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山塘水污染治理是我國各區域高標準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基于國內外專家的觀點提出假設、構建機制模型,并利用調研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企業參與治理能直接提升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村民、村“兩委”參與治理沒有直接提升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政府支持和政府監督都會通過影響村“兩委”、企業間接提升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但政府支持的作用更大;村“兩委”和村民都能通過影響企業進而提升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但村“兩委”的作用更大。因此,為提升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各地區應進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村“兩委”的宣傳監督作用,改進村民對水污染信息的反饋通道。
關鍵詞:美麗鄉村;江西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11-133-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1.030
0 引言
我國農村山塘眾多,而山塘水體相對較小,往往地處偏僻、分布分散,政府監管成本很高,是水環境治理中的難點和痛點,其污染治理是高標準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江西省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采取了諸如改水改廁、垃圾集中處理、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等一系列措施,使政府、村“兩委”、村民和企業都參與了進來。因此,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相對前幾年有了較大改善。但在此過程中,各利益相關主體是否都發揮了作用,以及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學界對此研究很少。深入探究江西省不同參與主體對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影響的機制,并提出改進措施,對改善我國各區域農村山塘水環境、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成效尤為重要。
1 研究假設與模型構建
1.1 研究假設
農村山塘水環境屬于公共資源,容易導致公地悲劇。但隨著“兩山”理論的提出,水環境規制愈加嚴格,部分企業迫于壓力逐漸參與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張玉梅等[1]研究認為,在既定的環境規制下,農村企業及養殖戶存在環境治理行為,且直接影響著農村環境污染狀況?;诖耍岢黾僭OH1。
假設H1:企業治理會提升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
虞祎等[2]研究認為,政府給予企業排污補貼能促進企業參與污染治理;劉亦文等[3]發現,在政府監督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河長制對湘江流域內水污染的質量提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提出假設H2和H3。
假設H2:政府監督能促進農村企業參與污染治理。
假設H3:政府支持能促進農村企業參與污染治理。
通常情況下,村“兩委”承擔著政府“代理人”和村莊“當家人”的角色。王璇等[4]認為,村“兩委”會積極響應中央建設美麗鄉村的號召,對村民參與治理具有促進作用。王錢坤[5]指出,政府加強對村“兩委”隊伍建設,加大對村干部培訓力度,能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指引作用。據此,提出假設H4、H5。
假設H4:政府監督對村“兩委”參與治理具有促進作用。
假設H5:政府支持對村“兩委”參與治理具有促進作用。
作為村莊的“當家人”,村“兩委”是村集體資源的直接管理者,對山塘有使用、出租的權利,也有治理或預防山塘水污染的義務。村“兩委”通過以下2種形式影響山塘水污染水平,一種是直接參與治理,另一種是通過監管防止村民或相關企業排污。賓幕容等[6]研究發現,當村莊存在村容管理條文、監督制度等約束型環境規制時,農村養殖戶的污染治理意愿較強。由此,提出假設H6、H7。
假設H6:村“兩委”參與對農村企業參與污染治理有促進作用。
假設H7:村“兩委”參與對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有促進作用。
普通村民自身是面源污染的制造者,與污染企業負責人又可能存在著親緣或雇傭關系,很多情況下參與污染治理的積極性不高。任貴州等[7]認為,農戶參與污染治理較少是導致農村水環境差的重要原因。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普通村民具有為身心健康而參與環境治理或監督企業排污的強烈意愿。許玲燕等[8]認為,農戶參與污染治理的意愿越強,農村水污染排放企業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就越大。由此,提出假設H8、H9和H10。
假設H8:村民參與對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具有促進作用。
假設H9:村民參與對農村企業參與治理有促進作用。
