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科之間的融合內容多樣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勞動素養,在數字化背景下,將勞動教育融入實訓課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通過制定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標準,課程中實行“三課融合”,校企共建共享的“五融一體”的實訓基地,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考核模式,成立“勞動教育智慧團”等方法,探究在數字化背景下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實訓課程的改革創新,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與提升專業技能相結合,增強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 勞動教育;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U250.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4-0189-03
0 引言
勞動教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內容之一,對中職學生加強勞動教育有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科之間的融合內容多樣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勞動素養,但在數字化背景下,將勞動教育融入實訓課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在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中,融入勞動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優化實訓課程體系,創新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多優質人才。
1 數字化背景下勞動教育融入專業實訓課程的意義
1.1 勞動教育是職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了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并提出中等職業學校重點是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培育學生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1]。因此,探索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在學校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學生到企業工作時能更快地適應崗位的工作。
1.2 數字化背景下勞動教育融入專業實訓課程,實現“三全育人”,培養綜合型人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數字化已經成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教育部在部署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出《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政策。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教育數字化對勞動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的挑戰。當前我國勞動教育存在形式傳統單一,內容枯燥乏味等問題,中職學生存在被動做事、養尊處優、急功近利、輕視體力勞動等現象。在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中,學生在實訓課時,在做貨物出庫、入庫、開叉車等方面的實訓任務時,總認為辛苦,不想勞動等。
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中,在實訓課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讓學生養成熱愛勞動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實訓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落實“五育并舉,三全育人”的策略,為社會崗位培養優秀人才。
2 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
在數字化背景下,物流行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以物流行業發展為導向,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化和智能化實訓任務,例如機器人、無人配送車、AGV引導小車等。勞動教育融入專業實訓課程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2.1 數字化背景下,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向智能化和仿真化發展
中職學校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實訓課程有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物流運輸實務、物流信息技術、快遞業務實訓等在這些實訓課程中,大量實訓任務是采用數字化系統,或者模擬仿真進行,在傳統的教學中,較少融入勞動教育的內容。中職勞動教育課的上課模式為單獨分開上課,尚未與專業課程有效融合,物流專業的實訓課中勞動教育的元素較少,課程標準以傳統的內容為主。在數字化背景下,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等實訓的課程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2.2 中職學校缺乏勞動教育與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融合的課程標準
在中職學校傳統的課程設置中,勞動教育與專業實訓課程分開,缺乏勞動與專業課程的融合課程。例如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中,在課程標準設計上尚未融入勞動教育內容,缺乏勞動教育綜合素養方面的內容。在數字化的背景下,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實訓中導入勞動教育的案例和元素,實訓內容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制定合理的課程標準,注重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2.3 中職學校缺乏校企共建的勞動教育與專業實訓課程融通的實訓基地
目前在中職學校中,尚未建立獨立的勞動教育實訓室,學生的勞動教育基本是通過打掃實訓室,完成實訓工具擦洗、勞動工具整理等形式來進行。而中職物流專業實訓基地都是以專業實訓任務為主,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難以跟勞動教育有效融合,在實訓課程教學中就難以進行將勞動項目與專業技能實訓結合。例如在中職物流專業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中,實訓室主要針對進行產品出庫、入庫、在庫保養、包裝、配送等項目的實訓實習,在平時課程教學時,學生的勞動教育內容也主要是對實訓器材的清潔與保護,尚未形成系統的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程融合的模式。校企共同建設勞動教育與專業實訓課程融通實訓基地,學生在訓練專業技能的同時也使勞動技能得到培養,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 數字化背景下勞動教育融入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改革探究
3.1 制定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標準,優化“四階式”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數字化背景下,要強化學生的勞動教育意識,中職學校在開設專業實訓課程,要滲透勞動教育內容,將勞動教育內容實現“課中講,課中練”。廣西梧州農業學校物流與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上,進行了創新與改革,首先是在該課程標準上,將勞動教育的內容融合進來,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評估等方面也與傳統的要求不同。例如,在“貨物出庫”章節中,涉及智能倉儲、機器人、AGV引導小車、虛擬仿真系統等內容。在做課程標準和課程設計時,要把機器人是如何進行勞動的、智能設備勞動與人工搬運勞動的區別、人工對機器人路線進行規劃和監督運轉等典型案例引入課程標準中;在教學設計時將勞動教育的內容融進教學中。做人才培養方案時,采用“四階式”將勞動教育與課程內容融合,強化中職學生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
