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后疫情時代,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健康消費意愿也持續提升,中國大健康產業加速發展。
據今年8月中國消協發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將達到9萬億元,相較于2021年8萬億元的總額實現了顯著躍升。
“新冠”疫情期間,自古就有健康屬性的茶,在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上有著可喜的表現。可以說,茶是大健康產業的標志性產品,茶產業融入大健康產業乃大勢所趨。
在化學工程、生物技術、酶工程技術、醫藥制劑等多學科技術融合滲透的加持下,針對茶葉活性成分的研究不斷深入,功能化終端產品的創新開發打破了傳統茶葉的加工方法和產品形態。
比如,基于茶多酚、茶氨酸和茶色素等成分的差異化功效,集中在增強免疫力、降脂減肥等用途的保健產品的應用研究,已成為茶葉深加工產品開發的熱點。
人們對大健康、高品質生活的訴求,使得茶在人體護理修復方面的功效也不斷被挖掘,茶葉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消炎、抗紫外線、美白等功效為美妝個護領域新品的研制提供了新方向、新元素。茶多酚、茶黃素等功能性成分在預防如齲齒、牙周炎、口臭等口腔疾病方面的臨床應用研究,為茶葉日化的深度發展提供了應用基礎。
在健康消費潮流的推動下,RTD(即飲飲料)無糖茶市場發展也迎來井噴。除三得利、農夫山泉(“東方樹葉”)外,康師傅、統一、可口可樂、娃哈哈、元氣森林、奈雪的茶、伊利、東鵬特飲等知名食品飲料品牌,都在RTD無糖茶賽道上“混戰”。
“零糖、零脂、零卡”是這類茶飲料吸引消費者的一大賣點,“無糖+茶本味”的返璞歸真,深入人心,無糖茶的市場占比正逐步擴大。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5-2023年,我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2.6億元增至401.6億元,到2028年有望達到815.6億元。其中,包括無糖茶在內的即飲茶以21.1%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碳酸飲料(18.5%),位居行業第一。另外,十年前(2014年),國內無糖茶只占茶飲料市場的1.5%,預計2024年該比例將達到12.3%。無糖茶飲料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作為茶文化、中國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健康理念相結合的產物,茶療開始引領國民健康的新風尚,而茶產業與中醫藥產業的跨界融合尤為引人注目,不僅大大豐富了產品形態,還提升了產業附加值,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在政策扶持與市場驅動下,茶療產業正逐步形成一個涵蓋生產、科研、教育、文化等多領域的綜合集群,各環節間的密切協作,不僅提升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也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