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均屬于國有企業重要管理內容。在新時代環境下,國有企業為強化自身管理實效,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符合需求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在明確財務內控基本原則基礎上,梳理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以問題為導向構建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機制,繼而在國有企業內部營造有序規范的財務秩序,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
國企財務內控管理的概述及原則
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指以現行法律法規為依據,基于國有企業真實狀況對財務經濟活動加以管控的管理方式,旨在通過約束與規范財務細節而在國有企業內部營造規范可靠的財務氛圍,繼而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國有企業為保障財務內部控制管理質量,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合規性 結合財務內控管理概述可見,財務內控管理以現行法律法規為依據,因此,國有企業所制定與實施的財務內控行為均需遵循合規性原則,要求所實施的資產監督條例、稅務管理辦法、財務資產管控制度等均符合法律法規,借助合規性財務內部控制而促進國有企業合規合法發展。
整體性 財務管理體系龐大,涉及預算、資金、固定資產、稅務、報銷等多項管理內容,因此,為保障內部控制效果,需遵循整體性原則,將內部控制措施全面滲透到財務管理的多個板塊中,實現整體性管理控制。
適應性 所構建與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需適應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對國有企業的風險水平、競爭態勢、業務板塊、經營效益、行業趨勢等內容進行綜合性分析,了解國有企業實際狀況,以此為依據構建行之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保障財務內控質量。
國企財務內控管理存在不足
內審制度有待完善 內審制度對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具有良好指導作用,但現階段部分國有企業的內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與完善產生了負面效果,由此可見,內審制度不足現已成為局限財務內控建設與完善的主要不足之處。從財務內控管理角度出發分析內審制度問題,發現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尚未在國有企業內部形成濃厚的內控環境,無法借助文化環境而對國有企業職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種不適宜的環境下,不利于財務內控措施的高效實施。二是財務制度有待健全。國有企業在長久發展建設中,早已形成了特定的財務制度,但財務制度形成之后,未能及時更新,這就導致財務制度存在一定滯后性,難以對財務內控管理的構建與完善提供助力。部分國有企業雖按照政策文件調整財務管理制度,但僅是單純套用政策文件中的普適性條例,并未結合國有企業實際財務管理需求進行針對性構建。三是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升。財務內控人員是實施內部控制措施的關鍵主體,而結合部分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情況來看,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升,且存在其他崗位人員兼任內控人員的情況,繼而局限了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實施。
缺少風險管理內容 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難免會遭遇各類財務風險問題,且財務風險一旦發生,將會給國有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為提升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水平,降低風險問題對國有企業的危害,國有企業應健全風險體系。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僅當財務風險發生后,才會采取一定措施進行應對,但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已經發生。由此可見,缺少風險管理內容現已成為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不足之處。
崗位責任劃分不清 現階段部分國有企業采用固定化管理思路配置崗位,崗位結構及權責一經確認后鮮少更新,這就導致國有企業的財務崗位配置管理存在一定缺陷,在此情況下,極易出現崗位責任劃分不清的現象,權責交叉、過度干預、相互推諉等,嚴重降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致使部分財務崗位工作權責落實不當,職工難以清晰確認自身職責。
國企完善財務內控管理的重要性
結合上述不足分析可知,國有企業財務內部管理仍存在一定缺陷,有待完善,因此,僅從問題導向角度來看,國有企業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是極為必要的。除彌補現有不足,如完善內審制度、健全風險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外,國有企業完善財務內控管理還具備以下重要性。
規范管理秩序 內部控制措施可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為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生產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助力。同時,通過在國有企業內部構建規范性、有序性的管理秩序,把控國企現金流運行數據,提高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從而促進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
深化國企改革 近幾年國有企業處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為適應新時代產業形勢,國有企業需不斷增強自身風險抵抗能力,而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則具有該作用,借助強有力的財務內部控制而提升國有企業控制力及競爭力,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奠定基礎。
促進戰略發展 在適應性原則指導下,財務內部控制與國有企業戰略規劃相適應,借助可靠的財務內控措施能夠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使國有企業戰略規劃能夠持續落實,最終完成戰略規劃任務。
國企構建并完善財務內控管理的策略
