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學生公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教育內容與學生生活脫節、傳統教育方法的局限性等。隨后,強調了信息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促進學生參與度和教育效果方面。接著,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構建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的教育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完善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建立多元互動的教育評估體系以及加強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
【關鍵詞】信息化|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教育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化已成為當代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主體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互動性和吸引力方面存在不足,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因此,本文圍繞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大學生公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為當代高等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當前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
在當代高校環境下,大學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多重挑戰。教育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和需求存在脫節。許多教育活動依舊停留在傳統的理論灌輸階段,忽視了學生個性化和實際生活經驗的重要性。這種脫節導致教育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從而影響教育效果。傳統的教育方法缺乏互動性和創新性。多數情況下,教育形式單一,以講授或者集體活動為主,缺少有效的互動環節和創新教育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廣泛性[1]。
二、信息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21世紀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融入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信息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資源和平臺。通過網絡資源,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元、更廣泛的知識和信息,這對于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強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具有重要意義。信息化教育方式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現代學生普遍喜歡通過互聯網學習和交流,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好地吸引他們的興趣和參與,從而提高教育效果[2]。
三、信息化視角下提升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的對策
(一)構建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的教育內容
要提升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首先需將教育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包括他們在公寓內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這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以及他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通過調查問卷和社交媒體分析等方式,可以收集學生對于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和興趣,如環保、社會公平等。了解這些信息后,教育者可以設計與這些主題相關的教育活動,例如組織環保主題的研討會、公平正義的辯論賽等。這些活動不僅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還能激發他們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討論,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接著,結合學生所在地區的社會事件和歷史背景,設計相關的案例研究和討論課程,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的有效手段[3]。通過分析具體的社會案例,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這種貼近現實的教育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圍繞當地的社會事件進行小組討論,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最后,鼓勵學生參與創意比賽或項目,讓他們基于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創作相關內容。例如,可以舉辦短視頻創作比賽,鼓勵學生圍繞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制作視頻,或者開設博客,讓學生撰寫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文章。這樣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創造力,而且使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多元,更符合公寓生活環境中的實際需求如表1所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也在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實現了教育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完美結合。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方法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融合信息技術到大學生公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教育質量和互動性的關鍵。創建在線學習平臺、教育應用程序和提供電子教材對于提升公寓內學生的學習體驗至關重要。這些數字化資源能夠使學生隨時隨地訪問學習材料,特別是在公寓內,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節奏。在線平臺通過提供互動式學習模塊,如實時討論區、視頻會議和在線測試,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例如,學生可以在公寓內參與虛擬研討會,與同學和教師進行在線互動,共同完成課程任務,這不僅提升了學習的靈活性,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在公寓環境中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創建模擬的社會環境或重現歷史事件,學生可以在虛擬空間中進行互動和體驗,從而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利用VR技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歷史事件,如親眼見證重要的政治演講或歷史轉折點。這種沉浸式學習體驗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興趣,而且加深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在公寓內部署這些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私密的環境來探索和學習,同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創新和動力。
(三)完善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在提升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的過程中,完善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開發高質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是基礎。這包括但不限于在線課程、電子教材、互動學習軟件和教育應用程序。這些資源應涵蓋廣泛的主題,并結合最新的社會動態和理論發展。例如,創建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史事件、當前國際政治形勢等主題的在線課程和電子教材。這些資源不僅需要豐富多樣,還應確保其內容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提高教育資源的可訪問性和互動性至關重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可以使教育資源隨時隨地可獲取,并支持多平臺訪問。此外,增加資源的互動元素,如在線討論、實時反饋、互動測試等,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例如,開發一個集思想政治學習、在線互動和實時反饋于一體的教育平臺,讓學生能在學習的同時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信息化教育資源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整合和優化現有的教育資源也十分重要。這意味著不僅要開發新的教育材料,還要對現有資源進行評估和整合,確保它們的質量和相關性。通過對教育資源的定期評審和更新,可以保證教育內容的先進性和適用性。此外,建立一個綜合性的資源數據庫,集中存放各類教育資源,便于教師和學生檢索和使用。強化師資隊伍的信息化培訓也是完善資源開發與應用的關鍵[4]。
(四)建立多元互動的教育評估體系
在大學生公寓環境中,將定量和定性評估相結合對于衡量和提升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定量評估,如在線測試成績和電子作業提交情況,提供了學生學習進度的客觀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被智能學習系統自動跟蹤和分析,從而允許教育者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及時的監控和評估。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在某個在線測試中表現不佳,系統可以自動標記并通知教師,從而允許及時的干預和支持。同時,定性評估也非常關鍵,特別是在考慮到公寓內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參與度。通過在線問卷和反饋系統,教育者可以收集學生對教學內容、方法和資源的感受和建議。這些反饋不僅為教育者提供了學生學習態度和滿意度的直接視角,還有助于理解學生對特定教學方法或材料的接受程度[5]。
(五)加強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
在大學生公寓環境中,建立網絡監測和引導機制是至關重要的。教育者可以利用各種網絡工具來監控學生在公寓內的在線行為,這不僅包括他們在學習平臺上的活動,還包括他們在社交媒體和網絡論壇上的討論。這種監測有助于及時識別和糾正學生對某些政治或社會議題的誤解或偏見。例如,教育者可以使用專門的軟件來跟蹤學生在網上的討論主題,特別是那些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話題。如果發現學生對某個政治事件的理解有偏差,教育者可以及時介入,提供準確的信息和更平衡的觀點。在公寓內提供網絡素養教育,對于幫助學生識別和分析網絡信息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泛濫的時代。教育者可以通過在線課程、研討會和工作坊,教授學生如何分辨不同網絡信息的真偽,如何批判性地分析網絡上的新聞和社交媒體上的帖子。例如,可以開設專門的在線課程來教授學生如何評估網絡信息的來源和可靠性,如何辨別假新聞和謠言[6]。
四、結語
智能集成環境的建設對于提升大學生公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集成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和資源,以及建立有效的互動評估體系,可以極大地提高教育的效果和參與度。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將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完善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并建立多元互動的教育評估體系。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王子君,王媛媛,崔巖.網絡亞文化影響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新絲路(上旬), 2023(2):0133-0135.
[2]梁建明,謝清平,王靜雅.微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效性研究[J].贛南醫學院學報,2023,43(05):540-544.
[3]唐偉宸.基于多元價值觀背景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04):140-141,144.
[4]段立.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策略[J].傳播與版權,2022(09):104-106.
[5]陳東旭,路杰,單永新.信息化視域下高校智慧學生公寓建設探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2,25(06):11-14.
[6]朱韻竹.需要理論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黑河學刊,2021(03):78-80.
【基金項目:2022年黑龍江省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工作研究”(項目編號:145209704);“高校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學生高質量就業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45209705);“高校培育時代新人的路徑方法研究”(項目編號:145209702);“基于黨的二十大創新理論傳播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45209706);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00后”大學生勞動教育的路徑和實用性研究(項目編號:GJQTZX202349);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機制研究(項目編號:GJQTZX202344)】
(作者簡介:秦蓁,齊齊哈爾大學,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