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巨大挑戰。民營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高度關注績效管理活動要求,通過優化績效管理體系,來合理分配企業員工薪酬,并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但是當前部分民營企業還未認識到績效管理工作要求,產生了一系列隱患。基于這一背景,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重點論述了企業如何在績效管理環節采取合理的措施對各項工作進行控制,對企業發展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民營企業;績效管理;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為適應經濟發展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完善的管理方法,以科學的績效管理等舉措,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序應對管理環節的挑戰。通過形成可量化的績效管理標準,促進企業管理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績效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環節中的重點,企業要對工作流程問題進行深層次分析,并形成恰當的措施,確保工作流程要求得到嚴格執行。本文對企業績效管理要求進行探討,有助于促進企業員工提高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1 相關概念
績效管理是企業在管理環節,對各級員工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形成恰當管理措施的方法。通過績效管理的方式,能夠形成對員工的科學制約和管理,有助于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讓員工主動投入企業工作環節中,形成相互協同的管理模式。
2 民營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績效管理原則不明確。部分民營企業在實施績效管理環節中,未形成合理的管理原則對績效管理工作進行控制,未將績效管理要求落實到具體環節,未明確績效管理標準,導致績效管理的方向不明確。部分企業未將企業績效管理要求進行精細化劃分,存在盲目性問題。
第二,基礎管理活動存在問題。民營企業在績效管理環節,要將績效管理要求落實到具體員工,形成全員配合的管理模式,并通過完善組織架構的方式,為績效管理實施提供支持。但是部分民營企業的績效管理環節存在一定不足,無法通過將績效管理落實到全員及形成完善的組織架構對績效管理進行控制,產生員工對績效管理要求理解不足等問題。
第三,績效管理流程不完善。部分民營企業在績效管理環節,未形成科學的指標,無法以合理的措施對員工進行評價,再加上績效管理實施環節未形成合理的評價流程和管理措施,不利于充分優化對各級員工的評價策略,評價活動還存在不合理的問題。
第四,未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在績效管理環節,科學的溝通渠道要對員工工作情況形成傳達機制,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但是部分民營企業在績效管理環節中溝通機制不完善,沒有根據各級員工實際工作情況與員工進行溝通,無法起到讓員工了解工作不足以及改進自身工作體系的目的。
第五,激勵方式存在不足。民營企業在對員工實施績效管理環節,要以科學的激勵方式來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但是部分民營企業的激勵方式不完善,未根據員工工作情況形成相應的激勵標準,不利于充分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3 民營企業績效管理的策略
3.1 明確績效管理的原則
在企業實施績效管理環節,績效管理工作要能夠充分體現出對各級員工的激勵、約束作用。民營企業在執行績效管理之前要明確績效管理原則,并將績效管理原則進行細化,從而將績效管理活動的職責落實到具體員工,確保員工能夠主動配合相關工作。具體而言,在績效管理環節要落實以下原則。
第一,科學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是指在績效管理過程中,對績效管理活動的要求、方法、管理標準進行優化設計,讓績效管理能夠具備科學性,形成對各類活動的科學管理與控制。在績效管理環節,要對全員進行有序約束。
第二,適合性原則。民營企業各崗位工作任務要求有較大差異,不同層級員工工作重點、崗位職責、管理任務都不同。在績效管理環節,要體現出適合性原則,根據各崗位的工作情況建立恰當的評價標準。
第三,適度性原則。民營企業績效管理及對員工的考核要適度,要能夠符合崗位標準,讓員工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完成各項工作,并在完成工作之后以適度方式來實施獎勵,對未完成工作的員工也要適度懲罰。
3.2 改進基礎管理活動
