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體育高職院校術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文章以健美操課程為例,探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基于“導傳訓賽評”的術科課堂教學模式,從理論上分析了此育人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內涵,并以此為依據,重構體育高職院校術科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設計,完善教學評價。實踐表明,此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全面提升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高職;體育術科;課堂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2022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一般項目,《‘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體育職業院校‘導、傳、訓、賽、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JGB2022223。
一、引言
體育強國建設和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高素質體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卓越體育工匠培養已成為體育職業院校重要使命,構建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的課堂教學模式,成為體育高職院校教師關注的焦點。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提出“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開發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新任務[1]。這無疑對體育高職院校術科課堂的教與學指出了新的方向。課堂教學是培養職業院校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踐行能力、競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加強課堂教學內涵建設,扎扎實實地解決教師教學中“以生為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問題,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學習中的“一保二促三懂四會五能”的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顯性素質和隱性素質,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二、理論依據分析
(一)“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是當前我國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顯著標志。“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強調一體化設計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案,把真實情境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融入課程,把富有趣味的技能競賽融入案例和情境訓練,把具有含金量的職業證書融入學習成果評價,實現相互間的有效銜接和有機融合,使課程教學理實一體、充滿活力,形成德技并修、理實并重、手腦并用、工學結合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1]。
因此,體育職業院校術科課程迫切需要基于“崗課賽證”融通,構建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以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程教學實施的有效性,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
(二)“導傳訓賽評”教學模式
在深入剖析體育職業院校課堂教學模式現實狀態的基礎上,通過試點,構建以學生的成長和需求為出發點的“導傳訓賽評”五位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其中,導,是指“引導”,是課堂的關鍵,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渠道;傳,是指“傳習”,是課堂的重點;訓,是指“訓練”,是課堂的抓手,技能點突破的關鍵環節;賽,是指“比賽”,是課堂的手段;評,是指“反饋評價”,是課堂的催化。五個維度以學生能力本位、以市場為導向,各個環節相融合,以期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卓越體育工匠。
從以上理論分析發現,“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和“導傳訓賽評”教學模式有很多的共同點。
首先,二者都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展開教學,在教與學過程中,積極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
其次,“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把真實情境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融入課程,與“導傳訓賽評”教學模式的傳、訓的目標是相契合的。二者都將“賽”和“評”深入融入教學過程中。因此,探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導傳訓賽評”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教學探索實踐
健美操課程是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必修的顯性專業基礎課程,總學時32學時。以會動作示范、會技術教學、會活動設計、會組織訓練為主要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能講解、能示范、能評價、能計劃、能執行的崗位職業能力,為“身體功能訓練”、“器械健身指導”、“團操健身指導”、“普拉提”、“瑜伽”等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基礎,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喜歡做動作、不善于講解動作要領、口頭表達能力弱、溝通交流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等共性問題,且部分男生協調性差、表現力不如女生,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起來有畏難情緒。
因此,教學團隊針對“健美操”課程存在的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模式不系統、教學評價片面等問題,探索基于“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的“導傳訓賽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遵循體育教學規律,重構教學模式
教學團隊根據體育教學特點,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育人理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以教學環節為主線,構建了“引導、傳習、訓練、比賽、評價”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圖1),將教學分為了3個階段:課前導新知,課中傳技術、訓技能、賽素養和反饋評價,課后進行拓展深入行業,下基層送教。該模式借助學習通在線教學平臺,以校內課堂教學為主,結合社區、鄉村、健身俱樂部等實踐教學環境,對接工作崗位實際工作任務,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化教學設計,使學習目標更加清晰、學習過程更加細化。同時注重多元化評價,并將評價運用到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形成一個閉環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從生手、熟手到能手,層層遞進,培養學生“會做、會教、會設計、會組訓”的崗位核心能力。

(二)以崗位核心能力為核心,優化教學設計
1.導
導,是指“引導”,是課堂的關鍵。引導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注重正確觀念引導、文化熏陶及態度養成,提升保身心健康、促愛心匠心的價值認同感。在課前,教師團隊會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授課計劃的進度表,在學習通平臺推送“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微課學習視頻、步伐體系學習資料,并發布學習任務,提出完成任務的具體要求。任課教師根據學生課前平臺上討論的情況和任務完成的質量,借助學習通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精準地了解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課堂的教學設計環節,為精準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2.傳
