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工作是企業鑄就靈魂、引領思想、凝聚合力的重要工作,對于提高職工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提高企業整體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深遠影響。新時代,企業必須堅決做好思政工作,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全員在思政教育上與時俱進、凝聚共識。做好思政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企業必須加強黨的絕對領導,優化職工思政教育內容,創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做到抓常抓長、長治長效、以思政鑄魂,從而建功世界一流企業,以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關鍵詞:新時代;企業;思政水平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79
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日漸完善,企業不斷升級轉型,企業與國際經濟聯系愈發密切,職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保證職工思想的正確性,企業必須加強思政教育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瞄準金融強國建設目標,重視提升職工的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匯聚起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
1"新時代企業思政工作的特征
1.1"新時代的特殊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長久發展,思政工作也應緊跟時代腳步,順應全球化要求,明確了解新時代企業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危機與挑戰,不僅要善于把握機遇,也應明確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新問題,否則企業的思政工作將會喪失本身的育人功能。因此,為了促進企業的思政工作有機融入經濟社會,勢必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思政育人模式、方法,創新思政教育內容,引導企業走上嶄新的發展道路。
1.2"職工群體的多樣化
如今,在企業改革的時代背景下,職工群體的結構呈現多樣化。在企業內部,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多元化,再加上戶籍制度改革、優秀人才引進、畢業生數量增多,企業職工的來源日漸復雜。雖然職工群體的多樣化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職工之間年齡、學歷、生活習慣的不同,使得企業思政工作面臨較大挑戰。可見,如何針對職業群體的多元化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政工作,成為企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1.3"思政工作的緊迫性
受新時代特殊性、職工群體多樣性等因素的影響,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其一,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思政工作的開展;其二,腐朽思想爆炸式傳播,導致反腐倡廉矛盾突出。通過開展高質量思政工作,有助于強化職工責任意識,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觀念。然而,當前部分企業內部存在“思政教育無用”的錯誤觀念,直接導致提升企業職工思政水平工作日漸迫切。
2"新時代企業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1"提高職工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質
提高職工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養修養是企業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作為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職工的素質和行為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所謂政治水平,指的是職工在政治行為、政治決策、政治判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質,而道德素質則涵蓋道德認識、道德行為等方面。企業通過開展思政工作,可引導職工認識和踐行黨的方針政策、企業的發展戰略,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不僅有助于提高職工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質,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還有助于職工正確把握企業發展方向,使其能夠自覺主動地為企業發展貢獻一份力。
2.2"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日漸攀升,社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職工流動性增大,企業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日益成為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一方面,思政工作有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企業開展思政工作可有效提高職工的集體觀念和歸屬感,提高團隊合作力和集體榮譽感,使其形成統一的價值追求和目標,這樣一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還能防止和避免優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企業開展思政工作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心。企業作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和主旋律的重要主體,理應通過開展思政工作引導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助于企業發展,還能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2.3"推動企業整體可持續發展
當下,社會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企業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保持在競爭優勢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思政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培養職工創新精神。企業通過開展思政工作,可引導職工深刻認識到創新的重要作用,以培養其創新意識。職工具備創新精神能夠有效激發自身的內在潛力,從而推動企業進行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思政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塑造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通過思政工作,企業可引導職工學習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有助于提高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能力,使他們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樹立優良的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這既可以贏得客戶和合作伙伴的信賴與支持,還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企業,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3"新時代企業提升職工思政水平的路徑研究
3.1"加強黨對企業思政工作的領導
3.1.1"提高企業對黨建工作的認識
企業黨建工作是推進職工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舉措。因此,企業必須提高領導干部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加強企業領導的培訓,抓好企業領導干部學習管理工作,加強其黨性教育、警示教育,通過大眾媒體宣傳、行政性宣傳等形式使領導者清楚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清楚思政教育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全方位提高領導者的政治意識,使其能夠自覺肩負起自身責任。與此同時,企業還應加強黨務工作者的理論培訓,經常性開展“三會一課”“兩學一做”等活動,舉辦學習黨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員干部聯學、法規專題網絡培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案例網絡培訓,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等活動,推動黨的創新思想進企業、進職工頭腦。
3.1.2"完善企業黨建工作制度
企業對職工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需要構建健全、完善的運行機制,才能保證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一方面,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機制。企業應定期組織黨組織各部開展理論學習和培訓教育工作,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黨務干部隊伍,抓好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建設,同時還應健全企業內部黨組織體系,明確企業黨政工團在思政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做到責任落實到人,有效避免相互推諉,思政工作無法貫徹落實的現象出現。另一方面,健全黨建工作監管機制。企業不僅要保證黨建信息公開,還要暢通監督渠道,分清職權,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黨建平臺,將黨建過程、成果、決策及時公開,保證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3.1.3"黨建引領工會、共青團建設