民營企業各級員工都要認識到績效管理對企業的重要價值,并以合理的績效管理措施對企業的員工進行科學考核以及明確員工的崗位責任制,促進企業形成更加科學的管理體系。通過采取科學的措施來對工作流程進行約束、控制,構建良好的管理環境和工作模式。首先,將績效管理目標落實到具體的員工。民營企業員工在日常工作環節要認識到績效管理價值,通過在內部形成科學的職務分工,促使員工和企業形成共同愿景及一致的目標,并以該目標為導向對企業各項工作進行全方位優化。在此過程中,民營企業要從長遠發展視角出發,關注戰略目標、企業愿景、企業文化等方面要求,對績效管理相關要求進行全面分析,形成對員工合理的引導機制。其次,績效管理涉及一系列工作活動,要求各環節都能夠得到員工配合。通過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員工工作責任,并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評價時要關注激勵要求,讓員工能夠認識到工作的不足,主動改進自身工作體系。最后,加強對全體員工的管理,讓全員主動規范自身工作流程,以確保企業在績效管理過程中各崗位員工能夠得到嚴格管控,為促進企業全員參與績效管理活動以及形成正確的工作理念提供支持。
3.3 完善績效管理流程
3.3.1 建立完善的績效指標
民營企業要將績效管理和戰略目標之間相互銜接,在設置績效指標環節,充分考慮到影響企業發展的各類要素,在關注各部門職能、性質、崗位貢獻等要素的基礎上,形成科學的績效指標,并將績效指標劃分到不同層級,形成可量化的指標體系,讓績效指標可衡量、可實施,達到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的目標[1]。為確保績效指標具有導向性,形成對各類活動的全方位約束、控制,民營企業在設定績效考核指標環節,要從公司層面、部門層面、個人層面三個環節設置具體指標。指標設置要經過管理層部門負責人和員工交流之后,形成具體的目標,形成對管理環節的約束,讓企業績效指標設定盡可能合理。民營企業在設定績效指標環節,要讓指標能夠反映出企業戰略目標層層分解的過程。通過明確企業愿景、戰略規劃,將績效指標要求自上而下層層傳達之后,自下而上逐級搜集意見。通過管理層和基層的反復協商形成最終的指標,確保所確定的指標能夠符合企業長期工作目標及基層實際工作要求。每年年初,要由企業績效管理小組召開會議討論企業人員管理任務以及企業發展方向,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工作階段、發展目標等信息,合理確定具體績效管理方案。
第一,公司層面績效。在公司層面的績效管理指標設定階段,主要是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平衡計分卡四個維度關注影響企業發展的要素,并在企業內部通過積極討論明確關鍵要素要求。通過形成對關鍵要素的整理、分析、控制機制,確保績效指標盡可能合理。民營企業要將公司層面管理任務要求進行細化分解,其中財務維度指標是關注企業的獲利能力,以長期發展任務為核心體現出企業利潤情況、經濟效益狀態、成本費用控制水平。在客戶維度指標中,客戶作為企業盈利的主要來源,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獲得核心競爭力,在該維度主要分析客戶滿意度、客戶增長率。內部流程維度主要是分析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該維度指標體現企業競爭,分析內部運作情況、內部溝通效率、流程管理情況。在學習與成長維度,主要是判斷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人員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民營企業通過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有助于充分激發人員參與各項工作的積極性,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第二,部門層面績效。在部門層面績效指標設定階段,主要是由企業高層對各部門工作情況進行分析,并落實管理工作目標。通過明確各部門的工作情況,形成精細化的指標體系,確保所設定的指標能夠細化落實到具體工作環節中。部門層面考核指標設定要關注各部門自身實際工作情況。各部門在企業管理中的工作任務、運營要求等都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對部門層級指標設定環節,要能夠體現出差異性,根據企業整體的工作任務,以量體裁衣為視角全方位分析各部門的工作標準、崗位職責以及所需要承擔的任務要求,以此形成對各部門的科學考核。
第三,員工層面績效。在員工層面績效指標設定階段,要結合戰略目標以及工作層級情況,對各崗位工作流程、管理任務等進行分析,確保員工能夠掌握與企業管理相關的各項指標要素,讓員工結合工作目標、工作方式、崗位職能等形成具體的管理目標之后,與員工進行溝通,提出修正意見。員工在完成修訂之后,形成員工層面的績效管理指標。員工層面績效指標要關注個人工作能力、業績情況,分析員工素養、員工成長、人員工作積極性等方面要素,達到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工作責任心的目的,確保企業能夠全面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培養一批優秀的人員及提高員工的工作水平提供支持。
3.3.2 改進績效實施環節
