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煤礦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產業,其安全生產一直備受關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文章旨在探討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應用,分析其優勢和挑戰,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通過應用圖像識別、數據分析與預測以及無人機技術等智能技術,可有效提升煤礦安全監控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關鍵詞]智能技術;煤礦安全監控;圖像識別;數據分析;無人機技術
[中圖分類號]TD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4)07–0042–03
1 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重要性
煤礦產業作為國家的能源支柱,其安全生產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傳統的煤礦安全監控手段通常受限于技術水平和人為因素,難以全面、高效地保障煤礦安全。而智能技術的引入,為煤礦安全監控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重要性如圖1 所示。
1.1 擴大煤礦安全監控的范圍和深度
傳統的煤礦安全監控方式通常存在監控盲區,而智能技術則可通過無人機巡檢、傳感器網絡等多種方式,實現對煤礦生產環境的全方位覆蓋。此外,智能技術還可對礦工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并糾正不安全行為,從源頭上降低事故風險。
1.2 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通過構建智能化的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可實現對煤礦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和智能化決策。這不僅可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事故風險,還可以提高煤礦生產的效率和效益。智能技術還能在煤礦事故發生后提供快速、有效的應急響應。通過實時分析事故現場的數據和圖像信息,智能系統可迅速判斷事故的性質和規模,為救援人員提供準確的指導和支持,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
2 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應用
2.1 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
(1)圖像識別技術能夠實現對煤礦生產環境的實時監控。通過在關鍵區域安裝攝像頭,可捕捉到生產現場的視頻圖像,并通過圖像識別算法對圖像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不僅可監測礦工的工作狀態,還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如設備故障、瓦斯泄漏等。
(2)圖像識別技術能夠準確識別煤礦生產中的危險源。通過對大量圖像數據進行訓練和學習,圖像識別算法可自動識別出礦井內的火源、煙霧等危險特征,并在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發出警報。這有助于礦企迅速采取應對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和擴大。
(3)圖像識別技術可輔助礦工的行為監測。礦工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煤礦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可對礦工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并糾正不安全行為,從而降低事故風險。
(4)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需與其他技術手段相結合,形成完整的煤礦安全監控體系。例如,可將圖像識別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實現對煤礦生產環境的全方位監測。同時,可結合數據分析技術,對圖像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
2.2 數據分析與預測技術的應用
(1)數據分析技術為煤礦安全監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過對海量的煤礦生產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揭示出隱藏在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例如,分析礦工的作業數據,可了解礦工的工作狀態和習慣,從而預測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分析設備運行狀態數據,可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和異常情況,為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提供依據。
(2)預測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學習,預測模型可預測出未來一段時間內煤礦的安全狀況。這有助于礦企提前制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預測技術可對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風險進行動態評估,為礦企提供實時的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
(3)數據分析與預測技術的結合可實現對煤礦安全監控的智能化管理。通過對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可實現對煤礦生產環境的動態感知和智能控制。例如,當數據分析發現某區域的瓦斯濃度異常時,智能監控系統可自動觸發報警機制,并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2.3 無人機技術的應用
(1)無人機技術為煤礦安全監控提供了高效且靈活的解決方案。傳統的煤礦安全監控方式通常受限于地形和人為因素,難以覆蓋所有關鍵區域。而無人機可飛越復雜地形,抵達人工難以到達的區域,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同時,無人機可快速響應突發事件,及時到達現場進行實時觀察和評估,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無人機技術通過搭載多種傳感器和攝像頭,能夠實現對煤礦生產環境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這些傳感器可檢測瓦斯濃度、溫度、濕度等關鍵參數,并通過無人機傳輸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從而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范。
(3)無人機技術可輔助礦工進行安全巡查和應急救援。通過搭載高清攝像頭和夜視設備,無人機可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巡查,提高巡查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在應急救援中,無人機可快速傳遞信息、投放救援物資,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 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應用優化策略
3.1 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
煤礦安全監控作為確保煤礦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技術水平和應用效果直接關系到礦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礦的穩定運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但仍存在一些技術瓶頸和挑戰,因此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應深入研究智能技術的核心算法和模型,探索其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最佳應用方式。通過不斷試驗和優化,提升智能技術對煤礦生產環境的感知能力和數據分析精度,為安全監控提供更為準確、可靠的信息支持。
