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陣地應該與時俱進,對教育模式以及教育過程進行創新。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急需大量具有專業背景的創新型創業人才,院校應該根據市場需求,對學生開展“雙創”教育,以便能夠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高校教育在創新以及發展過程中,將“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成為其重要的發展方向。然而,當前“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本文主要對新時代背景下“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實踐意義,融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融合路徑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雙創”教育;專業教育;融合路徑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74
1"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實踐意義
1.1"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新方向
新時代,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不斷調整教育的方向和內容。而“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被認為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新方向。首先,融合“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的專業教育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少有機會提供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的機會。而“雙創”教育則強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但缺乏學科知識的積累。通過將兩者融合,可以讓學生既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備創新和創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融合“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社會交往能力。創新和創業往往需要團隊合作,而傳統的專業教育很難提供這樣的機會。通過“雙創”教育,學生可以參與到團隊項目中,與其他學生一起合作解決問題,鍛煉自己的團隊合作和社會交往能力。再次,融合“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促進學校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傳統的專業教育往往與社會的需求脫節,學生畢業后面臨就業難題。而“雙創”教育注重實踐,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增加就業機會。通過與企業、創業者等社會資源的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為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提供更好的支持。最后,融合“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新時代,創新和創業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雙創”教育,學生可以接觸到創新的思維方式和創業的機會,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1.2"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舉措
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專業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雙創”教育應運而生。首先,通過將“雙創”元素融入專業教育中,學生能夠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他們在畢業后更容易適應社會的需求,也更有可能在創新創業領域有所作為。其次,在以往專業教育中往往過于注重學科的細節和專業性,而忽視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通過與“雙創”教育的融合,可以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培養具有綜合能力和跨學科思維的人才。再次,融合可以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和社會影響力。傳統的專業教育往往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術研究,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社會需求的滿足。通過與“雙創”教育的融合,學校和教育機構可以更好地與社會接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和社會影響力。融合可以推動教育改革和創新。傳統的專業教育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例如教學內容過于死板、教學方法單一等。通過與“雙創”教育的融合,可以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和教學能力,促進教育改革和創新的實施。同時,也可以推動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改革和創新,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
1.3"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新內容
“雙創”教育旨在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過去,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學科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將“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起來,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融合“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傳統的專業教育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而“雙創”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將二者融合起來,就可以在學科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其次,融合“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促進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萍紕撔率峭苿由鐣M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必須注重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通過“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科技知識,培養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為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2"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2.1"“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觀念融合度有待提升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創新創業的深化,雙創教育逐漸受到重視。然而,與傳統的專業教育觀念相比,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觀念之間的融合度仍然有待提升。首先,傳統的專業教育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科專精,培養學生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而雙創教育強調的是創新和創業的能力培養,注重實踐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這兩者在培養目標和教育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學生在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難以充分融合。其次,雙創教育的理念和實踐還相對較新,教育機構和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標準,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指導。這也導致了雙創教育與傳統專業教育之間的融合度不高。再次,傳統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也是造成融合度不高的原因之一。長期以來,社會普遍認為成功的標志是取得好的學歷和從事穩定的職業,而對于創業和創新的認可度相對較低。這種觀念限制了雙創教育與傳統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
2.2"“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中,學生參與度不足
盡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現實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對“雙創”教育的認識不足,許多學生對“雙創”教育的內涵和價值缺乏清晰的認識,導致他們對參與“雙創”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其次,當前一些高校在推進“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導致學生參與度不高。再次,部分高校在“雙創”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不足,難以滿足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目前,我國對“雙創”教育的評價體系尚不完善,導致學生在參與“雙創”教育時缺乏動力。
2.3"“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契合度不高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契合度不高,這給教育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挑戰。首先,從教育目標來看,“雙創”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創新和創業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而專業教育則注重培養學生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備從事某一職業的能力。雖然二者并非完全對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過于強調某一方面的教育目標,導致學生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得很好,但在創新和創業能力方面卻顯得不足。其次,從教學方法來看,“雙創”教育注重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專業教育則更注重理論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實踐機會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由于教師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教學經驗,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不自覺地強調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而忽視了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從課程設置來看,“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在課程設置上的契合度不高。一方面,“雙創”教育課程設置較為靈活,強調跨學科的整合,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而專業教育課程設置則較為固定,主要圍繞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展開,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接觸到其他領域的知識,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雙創”教育課程往往需要較少的理論教學,而專業教育課程則需要較多的理論教學。這使得在課程設置上,“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難以實現有機融合。
3"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
3.1"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打造專創滲透教育融合理念
新時代“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是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提高的關鍵環節。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為了有效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打造專創滲透教育融合理念策略的實施路徑勢在必行。首先,要深入貫徹“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理念。雙創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專業教育則是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將兩者有機結合,形成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育機構要思考如何將創新創業元素融入專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能夠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是通過開設相關課程來實現的,還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教育體系。這包括創新創業導師制度的建立,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項目實踐機會,以及與企業和社會資源的深度合作等。只有通過多方面的教育手段和資源的支持,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再次,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教師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因素,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和指導能力。
3.2"改變教學方式,創新課題體系,形成專創知識教育體系
在新時代背景下,“雙創”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作為一種結合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教育模式,它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改變教學方式、創新課題體系以及形成專創知識教育體系成為實現“雙創”教育目標的重要策略。首先,改變教學方式是實現“雙創”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知識傳授和考試評價,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同時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而“雙創”教育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通過啟發式教學和案例分析教學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學校應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如開設創新實驗室、組織創業比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其次,創新課題體系是實現“雙創”教育目標的重要支持。創新課題體系是指以實際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的創新需求為核心,構建起一系列創新課題和實踐項目。通過開設創新課題和實踐項目,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構建創新課題體系時,應注重問題導向和跨學科融合,將各個專業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習和綜合應用。此外,創新課題體系還應與實際需求相結合,與企業、社會等各方面進行合作,增加學生在實踐中的參與度和實效性。最后,形成專創知識教育體系是實現“雙創”教育目標的重要目標,專創知識教育體系是指以創新創業為核心,貫穿于各個專業教育當中,形成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在專創知識教育體系中,學生不僅學習專業知識,還學習創新創業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了解創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等,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3.3"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構建多元化管理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變革,創新創業教育被視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新時代,“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構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策略之一。首先,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是構建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提供具有創新氛圍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學??梢越撔聞摌I實踐基地,提供創業孵化器和創新創業競賽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還需要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開展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創業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創新創業體驗。其次,構建多元化管理模式需要注重創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傳統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識傳輸和考試評估,而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實踐。同時,教育管理部門也應提供相應的政策和指導,鼓勵學校和教師創新教育實踐方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再次,構建多元化管理模式需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素質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每個學生的潛力和興趣不同,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學校可以提供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方向和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進行選擇。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人才。最后,構建多元化管理模式要注重評價體系的創新和完善。傳統的評價體系以成績和排名為導向,忽視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實踐經驗和團隊合作能力納入評價范疇。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者在融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美會,朱易.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3,(13):2225.
[2]邵成誠,趙嘉君.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探究[J].數據,2021,(12):173174.
[3]陳衛東.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融合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2):183184.
[4]全曉潔,邱德峰.新時代勞動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的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12):2832.
[5]魏本龍,馮雨.新時代師范院校雙創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路徑探究[J].智庫時代,2019,(5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