傳,是指“傳習”,是課堂的重點。傳習基本概念、原理與方法,達成懂規矩、懂道理、懂市場的“三懂”教學目標。任課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授課進度、學情分析及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根據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整理教學內容,設計小群體、主動分享、相互幫助等學習情境和“我知道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分類”“我會做一類基本步伐”的學習任務,循序漸進地完成,達成素質、知識、能力三維目標,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卓越體育工匠的職業素養。
3.訓
訓,是指“訓練”,是課堂的抓手。訓練技能,用理論指導實踐,達成會說、會做、會用、會學的“四會”教學目標。這個階段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任課教師通過布置“組間交流訪學”“我會教步伐”的任務,訓練部分學生能夠運用健美操的專業術語組間進行五類步伐的相互教學,并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邊說邊做模擬進行教學,摸索著理順教學步驟,體會教與學之間的聯系,感受教學過程中的快樂,知道教學過程中的要點。同時,找到自己不足之處,引發深層次的思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有針對性地與任課教師進行探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高效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學習、思維、踐行等職業核心能力。
4.賽
賽,是指“比賽”,是課堂的手段。設計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代考,達成能講、能做、能評、能策、能教“五能”教學目標。任課教師設計了“我能展”的組間競賽活動,要求各小組通過相互協助,通力合作的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能展示正確步伐個數最多、合作最默契、動作展示姿態最優美的組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課堂的小組賽,實時檢驗學生的技能、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保持適當的緊張感,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堂的小組賽,賽出學生的職業素養,在比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競合職業核心能力,從而幫助任課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訴求。
5.評
評,是指“反饋評價”,是課堂的催化。任課教師根據學生訓、賽環節,及時了解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學生相互點評訓、賽過程中的優缺點;幫助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教師的評價,補充完善健美操基本步伐的技能點,厘清技能點在典型工作任務中的重點地位和作用,幫助學生構建健美操基本步伐的體系框架,并引出下一個模塊學習內容,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夯實的基礎。
(三)融通崗、課、賽、證,構建綜合評價體系
構建崗、課、賽、證融通的評價體系。本模塊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課前測、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即基本技術、崗位的職業素養即身體姿態、組間的比賽、健美操教練員的教學能力即課后的拓展(在校內的社團進行模擬教學)。評價主體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社團學生評價組成,更加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評價的方法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參與和評價,不斷探索增值評價,開展學習過程診斷,實時反饋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四、教學實踐效果
文章以2020級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兩個班學生為教學對象,對“崗課賽證”融通理念下基于“導學訓賽評”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與效果評價。結果表明: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更加規范,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有了顯著的提升。實踐教學更加實效化。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踐行能力、競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一)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開展“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基于“導傳訓賽評”的教學模式實踐,學生能根據任課教師的要求在學習通平臺上,保質保量地完成課前預習,養成了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同時,能根據預習的任務單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自主地在教學平臺上進行學習。線上交流問題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多,線下課堂遲到的學生數量明顯減少。
(二)實踐教學效果顯著
課堂的教學環節不再是傳統、單一的模式,而是緊密結合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精準地選擇匹配的教學內容,通過“導傳訓賽評”教學模式,針對技能點進行逐步突破,從而讓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實踐環節中獲得了更多的與崗位實際相符的技能與知識,使學生更能迅速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學生反映很喜歡健美操這門課程,立志投身本健身行業、繼續探尋健身教練的魅力、報考本專業研究生的人數逐年增多。同時本課程在2020年,被湖南省教育廳認定為在線開放精品課程,教師團隊成員參加省教師教學能力競賽獲得一等獎。
(三)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在“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基于“導傳訓賽評”的教學模式中,任課教師充分的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布置的學習任務是由學生獨立或者在小群體中合作完成,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踐行能力、競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20級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健美操課程的平均成績、及格率均明顯高于2019級學生,學生在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同時也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
五、結語
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三教”改革的主旋律下,“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下基于“導傳訓賽評”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單一的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了學生可持續發展,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核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符合高職體育院校培養卓越體育工匠的實際需要。因此,該教學模式的創新,對高職體育課程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該模式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高職體育院校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向一流水平邁進。
參考文獻:
[1]曾天山.試論“崗課賽證”綜合育人[J].教育研究,2022(05):98-107.
[2]譚焱良,周原宇.論高職學生五環相扣職業核心能力體系建構[J].教育與職業,2020(10):102-106.
[3]于素梅,彭慶文.幸福體育課程模式下的幸福感追尋與實踐方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2(06):602-611.
[4]黎永鍵,陳述官.高職汽車專業“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2):75-81.
[5]彭茜薇,馮梅.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五維”考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以《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為例[J].物流科技教學研究,2024(1):182-184.
[6]肖青.產教融合“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研究實踐———以高職餐飲烹飪英語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院報,2023(12):65-67.
[7]何雨辰.OBE理念下BOPPPS教學模式在“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4(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