租金及電費,并因消費者投訴多次被公安機關調查等細節分析認定,張某某以其僅為員工為由推脫責任難以令人信服,故其應以經營者身份對案涉爭議負責。
綜上,法院確定儲某某、張某某、楊某某應當共同對外承擔責任。
關于本案是否屬于欺詐的問題。法院認為,本案中,詩柏店歇業前雖然張貼通知,并稱未消費金額可在受讓店鋪喬治店繼續消費;但當消費者至喬治店消費時,該店稱接納預付消費客戶的前提是消費者須再行充值才能“激活”原預付卡,該附加條件有違消費者在詩柏店預付充值的初衷和意愿,已實質性變更了原服務合同之內容。故在28名原告拒絕接受上述變更合同內容時,應視為詩柏店在停業、歇業后未能對消費者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服務又無法聯絡(即視為欺詐),對28名原告要求退還預付消費金額并賠償3倍損失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
2024年7月12日,武進法院公布本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儲某某、張某某、楊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共同退還原告徐某金等28名消費者預付款28萬余元及利息;被告儲某某、張某某、楊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徐某金等28名消費者84萬余元。一審宣判后,各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針對美容店充值后關門跑路的問題,我國一些省市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明確了關門前對消費者應當提前通知,且應當對尚未消費的消費卡作出合理安排,以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就有這方面規定,并明確經營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預付款的消費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服務又無法聯絡的,視為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