為彌補現有不足,推動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崗位責任體系三個構建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策略,同時考慮到現階段國有企業信息化改革工作,進一步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財務內控水平的方式。
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優化內控環境。環境對職工崗位意識及作業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構建并完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過程中,為實現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管理目標,應在國有企業內部渲染濃厚的內部控制氛圍,提升職工對財務內控的重視。一是以財務內控為主題組織特色文化活動,如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辯論賽、財務內控主題趣味剪輯活動等,借助各類活動而在國有企業內部營造濃厚的財務內部控制氛圍,借助該類主題活動而使職工認識到國有企業對財務內控的重視,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職工從財務內控角度出發開展自身工作。二是除借助趣味活動渲染內控環境之外,還可借助文化墻、主題單元、橫幅標語的形式優化完善國有企業場所環境,在氛圍濃厚的內控環境中,加強職工對財務內控的重視,為高效實施財務內控管理工作創造適宜環境。
其次,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屬于財務內控管理工作開展實施的基礎性制度,國有企業在構建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期間,應從多個角度出發完善既有財務管理制度,對滯后性財務制度進行更新,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優化制度細節。需要根據國有企業的行業環境、業務特征、生產需求、戰略規劃進行優化和調整,并嚴格遵循適用性基本原則,以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質量。
最后,組建專業團隊。為全方位促進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健全,需基于國有企業現有人才資源組建專業團隊,提升財務內控人員審計技能、監督水平、職業道德,確保其能夠更好肩負起自身崗位職責。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在組建專業團隊過程中,應整合財務板塊所有專業知識,如審計、預算、稅務、報銷、會計等,培養全能型人才,繼而確保財務內控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潛在風險隱患。在信息化時代,可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財務內控培訓教育活動,輔以案例分析培訓、專家討論培訓等方式,盡可能提升財務內控培訓效果,繼而有效促進專業財務內控團隊的建立。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管理是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構建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期間,需加強風險評估管理。一是從內部與外部兩個角度采集風險要素,如行業趨勢、市場變動、政策調整等外部因素,以及人員流失、制度漏洞、程序低效等內部因素,確保財務內控人員能夠良好把握國有企業實際情況。二是對所采集的內外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挖掘數據價值,分析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三是在完成風險分析識別后,按照風險危害程度及發生概率進行分級,并以風險內控管理報告的形式呈現,幫助管理人員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規避策略,繼而有效提升風險管理質量。
崗位責任體系 財務崗位配置是否合理、崗位責任是否清晰直接影響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且不利于財務內控措施的精準落實,因此,在構建與完善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而構建一個完整可靠的崗位責任體系,細化各個財務崗位的權與責,確保財務人員均可明確自身權責,繼而對各崗位人員產生約束與指導,切實提升各個財務崗位的工作實效,并起到降低財務風險的作用。通過上述不足分析可知,崗位責任體系不足主要受三方面要素的影響,因此國有企業構建行之有效的崗位責任體系,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與完善。
首先,以國有企業業務性質、經營特征革新財務崗位體系,結合戰略規劃及發展趨勢確認各個財務崗位所需職責,引入大數據技術評估崗位,并以崗位評估結果為依據,對國有企業現有的財務崗位體系及組織架構進行完善優化,為高質量落實財務內部控制措施創造良好基礎。
其次,根據完善優化后的財務崗位體系及財務管理板塊而厘清各個崗位的權與責,杜絕權責交叉模糊現象。在此期間,對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進一步落實深化,不僅要求出納崗、會計崗之間相互分離,還需對其他財務崗位進行分離調整。在劃分崗位權責過程中,要求崗位權責落實到個人,并定期以權責劃分情況實施監督管理,借助權責監督行為而提高財務內部控制效果,貫徹落實崗位責任體系。
最后,深化財務崗位考核工作,從權責落實角度出發,對財務人員崗位職責實施質量進行評價,用于了解員工在自身崗位中的表現情況,并借助考核工作能使員工清晰明確自身職責。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可引入大數據技術,評估分析財務人員與財務崗位之間的協調性,基于真實數據對財務人員與財務崗位重新規劃與配置,使財務人員能夠在適宜崗位中發揮出自身價值,繼而使員工能夠主動承擔起財務崗位責任。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財務內控水平 國有企業近幾年持續推進信息化改革工作,在構建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期間,可引入多元化信息技術,用于提高財務內控水平。例如:基于現有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端口統一的財務內控信息系統,若國有企業已完成財務信息系統的構建,則可將財務內控作為既有財務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之一,做好財務內控數據與業務信息之間的共享對接工作,在國有企業內部實現數據共享,繼而確保財務內控管理工作能夠在足夠數據支撐下高效開展。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加強財務內控是極為必要的,因此,為切實解決國有企業財務內控存在的不足,可基于合規性、整體性、適應性原則,構建行之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并加以完善,從內部環境優化、完善財務制度、組建專業團隊三個方面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風險管理,落實崗位責任,在此基礎上順應信息化發展潮流,構建財務內控系統,用于提升財務內控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