教育職工是企業工會的重要工作,而職工思政工作則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企業應加強黨對工會工作的引領,增強企業工會的政治性,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思政工作。一方面,黨建引領工建。企業工會應保持自身的政治性,具有先進性,既要通過集中培訓、專題研修等形式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主題黨日等活動,將黨的先進理論成果滲透于職工思政教育工作之中,不斷增強職工對中國道路、文化的認同,還要積極引導職工參與勞動技能比賽,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到“一帶一路”“區域協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鍛煉職工的勞動技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黨建引領團建。企業共青團作為青年職工思政工作的重要陣地,必須抓好共青團建設。因此,企業共青團應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內容,抑或者以建黨節、國慶節等時間節點為契機,組織青年職工開展青年大學習、網絡理論宣講等活動,加強青年職工的理論素養和時代使命感。
3.2"優化企業思政教育工作內容
3.2.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現階段,企業中依舊存在部分理想信念不堅定的職工,急切需要補足職工的精神之鈣。一方面,加強理論學習。企業應加強職工的理論教育,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宣傳,在企業車間、班組進行理論輸出,提高全體職工的政治定力,教育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應積極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文化自信教育,在企業形成崇德向善的氛圍;應開展形勢與任務教育,以黨的建設政治為統領,以依法治企、合規經營為主線,將思政教育內容與國家發展精準對接,引導廣大職工認識到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國家利益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增強職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另一方面,加強實踐學習。企業應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帶領職工開展進社區、進鄉村,讓其在社會實踐中奉獻社會,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抑或者利用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企業文化涵養職工價值觀,創新開展書法繪畫、詩文朗誦等實踐活動,引導職工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感受文化強國建設的雄厚底氣,從而自覺將愛國情融入建功立業之中。
3.2.2"加強艱苦奮斗教育
新時代,企業面臨各種問題與挑戰,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勢必要加強艱苦奮斗教育,從而為企業攻堅克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因此,企業要將艱苦奮斗教育與企業管理、思政工作深度耦合,圍繞“擔當實干求生存·艱苦奮斗渡難關”主題活動,教育廣大領導干部、職工知形勢、明任務,挑重擔、扛責任,牢固樹立艱苦奮斗思想,在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中敬業奉獻,努力工作;要大力開展豐富多元的教育活動,可邀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先進工作者進企業開展講座,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
3.2.3"加強四史學習教育
四史是企業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鮮活歷史素材,對于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強化使命擔當等具有促進作用。因此,企業一要組織全體職工開展四史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引導職工深入了解四史中的歷史背景和基本內容,了解黨的歷史成就、優良作風、寶貴經驗,清楚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讓職工在四史學習教育中提升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內生動力;二要豐富四史學習教育形式,圍繞“讀紅書·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等主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瞻仰歷史紀念碑、走進黨史紀念館、主題宣講、專題講座等活動,創設以史育人學習氛圍,持續號召職工從黨的非凡歷史中尋找初心,激勵使命,履職盡責,積極奉獻,做好當前各項工作;三要結合企業需求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將黨史、新中國史的具體內容與工人階級歷史地位和時代使命有機融合,讓職工進一步了解工人階級在我國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用生動鮮活的歷史講好黨史,以提高職工的思想認識。
3.3"創新企業思政教育工作方式
3.3.1"思政教育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
企業職工思政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均是育人的工作,兩者相輔相成。因此,新時代企業提升職工思政水平,應進一步發揮企業文化的育人優勢,提高職工的凝聚力。其一,企業應根據職工的實際需求和特點,依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領企業文化陣地,常態化開展各類文體娛樂活動,進一步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切實提高職工的政治站位,以達到凝聚人心的效果。比如,定期開展文藝晚會、青年聯誼等活動,為職工提供愉悅身心的平臺,從而更好地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其二,企業要深挖企業文化的時代內涵,不斷從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中汲取思政教育內容,加強職工思想理論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職工的幸福感、歸屬感。
3.3.2"思政教育與企業管理有機融合
提升職工思政水平是企業做好管理的特有優勢。其一,在開展職工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將育人工作滲透于企業生產經營、改革創新等全過程,保證企業發展方向不偏移;企業思政工作者則需要秉持終身學習理念,積極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知識、企業管理方法、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內容,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管理能力,為企業開展高質量思政工作夯實基礎。其二,企業應搭建管理部門與思政部門協同共生機制,可利用釘釘、網絡會議、微信等平臺,將企業發展目標、存在問題傳達到政工隊伍,讓其結合企業實情找準工作定位,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優質服務。
3.3.3"思政教育與新媒體有機融合
調查研究顯示,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以理論傳輸為主,較為枯燥單一,顯然已經與新時代脫軌。而新時代的到來,促進了思政教育和新媒體平臺的雙向融合,給企業思政教育帶來了許多機遇。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特色打造優秀品牌活動,可圍繞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產業舉辦技術論壇、創新大賽等實踐活動,也可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旗幟鮮明地講政治、講中國故事,抑或者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視頻等形式,發布政務信息、黨的二十大報告,用“文、圖、視、音”的形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思政教育的影響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企業思政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于提高職工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具有積極助推作用。因此,企業應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推動思政教育與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深度結合,進一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四史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從而使職工以實際行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高暢,劉徽瑩,吳立潔,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3(04):4649.
[2]劉皇君.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考與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2023,(11):5253.
[3]陳玉玲,唐玲.小三線建設企業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79-1985)——以上海八五鋼廠為例[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0(01):2231.
[4]宋奇,楊亞蒙.關于在國有企業中推進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的研究[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22,24(10):3943.
[5]周艷群.增強國有企業和科研院所黨外知識分子“四個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9):233235.
[6]劉浩.依“網”托“云”構筑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大聯盟——國有企業“智慧思政”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26(05):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