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教學質量評價是檢驗地理教學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途徑。在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對于中學地理課堂的教學評價則是關鍵的教學研究內容。只有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質量上進行評價,才能夠更好地提升中學地理課堂質量和教學內容素養,實現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提質的目的。對于中學地理課堂的教學評價,包括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及方式判斷教師教學的行為,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行為反應、學習效果,從而有目的、有效度地衡量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也為后續教學質量提升、優化教學課程內容、改善地理課程教學工作提供階段性的判斷依據。
一、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的困境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需要從教師的積極性、教學的目的性、教學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出發,以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促進教師深入理解地理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更好地提升課堂效率。目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依然面臨著諸多困境:
一是分析評價標準不明確。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包括地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多個方面,涉及面廣,不同的教師對于教學的評價標準不一致,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客觀準確;地理學科的教學評價標準過于籠統,不夠具體和科學,導致教師和學生難以確定評價的重點和方向,評價難以反映實際教學情況。
二是評價方法單一。目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主要采用考試成績評價,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學生更關注考試成績,教師不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三是評價結果不及時。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涉及面廣,評價結果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和分析,評價結果往往不能及時反饋給學生和教師,導致教師難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四是評價過程缺乏多主體參與。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過程缺乏學生和家長的參與,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反過來講,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反饋低效,也就不能促進學生和家長的參與和反饋。
二、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路徑
1.做好中學地理教學質量評價前的準備
開展教學課程評價工作,首先必然要確保評價公開、客觀和公正,這也取決于當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素質能力水平。在開展評價之前,教師要認真研讀中學地理新課改相關標準文件和教材,把握課程目標要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容,以此作為評價的重要因素,建立評價內容的梯度,深刻認識新課改的評價理念,從而在豐富自身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更好地將理論、實際、教材三者相互結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評價模式一:從教學過程上進行評價
對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評價,可以通過課前——教學目標評價、課中——教學環節設計與學生表現評價、課后——教學促進改善提升評價、反思——教材設計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詳細評價內容如表1。
基于教學過程中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行為(包括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方面,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實效)、學生學習行為(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等方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教學資源(包括教材、教具、實驗設備等方面,反映教學資源的質量和適用性)、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安排等方面,反映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反映教學過程的質量和效果,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有效的反饋和指導,最終提升地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3. 評價模式二:從教學方法和質量上進行評價
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本質是通過對比,引起教師的注意,使之從評比結果中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優化和改善提升,而建立標準能夠使評價更具有說服力。對此,從專業教學能力上進行評價可參考表2。
從教學方法和質量上進行評價,主要是對教學方法(包括教學手段、教學策略、教學形式等方面,反映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教學質量(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教學水平等方面,反映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學生參與度(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等方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實效)、教學反饋(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學的反饋等方面,反映教學反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和教學創新(包括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等方面,反映教學創新的程度和效果)進行評價,反映教學過程的質量和效果。通過從教學方法和質量上進行評價,可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結語
初中地理教學質量評價的指標單一、方式單一、結果不準確等現實困境在核心素養視域下變得更加明顯,需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在核心素養視域下,一方面要認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評價的意義,另一方面要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質量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情況。同時,初中地理教學質量評價的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建立科學、公正、全面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養提升。唯有如此,初中地理教學質量評價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推動初中地理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學)
注:本文系2023年江西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雙減’背景下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地理大單元作業設計研究 ”(立項編號:XYDL2023-033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