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者是閱讀推廣的最終受眾,也是閱讀推廣優化升級的重要動力。本文以讀者閱讀交互為切入點,了解讀者閱讀行為,挖掘讀者內在閱讀服務需求,聚集閱讀推廣人的服務目標和應然社會角色,分析讀者視角下閱讀推廣人的培育策略,旨在為制定閱讀推廣人創新能力培育方案提供實證支持。
關鍵詞:閱讀推廣;閱讀推廣人;實證探索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8-0148-05
基金項目: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閱讀推廣人培育機制創新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2021YB147);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2024年科研項目:“新質生產力視域下新時代黨校圖書館創新能力發展研究”(2024ZCYB18)階段性成果。
閱讀推廣是實現全民閱讀、創造學習型社會的關鍵一步,理想的閱讀推廣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全民閱讀習慣。然而,當前我國閱讀推廣的硬件和軟件條件發展不夠均衡,閱讀推廣的對象和方式都需要作進一步調整[1]。讀者是閱讀推廣的最終受眾,也是閱讀推廣升級的重要動力。以讀者閱讀交互為切入點,能夠總結出閱讀推廣人的服務目標和應然社會角色,了解讀者閱讀行為,挖掘讀者內在需求。因此,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從讀者的閱讀習慣、閱讀接觸方式以及對閱讀推廣人的認知等方面入手,總結閱讀推廣人的培育策略。本次調查共發放1073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83份,發放對象面向全國,回收問卷中地域數量占比前三的為甘肅省(66.95%)、北京市(20.8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13%),性別比例為男性55.04%、女性44.96%。
一、讀者的基本閱讀習慣情況
閱讀推廣要兼顧讀者的閱讀動機、閱讀行為和閱讀環境,是一項多樣性、綜合性的工作,是從主觀到客觀的過程,讀者的閱讀情感是主觀且復雜的[2]。個體對閱讀的重視程度,決定了閱讀推廣人能否抓住活動核心。本次調查通過設置一系列問題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從小樣本知曉閱讀對于讀者的意義,也能幫助閱讀推廣人建立工作準則。
(一)紙質書讀者與電子書讀者樣本分析
當前,以“短、平、快”為特點的電子媒介已經成為國民閱讀的重要渠道,電子讀物不再僅僅作為紙質書本的補充,其地位甚至超越紙質書本。因此,本次調查將紙質類讀物和電子類讀物的讀者加以區分。此外,就信息的獲取效果而言,目前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紙質讀物和電子讀物的優劣,因此,在閱讀推廣的指向中并未將這兩者區別對待。
在783份樣本中,平均每日花費30分鐘以下閱讀紙質讀物的樣本占30.91%,30分鐘至1小時和1!3小時閱讀紙質讀物的樣本分別占28.74%和23.63%(如圖1所示)。在閱讀電子類讀物上花費時間的樣本明顯更多,花費1!3小時閱讀電子類讀物的樣本所占比例為36.78%;相較于紙質讀物,閱讀電子類讀物3小時以上的樣本多出13.02%(如圖2所示)。

能夠看出,讀者傾向于在電子類讀物上進行長時間閱讀,這對于閱讀推廣活動無疑是有利的。因此,閱讀推廣人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開發多樣化的推廣方式,如微信公眾號推文、直播、短視頻等,還要提供一對一引導閱讀服務,建立長期的線上溝通渠道[3]。值得思考的是,由于互聯網具有匿名性和隱私性特點,線上閱讀推廣難以獲得讀者直接、真實的反饋,推廣效果如何,還需進一步統計和考量。
(二)讀者閱讀類型、閱讀消費習慣和閱讀接觸通道樣本分析
本文通過對讀者的閱讀類型、閱讀消費習慣和閱讀接觸通道進行調查后發現,偏好閱讀小說的樣本占比最高(如圖3所示)。將閱讀類型和受教育程度進行交叉分析后發現,各學歷層對于教育類書籍的需求都比較高,在高中及本科學歷層的樣本中偏好閱讀小說的占比最高。這是因為各類人群無論是出于自身需求還是家人需求,都需要教育類書籍輔助學習,而小說的閱讀門檻低、趣味性強,易被接受。
小說是閱讀推廣人接觸最頻繁的品類,市場流通著大量小說題材的書籍,因此,閱讀推廣人要認真鑒別。教育類讀物的存量和產量相對較大,穩定性更強,作為閱讀必需品,受自身品質和讀者信賴度影響較大,閱讀推廣人難以在此類上發揮優勢。但教育類讀物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出版物五花八門,閱讀推廣人更應仔細篩選,重點推廣優秀讀物,滿足教育和文化普及的需求[4]。