績效實施環節作為企業績效管理活動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績效實施的方式能夠做到對企業工作流程的科學檢查,形成合理的管理目標,做到對各類事項的全面優化。
第一,實施績效導入。績效導入是在績效實施環節,向全員進行動員的方式,讓員工了解管理環節的要求、管理思路、績效指標設定情況,解答全體員工對績效管理的困惑和疑慮,提高員工對企業管理活動的認識,形成對績效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第二,設置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權重。在設定指標過程中,要按照重要性排序法,對各項指標的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序,并對各項權重進行確定。在制定具體的權重指標環節,可以通過德爾菲法由專家對相關指標進行打分并明確具體權重。
第三,建立合理的考評等級。在完成績效管理之后,要對員工工作情況形成相應的評價,并結合評價結果形成具體等級,讓員工能夠詳細了解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以及改進工作的方法。
第四,建立績效監督機制。民營企業要定期對績效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分析企業預期達到的工作目標情況及工作進度,并對工作經驗進行分析、總結,對成果進行關注,確保企業通過科學的績效管理機制持續優化工作能力。
3.4 暢通績效溝通機制
第一,做好溝通前的準備。在開展溝通之前,管理層要對員工基本情況、考核結果、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了解。在溝通過程中,管理層要告知員工績效結果,肯定其工作中的成績,幫助員工發現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以此規避員工消極態度或認為績效不公平的問題。
第二,合理確定溝通流程。首先,管理層要與各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肯定部門工作成績,同時指出部門團隊存在的問題。部門負責人應帶頭承擔部門整體責任,精準傳遞企業績效要求,強化團隊協作,發揮領導作用,合理安排工作,激勵下屬員工。其次,企業要由各部門負責人對員工績效情況進行溝通,在溝通環節能夠讓員工了解到工作不足與問題,并讓員工了解工作狀態以及困難解決思路[2]。各部門負責人要通過溝通的方式,站在員工視角給出員工工作方面的建議。通過合理的溝通策略,達到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的目標。最后,企業績效管理小組要以月記錄的方式,對績效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對績效管理工作效果進行梳理,關注績效管理工作狀態、進度以及工作流程改進方法,為企業持續優化績效管理活動,做到對各項工作流程的動態整改提供支持。
3.5 改進人員激勵方式
民營企業要將績效管理結果與激勵相結合,將績效管理結果作為激勵人員的依據,以此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民營企業要按照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滿足員工物質方面的需求,同時結合精神激勵的方式來讓激勵更具持久性、穩定性。采取獎懲并重的管理措施,對優秀員工予以充分獎勵,對表現不佳的員工給出相關改善建議,并提供培養機會,幫助員工發現工作不足并激發員工工作潛能,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的目標[3]。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不同員工工作期望有一定差異,在設定績效激勵的環節,要將績效激勵設置為薪酬激勵、職位晉升激勵等,按照獎懲并重方式,對員工起到鞭策及激勵作用。例如對基層員工要以物質激勵為主,重視薪酬、獎金的調整;對中高層員工要以股權激勵、期權激勵為主,并認可其貢獻。
4 結語
績效管理是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深績效管理,能夠對企業員工工作情況進行分析,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認識到績效管理工作的價值,并思考績效管理工作的方法與要求,形成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機制以及建設崗位責任制,對各級員工情況進行合理分析、控制、管理。民營企業要完善績效管理體系,確保企業各類管理程序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馬筱筱. 企業員工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問題與措施[J]. 全國流通經濟,2022(29):71-74.
[2]劉舜雄. 民營企業員工績效管理問題及對策[J]. 今商圈,2023(4):149-152.
[3]孫穎. 芻議企業員工績效管理與績效改進[J]. 中國經貿,2022(11):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