“四階式”指制定中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勞動教育融入物流專業實訓課程中,并分為四個階段,即第一階段是在中職一年級對物流專業技能和勞動素養的認知和實踐;第二階段是在二年級對實訓課程特色案例的實踐;第三階段是在三年級勞動素養和物流專業技能的綜合實訓;第四階段是在畢業實習中對產學研融合實踐活動。“四階式”如圖1所示:
3.2 在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教學中實行“三課融合”
在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進行“三課融合”。“三課融合”指勞動教育與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教學課程相融合、與教學課堂融合、與教學課外融合。進行“三課融合”,教學中導入勞動案例,加強勞動訓練,讓學生養成不怕苦、愛勞動的習慣,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讓學生在實訓中提高成就感和體驗感,增強職業自信。
在課堂上,將勞動教育關鍵環節融入課程教學設計的內容,例如在貨物配送章節內容中,可在實訓實習任務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突出勞動教育的思想,例如在疫情階段京東物流采用無人機配送物資等案例來突出物流行業中勤勞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典型示范、反復操作、項目實踐、榜樣激勵等勞動教育中的關鍵教育環節,加強勞動教育與專業融合的教學效果[2]。通過在實訓課堂中,將勞動教育融入課堂內外的教學,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上好勞動教育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大國工匠的精神。“三課融合”如圖2所示:
3.3 校企共建共享的“五融一體”的實訓基地,使勞動教育與物流專業技能實訓有效融合
“五融一體”指勞動教育與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實訓課程內容的“產、學、研、訓、創”的實訓基地,建設一批與物流專業相關的勞動實踐基地,將勞動教育融合進實訓課程中。數字化背景下勞動教育與專業實訓課程,實訓基地打造成集教學、實訓、培訓、科研、競賽、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目前大多數學校還沒有單獨的勞動教育實訓室,校企共建勞動教育與專業實訓基地融合的實訓室,有效解決實訓場地的問題,降低辦學成本。廣西梧州農業學校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創建了市級的“潤物耕心”勞動教育基地,在此基地中所有專業學生都可以在這里種植蔬菜、玉米等,然后進行農產品電商直播,農產品包裝、冷鏈運輸、配送等專業技能的實踐實習,有效將勞動教育基地與專業實訓基地的融合,實現了集“產、學、研、訓、創”的“五融一體”功能,提高了育人質量。
3.4 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活頁式教材
隨著智慧物流的發展,數字化在物流專業中越來越重要,教學課堂、教學場景在變化,真實場景向虛擬仿真、VR/AR等創設性的場景、沉浸式的場景轉變。從企業崗位、課堂教學、職業技能大賽、1+X證書這四方面來把勞動教育融入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實訓課程中。開發集標準、課程、教材、培訓包、證書等數字化資源,“標準、課程、證書”一體化資源的共享中心,開發數字平臺,活頁式的教材[3],使傳統的勞動教育變成數字化的勞動教育和虛擬仿真實訓課堂的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在這些數字化教學資源中,根據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點,融入課前課中課后的一些常規勞動活動、操作性勞動的內容,如提醒學生課前準備并擺放整齊的實訓用具、實訓器具的維護方法、課后實訓室的整理等。
3.5 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考核模式
在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通過項目數字化教學法、小組分組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讓數字化賦能教學課堂,從“崗課賽證”四個方面進行勞動教育與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的融合。在教學效果考核方式也進行創新,在考核內容中要增加對勞動教育實施效果的考核,包括學生的勞動意識、團結意識等。如在專業實訓評價中,增加實訓設備的整潔性規范性,課前的實訓準備情況,工具的復位情況等,同時,可以采用多方評價體系,例如校企共同評價模式,將勞動教育與課程設計、企業崗位需求標準的融合,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4]。
3.6 成立“勞動教育智慧團”,打造綜合素養高的師資隊伍
在勞動教育融入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中,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專業課與勞動教育融合的素養。廣西梧州農業學校在探索勞動教育融入專業實訓課程改革中,在學校成立了專業勞動教育服務教師團隊。教師團隊在班集體中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并帶領學生到勞動教育基地參與實訓,并對每一次的活動進行反饋。教師隊伍通過服務活動,提升勞動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教師以身作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將中職學生“育人”和“育才”有效結合起來,為社會培育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型人才。
4 結語
勞動教育在職業教育中有著重要意義,在數字化背景下,勞動教育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通過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實訓課程,在實訓課程中進行勞動教育。數字化背景下將勞動教育融入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課程教學,通過制定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標準、課程中實行“三課融合”、校企共建共享的“五融一體”的實訓基地、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考核模式、成立“勞動教育智慧團”等方面的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精神,為社會培養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元,付淑敏.新工科背景下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研究—以湖南第師范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為例[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0(20):64-67.
[2]陳曦.產教融合視域下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探討—以物業服務質量管理課程為例[J].科技視界,2022(11):107-109.
[3]龔丹宜.探索新時代下中職物流專業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基于現代物流企業人才需求[J].現代職業教育研究,2021(10):178-180.
收稿日期:2024-02-02
作者簡介:龐春寧(1986—),女,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智慧物流、冷鏈物流、農村物流。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 規劃 2022 年度專項課題“數字化背景下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以 lt; 倉儲管理與配送實務 gt; 為例” (2022ZJY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