(三)閱讀消費樣本分析
閱讀不僅關乎全民素質發展,也與出版產業鏈息息相關。通過調查,在過去的一年里,受調查者在閱讀方面的消費金額分布為:500元以上占比15.33%,300!500元占比15.33%,100!300元占比33.21%,不足100元占比27.71%,沒有花費占比8.43%(如圖4所示)。首先,消費金額反映了讀者對閱讀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在閱讀方面消費較高的群體(500元以上和300!500元),占總樣本的30.66%,他們更傾向于購買高質量的圖書、電子出版物或者訂閱付費閱讀服務。因此,閱讀推廣人要提供優質的閱讀推薦、解讀服務,吸引這部分有消費能力的讀者,帶給他們更好的閱讀體驗。
其次,不同消費水平的讀者對閱讀推廣策略的反應不同。消費水平較高的讀者更愿意接受個性化的推薦和解讀,更注重閱讀品質和深度。因此,閱讀推廣人要根據這部分讀者的閱讀偏好和需求,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推薦和服務。而消費水平較低的讀者更注重價格和便捷性,所以閱讀推廣人要通過提供經濟實惠的閱讀選擇和便捷的閱讀方式,吸引他們的關注和參與[5]。

最后,閱讀推廣人的收入來源與讀者的消費水平有關。如果閱讀推廣人的收入主要依靠讀者在閱讀方面的消費,那么消費水平較高的讀者對他們的收入貢獻更大。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推廣人會更加關注消費水平較高的讀者,提供更多高質量的閱讀內容和服務,以吸引他們的購買支持。但是,閱讀推廣人也應關注消費水平較低的讀者,通過其他的收入來源(如廣告、贊助等)來支持自己的運營和發展。

(四)閱讀渠道樣本分析
大部分受調查者主要通過網絡渠道獲取閱讀內容(如圖5所示),例如,網絡店鋪購買實體書(占比為47.64%)、網絡搜索下載閱讀內容(占比為38.31%)、閱讀APP內或網頁在線閱讀(占比為53.26%)。這表明閱讀推廣人在選擇推廣渠道時應重點關注網絡平臺,提供便捷的在線閱讀服務和豐富的網絡閱讀資源。此外,還有一部分受調查者選擇線下渠道獲取閱讀內容,例如,在書店購買實體書(占比為28.86%)或在書店、書城閱讀(占比為14.81%)。這表明閱讀推廣人仍要關注實體書市場,并與書店建立合作關系,向讀者提供挑選實體書的場所和舒適的閱讀環境。29.12%的受調查者選擇通過圖書館借閱獲取閱讀內容。表明閱讀推廣人要向讀者推薦圖書館資源和服務,提供更多借閱選擇和閱讀活動。16.73%的受調查者通過語音聽書獲取閱讀內容,顯示出讀者對于聽覺閱讀體驗的需求。因此,閱讀推廣人也要向讀者提供語音版閱讀內容(如有聲書籍或播客節目),以滿足他們的需求[6]。
綜上所述,閱讀推廣人要根據讀者獲取閱讀內容的具體方式選擇合適的推廣渠道和服務方式。不僅要重點關注網絡渠道和在線閱讀服務,也要注意書店、圖書館借閱和語音聽書等其他渠道和方式,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服務。

二、讀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認知與行為
(一)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行為分析
從圖6的數據中能夠看出,學習強國閱讀經典學習是參與度最高的閱讀推廣活動,有338位受調查者選擇,占總樣本的43.17%;其次是捐書獻書贈書活動,有162位受調查者選擇,占比為20.69%;閱讀交流會、名家專題導讀講座和線上有聲書推薦等活動的參與度相對較低。這些數據能為閱讀推廣人提供一定參考。閱讀推廣人要針對不同的活動類型,提供相關的內容和服務,以吸引更多讀者的參與和關注,還要根據讀者的反饋和需求,不斷改進和創新推廣活動,提高活動的吸引力。
對于那些沒有參與過閱讀推廣活動的讀者,閱讀推廣人要利用線上線下的各種渠道,向他們宣傳和推廣不同類型的活動,強調活動的益處和樂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只是對受調查者的回答進行了統計,并不代表整個受眾群體的傾向。因此,在進行推廣活動時,閱讀推廣人還應結合其他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綜合考慮不同因素,制定更全面和有效的推廣策略[7]。