智能技術的研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包括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傳感器技術等。通過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可共享資源、互補優勢,共同推進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創新應用。此外,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前沿也非常必要。隨著煤礦安全監控領域技術的日新月異,新技術不斷涌現。應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和技術前沿,及時跟蹤和了解新技術發展趨勢,以在第一時間將其應用于煤礦安全監控中,提升監控效能。
同時,應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創新實踐。智能技術的研發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煤礦企業應加大對智能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設立專門的研發基金,支持創新項目的開展。同時,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為智能技術的研發注入不斷的動力。
3.2 完善智能監控系統的建設
(1)明確系統建設目標和需求。針對煤礦安全監控的實際需求,明確智能監控系統的建設目標,包括提升監控范圍、提高監控精度、實現實時預警等。同時,對煤礦生產環境進行深入分析,確定系統所需的功能模塊和技術要求,為系統建設提供明確的方向。
(2)優化系統架構和布局。智能監控系統的架構和布局直接影響到其運行效果。因此,在系統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煤礦生產環境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合理設計系統的架構和布局,確保監控設備能夠全面覆蓋關鍵區域,實現無死角監控。
(3)加強系統集成和融合。智能監控系統通常涉及多個子系統和設備,如何實現這些系統和設備的集成和融合是系統建設的關鍵。應通過統一的數據接口和通信協議,實現不同系統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確保監控數據的實時共享和有效利用。
3.3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
加強人才培養是提升智能技術應用水平的核心。當前,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領域的應用還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階段,對于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需求迫切。因此,礦企應加大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組織培訓、開展實踐、鼓勵創新等方式,提升員工對智能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還應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智能技術人才,為煤礦安全監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煤礦安全監控領域對智能技術的需求,制訂具體、明確的人才培養計劃。計劃應關注智能技術的前沿動態,結合煤礦安全監控實際需求,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
(2)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際煤礦安全監控項目,讓其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智能技術的應用技能。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源,共同培養高素質的智能技術人才。在人才引進方面,應建立開放的人才引進機制。通過制訂優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等方式,吸引國內外優秀的智能技術人才加入煤礦安全監控領域。同時,加強與人才市場的聯系,及時獲取人才信息,為煤礦企業引進合適的人才提供支持。
(3)建立人才激勵機制。通過設立獎勵制度、提供晉升機會等方式,激發人才的創新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同時,關注人才的成長和發展,為其提供持續的學習和培訓機會,幫助其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3.4 制訂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1)深入分析煤礦安全監控的實際需求。這包括了解煤礦生產環境、工作流程、人員配置等方面的特點,明確安全監控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對實際需求的深入分析,可制訂出更加貼近實際、具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2)充分發揮智能技術的優勢。智能技術具有實時性、準確性、智能化等特點,可大幅提升煤礦安全監控的效能。在制訂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時,應充分考慮智能技術的應用場景和效果,將其融入到制度和預案的制訂中。例如,利用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煤礦生產環境,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觸發報警機制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3)注重制度和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和預案不僅要符合法規要求,更要考慮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在制訂過程中,應廣泛征求煤礦生產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其操作習慣和經驗,制訂出更加實用、易于執行的制度和預案。
(4)加強制度和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制度和預案的制訂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因此,應加強對煤礦生產人員的培訓和演練,讓其充分了解制度和預案的內容和要求,掌握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和方法。通過定期的培訓和演練,可不斷提升煤礦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
4 結束語
智能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控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應用圖像識別、數據分析與預測以及無人機技術等智能技術,可有效提升煤礦安全監控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然而,智能技術的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需不斷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完善智能監控系統的建設,提高礦企員工的智能化水平,并制訂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參考文獻
[1] 王博翰,郭俊.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技術及智能化發展趨勢[J]. 陜西煤炭,2024,43(3):109-112,148.
[2] 張化龍. 人工智能在安全監控領域的應用與發展[J]. 中國信息界,2024(1):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