假設H10:村民參與對村“兩委”參與治理具有促進作用。
1.2 模型的構建
依據理論分析與上述假設,提出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影響的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2 量表設計與數據分析
2.1 量表及變量的設計
依據假設,量表分為政府監督、政府支持、村“兩委”參與、村民參與、企業治理和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等6個維度,分別用變量GS、GR、VC、VP、EM和PM表示。變量GS包含縣鄉政府相關部門經常巡視山塘水污染情況、對舉報污染行為實行獎勵、對相關污染企業實施懲罰、對污染嚴重企業實施關停、經常宣傳環境保護重要性等5個題項,分別用gs1、gs2、gs3、gs4和gs5表示;變量GR包含縣鄉政府相關部門對村干部或企業負責人實施技術培訓、對企業環境污染治理行為給予資金支持、對村莊垃圾污水收集給予資金支持3個題項,分別用gr1、gr2和gr3表示;變量VC包含村“兩委”積極宣傳水環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規、對房前屋后衛生做得好的居民給予表揚、對農村山塘開展清淤與垃圾打撈工作、利用社會關系支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4個題項,分別用vc1、vc2、vc3和vc4表示;變量VP包含村民會對農村水環境不友好行為進行勸導、看到農村水環境不友好行為會報告村“兩委”、看到企業等污染山塘水環境行為會拍照公開、會自覺減少污水垃圾的排放和農藥化肥的施用等4個題項,分別用vp1、vp2、vp3和vp4表示;變量EM包含企業會積極購買污染治理設施設備進行治污、能自覺學習農村水污染治理技術、制訂保護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制度或措施3個題項,分別用em1、em2和em3表示;變量PM包含居住村莊山塘中的水污染嚴重1個題項,用PM表示。所有變量的測量題項采用5級李克特量表,1到5分別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其中GS、GR、VC、VP、EM為正指標,PM為逆指標。
2.2 數據來源與分析
采用分層抽樣方法對江西省11個地市鄉村企業管理者、村干部和普通村民開展調研,通過線上和線下共發放調查問卷2 400份,獲取有效問卷2 305份,有效率為96%。計算各測量題項得分發現,PM的均值為2.679,說明當前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狀況總體不是很嚴重;vp1、vp2、vp3和gs1的均值分別為3.147、3.110、2.962和3.051,相對較低,說明村民參與較少,政府部門對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巡視較少。另外,變量GS、GR、VC和EM的題項均值都小于3.5,說明政府監督和政府支持力度還不夠大,村“兩委”和企業的參與程度還不夠高。
2.3 信度檢驗
利用調查數據,采用SPSS25.0軟件對各潛在變量進行信度檢驗,發現政府監督、政府支持、村“兩委”參與、村民參與和企業治理各維度的信度系數α值分別為0.925、0.926、0.924、0.912和0.919,包含PM在內的整體問卷的α值為0.960。上述數值都大于0.8,說明設計量表信度較好。
2.4 效度檢驗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PM之外的19個題項實施最大方差因子旋轉,得到公因子累積方差為82.5%,說明主成分對原變量的解釋能力較強;同時,發現KMO值為0.97,Bartlett球形度檢驗近似卡方值為44 266.4,顯著性為0,同時得到5個維度,且維度能按量表設計很好地區分開來,說明量表結構效度較好。
3 模型估計與分析
3.1 模型估計與修正
利用AMOS24,采用最大似然法對理論模型進行估計發現,路徑VC→PM系數標準化估計值為-0.094,P值為0.126,不顯著,假設H7不成立,刪除此路徑;路徑VP→PM系數標準化估計值為0.132,與假設H8相反,不符合實際,刪除此路徑;路徑GS→EM系數標準化估計值為-0.06,P值為0.210,不顯著,假設H2不成立,刪除此路徑,最終得到的修正模型如圖2所示。
3.2 模型適配度檢驗
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R)、良適性適配指標(GFI)、調整后良適性適配指標(AGFI)是用來檢驗模型絕對適配度的指標。規準適配指數(NFI)、相對適配指數(RFI)和比較適配指數(CFI)是用來檢驗模型增值適配度的指標值。簡約適配度指數(PGFI)和簡約調整后的規準適配度指數(PNFI)是用來檢驗模型簡約適配度的指標。
檢驗結果顯示,在絕對適配度方面,RMR為0.03,小于0.05,GFI和AGFI分別為0.930和0.908,都大于0.9;在增值適配度方面,NFI、RFI和CFI分別為0.961、0.954和0.965,都大于0.9;在簡約適配度方面,PGFI和PNFI分別為0.713和0.817,都大于0.5。說明模型設計外在質量好,符合實際。
3.3 估計結果分析
采用軟件Mplus7,對各變量間關系進行估計。結果發現,在直接效應方面,GR→VC、GR→EM、GS→VC、VC→EM、VP→VC、VP→EM、EM→PM路徑的系數標準化估計值分別為0.760、0.124、0.152、0.738、0.041、0.071和-0.138,P值都小于0.05,結果顯著,說明參數估計有效,假設H1、H3、H4、H5、H6、H9、H10都通過了檢驗;在間接效應方面,GR→VC→EM→PM、GS→VC→EM→PM、GR→EM→PM、VC→EM→PM和VP→EM→PM路徑的系數標準化估計值分別為-0.077、-0.015、-0.017、-0.102和-0.010,且95%的置信區間BC-percentile檢驗統計量的上限和下限都在0的同一側,結果顯著;VP→VC→EM→PM路徑的系數標準化估計值為-0.004,但95%的置信區間包含0,不顯著;同時,檢驗發現GR對PM的間接影響明顯大于GS對PM的間接影響,VC通過EM對PM的影響明顯大于VP通過EM對PM的影響。
