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管理一體化是指以預算管理為主線,通過建設統一的業務系統和數據標準,推動各預算管理要素與業務流程和財務核算流程相銜接,從而實現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分析和決算各環節全過程信息互通共享。編制科學的標準、全面推行預算管理整合是建立健全現代財政體制,提高財政資金利用率的關鍵。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也是實現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基于此,本文針對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從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建設等角度出發,提出完善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的對策。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執行效果不佳 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編制預算,或編制不科學、不規范,不能真實反映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和收支計劃。有的預算編制工作不夠認真,沒有對每個預算單位作綜合分析,或者是對預算的指導思想、原則、項目內容和規范的把握不足,造成財政收支與年初計劃的偏離;有的單位在做預算時,對預算項目之間的關聯性和必要性考慮不足,致使資金分配缺乏科學性;有的單位在編制預算時,沒有全面考慮部門預算編制的要求,致使部門預算與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口徑不符。另外,還存在預算編制時間與執行時間銜接不緊密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預算執行效果。
資金管理效率不高,違規現象嚴重 一是經費支出結構不合理,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支出結構中,業務支出占相當大的比例,而在日常業務活動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非生產性支出上。二是對財政撥款的運用不規范,出現了財政撥款不及時或不到位的現象。三是存在擅自改變專項資金使用用途的情況,特別是在財政支出方面,存在截留、挪用、擠占等違規行為。四是存在未按規定辦理項目審批和申報手續的現象。
需進一步提升財會隊伍的質量和信息化建設 一是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財務人員對自身崗位職責和業務知識不了解,造成會計核算不準確。二是缺乏學習培訓,目前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人員培訓力度不夠,造成了部分財務人員知識老化、業務水平低,不能適應當前單位發展的需要。三是一些單位對財政工作缺乏足夠的關注,對財會信息化工作的關注與扶持力度不夠,致使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低,造成財務管理信息不對稱、不及時,不能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四是各部門的財會人員的會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很多單位都沒有設立專門的財會職位,或相關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術,致使會計工作不規范。
內控制度建設存在漏洞,資金使用不夠規范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漏洞,對內控制度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認真執行。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重業務、輕財務,重審批、輕監督的現象較為嚴重,導致內控制度形同虛設。部分單位資金使用不規范,在日常管理中存在“重收支輕管理”現象。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不能正確處理與財政部門及主管部門的關系,導致單位的財務工作缺乏透明度。部分行政單位在財政方面沒有規定具體的職位責任,有的崗位沒有設置專職人員,也沒有明確的分工。
基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意義
有利于提升預算編制質量 預算編制質量直接影響到預算管理效果,確保預算的準確、完整是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工作的重要內容。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能夠提供豐富的數據信息,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在開展工作時要嚴格按照預算編制要求進行,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預算編制方法進行調整,從而保證預算編制質量。財務人員還要對數據信息進行篩選和分類,并按照規定的格式進行填寫。對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提供的數據信息,財務人員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確定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有利于強化預算執行管理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加強財政預算實施的監督和控制有著重要意義,能夠真正做到“支出一定要有效果,沒有效果必定問責”。首先,在實施預算的時候,單位在進行業務活動前,必須按照要求編制好相關的預算,并將其編制完畢后上報更高級別的財務機構進行審批,審批通過之后才能開展業務活動。其次,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數據由單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實時監測和匯總分析,并將預算執行數據與預算編制數據進行對比。最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能夠對支出進度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及時調整單位預算執行的進度。通過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將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進一步規范單位財務管理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有利于規范財務核算管理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通過將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分析、決算等環節信息融合,形成一個閉環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全過程、全要素的管理,有助于強化預算執行剛性約束,提升單位內部控制水平,規范財務核算管理。同時,一體化系統還能將業務信息、財務信息關聯起來,通過信息共享,強化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銜接,從而實現財務信息的可分析性、可利用性及可評價性,為單位制定戰略決策提供依據。
基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策略
更新財務管理理念,樹立現代預算管理理念 行政事業單位要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建立現代化的預算管理觀念,加強預算管理,將預算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要強化預算管理意識,將預算管理作為單位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將其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在單位內部要定期組織財務人員進行學習,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他們對預算工作的關注,為預算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制定預算時,行政事業單位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科學地進行預算,以促進經費的有效利用。在進行財政管理的過程中,要以成本效益分析為前提,通過對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項支出的嚴格審核、監督和控制,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了解與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編制時要充分考慮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資金使用計劃、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使用方向等。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加強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與完善。
強化對預算執行的監管,健全預算管理體制 在預算管理中,實施預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對達到本年度的預算指標具有很大的保障,行政單位要強化對預算執行的監管力度,對開支進行嚴格的限制,同時還要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一是構建健全的預算執行績效考核體系,并確立考核標準,將單位整體工作目標與部門整體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二是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績效管理方法,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對項目進行績效評估。三是加強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建設。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建立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將內部控制融入每個環節中。四是提高業務人員在預算績效管理中的參與度。在綜合預算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明確預算編制、實施、監督和評估各個階段的責任。
完善資金核算和管理,強化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為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督與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應基于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加強財務信息系統建設,優化資金核算與管理。一是完善資金使用的運行機制,規范資金的使用過程。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業務性質制定資金使用流程,明確資金使用范圍,規范資金支付方式,同時明確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對資金使用的監督與檢查職責。通過制度建設,強化財務管理職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二是完善財政收支統籌制度,使財政收支的運行程序標準化。行政單位要以預算實施工作為中心,構建全程預算實施的監督體系。財務部門應根據預算編制、批復、執行及決算等環節制定全過程的預算執行管理制度,并對業務部門開展業務指導和培訓。此外,要明確業務部門對財務部門的考核責任,以考核促進預算執行工作的開展。三是加強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提高財務信息系統建設質量。行政事業單位應積極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升財務信息系統建設質量與效率。要通過建立財政資金支付和會計核算一體化信息系統、規范會計核算工作等方式,加強與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數據對接。
強化內控制度,提升財務工作質效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組織通過制訂并執行一套互相聯系的系統和措施,來達到其控制目的,以確保單位的各項業務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確保財務報表及有關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實行預算管理一體化模式的前提下,行政事業單位要優化內控制度,從根源上規范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提升運營水平。首先,管理者必須改進單位的內控體系,對單位整體業務和流程進行梳理,科學設定崗位職責。其次,要建立崗位輪換制度。為員工在各個職位上設定不同的考評標準,以此來評估他們的工作績效,從而達到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目的。最后,要健全內部控制評價機制和風險評估機制,定期開展內控評價工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整改,完善單位的內控管理體系,保證單位的各項制度能夠順利實施。
注重專業人才的培育和職業素質的提升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制訂一套訓練體系,制訂訓練方案,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訓練與指導。使財務人員熟悉預算管理一體化相關政策和制度規定,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其次,各部門要對會計工作進行綜合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制訂相應的獎勵辦法。對表現優異者予以表彰,對未通過者予以公開譴責,并對其實施相應的處罰。通過制定評估體系來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再次,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讓他們明白在工作中要恪守職業道德,堅守職業的底線,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要注重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與職業素質的培養,不斷提升他們的業務素質與職業素質,以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最后,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制度,對優秀的財務人才進行引進和任用。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財務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進而更好地推動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
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健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也出現了較大的變革,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對推動其科學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要認識到其重要性,并不斷探索優化策略,最大限度地改善財政管理,進而為公共服務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