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文化水平以及道德修養。擁有較強的綜合性、語言性和文化性,是語文學科的主要優勢和特點,而文化性和語言性又集中體現在古詩文中。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承載了漢語言文化傳承的重任,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筆者以古詩文教學的意義作為切入點,談談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策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古詩文,亦如是。通過形式多元、情真意切地“讀”,學生不僅可以更為通透地理解古詩文的主旨大意,還可以更為真切地體會古詩文的思想情感。在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讀”,是一種最為簡單,且最為有效的方法。
比如,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教師不用過多地講解、分析,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古詩的內容。首先,通過大聲朗讀這首古詩,學生準確地掌握了這首古詩的節奏,這也為學生進一步理解這首古詩的內容打下了基礎。緊接著,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注釋,朗讀并思考每句詩描述的情景。以注釋為支架,以思考為蹊徑,以朗讀為推手,每一個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詩句的意思。最后,教師為學生播放優美的古箏曲,讓學生和著古箏曲,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聲朗讀這首古詩,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
實踐證明,通過情真意切地“讀”古詩文,學生就可以透過古詩文中的字眼,清晰、完整、真切地領略、感受、體會古詩文的優美意境。
因為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差異,不同的學生在閱讀同一篇古詩文之后,收獲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學生對古詩文內容的理解會更深一些,有些學生對古詩文情感的體驗會更真一些,有些學生對古詩文細節的掌握會更為透徹一些。為了讓全體學生更為全面、更為深入、更為細致地理解古詩文的內容,體會古詩文的情感,掌握古詩文的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暢所欲言地“議”。
以統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教學為例,在學生情真意切地朗讀這首古詩詞的基礎上,筆者組織學生暢所欲言地“議”。為了打開學生的“話匣子”,筆者提出了一個問題:“透過這首古詩詞,你能夠領略到哪些美景?”這個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地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有的學生說:“我好像看到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有一只喜鵲站立在橫斜的樹枝上。”有的學生說:“我仿佛聽到了清風徐徐的夜晚,此起彼伏的蟬鳴聲。”還有的學生說:“我好似聽到了,麥香四溢的稻田里的一片蛙聲。”在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古詩詞中描繪的景象從模糊變得清晰,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也從片面變得全面。暢所欲言地“議’,不僅讓古詩文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精彩、熱鬧、高效,也讓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變得更加全面。
品鑒欣賞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養,也是語文古詩文教學的重難點。為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邏輯,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結合對詩文內容的理解自主構建畫面,將古詩文與美術相融合,實現跨學科融合教學的目標,以此增添古詩文教學的趣味和生機。
比如,《楓橋夜泊》這首古詩描寫的是詩人張繼離鄉后將船停泊在姑蘇城外寒山寺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在課堂上,教師先組織學生帶著情感朗讀古詩,引導學生初步把握古詩的情感基調。接下來,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詩文內容進行逐句賞析,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暢所欲言,從不同視角出發闡述對詩文內容及情感的理解。為保證學生交流討論的效果,教師引導學生從具體詞語出發進行品鑒賞析,如先賞析“月落、江楓”等描寫的畫面,再深入了解古詩的背景。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構建詩文描繪的場景,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將腦海中的畫面呈現在紙上,對詩文內容及作者的情感進行可視化處理,鍛煉學生的古詩文鑒賞能力。
自古以來,詩與畫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有因詩而作的畫,也有因畫而寫的詩,詩與畫之間,有著不解之緣。詩,因畫而變得更加具象;畫,因詩而變得更加唯美。正因為詩與畫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引領學生理解古詩文主旨、體會古詩文情感的基礎上,惟妙惟肖地“畫”。如果說“讀”與“議”是輸入的過程,那么,“畫”,就是輸出的過程,就是學生表現自己對古詩文理解程度的過程。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竹石》這首古詩時,筆者設計了一些“畫”古詩活動,即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古詩文的理解,選擇古詩描繪的一角,或選擇古詩描繪的全景,拿起手中的畫筆,展開豐富的想象,描繪一幅與古詩文意境相符的唯美圖畫。當每一個學生都完成了自己的畫作之后,筆者又組織他們進行互動交流。通過欣賞同學的畫作,學生就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理解古詩文,就可以互相指出并完善理解上的偏差,進而更為精準地理解古詩文的內容,更為真切地體會古詩文的情感。
顯而易見,惟妙惟肖地“畫”,不僅能夠讓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還能夠讓學生將抽象的古詩文內容具象化,讓學生形象直觀、清晰完整地理解古詩文。
總之,古詩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理解古詩文的內容,體會古詩文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