結果顯示,EM對PM的影響系數為負,說明企業的污染治理行為能有效提升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GR、GS、VC、VP對PM的間接影響系數都為負,說明政府支持、政府監督、村“兩委”參與、村民參與對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都具有提升作用。具體來看,政府支持會通過村“兩委”參與、企業治理,或直接通過企業治理進而顯著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政府監督也會通過村“兩委”參與、企業治理,顯著提高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且政府支持對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的提升作用比政府監督大;村“兩委”參與和村民參與都能通過影響企業治理進而顯著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但村“兩委”參與的作用更大;同時,村民參與并不能通過影響村“兩委”參與、企業治理來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
4 研究結論與改進建議
4.1 研究結論
根據調查與實證分析結果,得出以下結論。①政府監督、村“兩委”參與和村民參與都能通過影響企業參與治理,有效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②政府支持和政府監督都能通過影響村“兩委”參與、企業治理進而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但政府支持的作用比政府監督大,且政府部門對山塘的巡視偏少;③村民參與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較少,村民參與不能直接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也不能通過影響村“兩委”參與進而影響企業參與治理;④村“兩委”在政府部門和企業之間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村“兩委”參與治理雖不能直接降低農村山塘水污染水平,但能通過宣傳、監管影響企業參與治理,進而提升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績效。
4.2 改進建議
為進一步降低江西省農村山塘水污染水平,地方政府及相關主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工作。第一,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出臺并落實對農村相關企業購買污染治理設施設備的補貼政策,加強污染防治技術培訓,提高養殖企業循環利用禽畜糞尿和對有機肥營銷的能力。繼續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工作。第二,充分發揮村干部作用。政府部門要選聘環保意識好、責任心強的村民或能人擔任村干部,應指導村干部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水環境保護方面的村規民約,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宣傳和水環境巡視活動,督促普通村民和企業負責人自覺減少污染排放行為。第三,進一步提高普通村民對山塘水污染危害性的認識,增強其環保意識,讓村民更好地參與農村山塘水污染治理。政府部門應為村民提供更易操作的反饋平臺,除政府網絡平臺外,建議增加微信群或抖音平臺等作為反饋通道,安排專人負責,對反饋的問題要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張玉梅,喬娟.生態農業視角下養豬場(戶)環境治理行為分析:基于北京郊區養豬場(戶)的調研數據[J].技術經濟,2014,33(7):75-81.
[2]虞祎,張暉,胡浩.排污補貼視角下的養殖戶環保投資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滬、蘇、浙生豬養殖戶的調查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2):159-163.
[3]劉亦文,吳荊,蔡宏宇.湘江流域“河長制”的生態環境治理效應研究[J].軟科學,2022,36(3):75-82.
[4]王璇,張俊飚,何可.環保教育提高了農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參與意愿嗎?:基于村干部身份的調節作用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1,35(8):11-17.
[5]王錢坤.走向整體性治理:鄉村治理復合碎片化的破解路徑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24,40(3):41-46.
[6]賓幕容,覃一枝,周發明.湘江流域農戶生豬養殖污染治理意愿分析[J].經濟地理,2016,36(11):154-160.
[7]任貴州,楊曉霞.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內生機制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6,41(11):50-54.
[8]許玲燕,杜建國,汪文麗.農村水環境治理行動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27(5):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