(二)對有接受過閱讀推廣活動的讀者進行滿意度調查
在對閱讀推廣活動的滿意度調查中,共有575個樣本參與。本次調查設置普遍滿意度打分的范圍為0到5(如圖7所示),其中,受調查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普遍滿意度平均得分為3.748(最大值為5),標準差為1.172,方差為1.374。標準差和方差是對數據分散程度的度量,較大的方差和標準差意味著受調查者的滿意度分散程度較大。
受調查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普遍滿意度中位數為4,這表示大多數受調查者給出的滿意度打分集中在較高的水平;數據峰度為-0.206,偏度為-0.614,表明受調查者的滿意度打分分布相對平坦且稍微左偏;變異系數為0.313,表示受調查者的滿意度分散程度較小。

通過這些數據分析結果能夠看出,受調查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普遍滿意度整體上較高,平均得分接近4,且大多數受調查者給出的滿意度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滿意度差異,即有些受調查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滿意度較低。因此,閱讀推廣人要了解不同滿意度水平受調查者的具體情況,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以提高整體滿意度,吸引更多的讀者。
(三)對讀者參與過的閱讀推廣活動的真實感受調查
對讀者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感受進行調查,受調查者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推廣活動進行了評分(如表1所示),分數區間從1到5,其中1表示最低期望,5表示最高期望。將每個選項的得分按照不同分數進行分類,能夠總結出以下結果:在“您傾向于線下現場組織活動的閱讀推廣”問題中,得分為5的占比最高,為25.80%,其次是得分為4,占比為23.75%,這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受調查者希望參與線下現場組織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您傾向于網絡僅文字介紹的閱讀推廣(如豆瓣、小紅書等推書)”問題中,得分為4的占比最高,為30.40%,得分為3的占比為32.06%,這顯示了受調查者對通過文字介紹的網絡閱讀推廣活動興趣較高。在“您傾向于網絡視頻制作推薦的閱讀推廣”問題中,得分為4的占比為29.76%,得分為3分的占比為33.08%,這表明受調查者對通過視頻制作推薦的閱讀推廣活動有較高期望。“在您傾向于有專題或主題討論的閱讀推廣”問題中,得分為4的占比最高,為32.06%,其次是3分,占比為33.08%,這顯示了受調查者傾向于參加專題或主題討論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您對根據年齡、喜好類別有人群分類的閱讀推廣更感興趣”問題中,得分為5的占比最高,為32.06%,其次是得分為4,占比為33.08%,這表明受調查者希望參加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您更樂意加入有專業的閱讀推廣人參與組織的閱讀推廣”問題中,得分為5的占比最高,為31.93%,得分為4分的占比為30.91%,這顯示了受調查者希望參加專業性強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后會激發您的閱讀興趣”問題中,得分為4的占比為32.69%,得分為3的占比為30.78%,這表明大部分受調查者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后閱讀興趣更強。

通過分析表2數據能夠看出,受調查者對不同類型閱讀推廣活動的期望程度有所差異,但在整體上對所有類型的閱讀推廣活動都持有較高的期望。平均得分在3.54到3.88之間,且標準差相對較小,說明受調查者對不同類型閱讀推廣活動的期望相對一致。因此,閱讀推廣人要深入了解讀者對不同類型閱讀推廣活動的偏好,以提供更符合讀者需求的推廣活動。例如,受調查者對有專題或主題討論的閱讀推廣和能根據年齡、喜好類別進行人群分類的閱讀推廣期望得分較高,閱讀推廣人就要加強這些方面的推廣活動。

三、結 語
閱讀推廣人培育創新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未來,閱讀推廣人要基于工作實踐進行案例研究,生成更具情境性的培育機制創新實踐案例,例如,開展基于信息交流技術的閱讀推廣人培訓項目,以具體項目帶動培育創新的發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還要進行國內外閱讀推廣人培育創新的比較研究,發現不同文化中共同的價值內核,更好地促進閱讀推廣人培育創新提升[8]。
參考文獻:
[1] 賈薈珍.三元交互決定論視角下用戶閱讀自我效能作用機制及閱讀推廣模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2] 范并思.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5):4-13.
[3] 謝蓉,劉煒,趙珊珊.試論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的構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41(5):87-98.
[4] 陸路,秦升.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創新發展———以陜西省圖書館“智能文化云地標”的建設實踐為例[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2):32-33.
[5] 劉文艷,完顏鄧鄧,戴艷清.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可及性現狀調!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3(2):70-80.
[6] 潘俊彤,范并思.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全過程項目管理模式構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5):52-59.
[7] 楊婷,蔣毓慧.朋輩群體特性對大學生政治認同影響的實證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128-135.
[8] 李世娟.國外圖書館閱讀推廣[M].北京:朝華出版社,2020:35-38.
[責任編輯:喻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