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的突出亮點是以語文核心素養作為語文課程的目標,提出了六個學習任務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真解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梳理教材與新課標理念之間的關系,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重構教學內容,真正落實新課標理念。
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對于這個綱領性的表述,教師需要深入研讀與分析。
首先是理清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四個方面的內容組成了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但是從語文學科的獨當之任來說,語言運用居于基礎性位置,這是由語文課程的性質決定的。此外,教師還需要理清語言運用與核心素養其他方面的關系:一是語言運用與思維發展的關系,在語言運用中,語言的發展過程也體現思維的發展,而思維能力提升得快語言運用能力就更強,足見二者具有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二是語言運用與人文修養的關系,人文修養是審美創造與文化自信的綜合體,如果說語言運用屬于語文關鍵能力,那么人文修養就對應語文的必備品格,人文修養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借助語言運用來培養,而人文修養又是語言運用的導向,能夠為語言運用與發展提供動力。
其次是分析語文核心素養的本質特征。一是具有統攝性。它在語文素養的多方面要素(語文知識、技能、方法、習慣等)中處在中心位置,具有協調、凝聚、調遣多方面的功能。二是它具有整體性。這種整體性指的是“綜合體現”,單一的語文要素不是語文素養,只有綜合了人的感知能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并通過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體現出來的語文素養,才稱得上語文核心素養。三是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遷移性。語文核心素養形成后,能在學生的語言生活中長久發揮作用,幫助學生順利進行語言交際活動。
新課標推出的六個學習任務群,按照課程內容整合程度分為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任務群。教師對照六個學習任務群的具體學習內容,梳理統編教材的單元內容,可以看出多數普通單元的內容是不適宜整體上直接用于開展任務群教學的,而特殊單元基本上都符合開展任務群教學的需要。這些特殊單元(從三年級開始)包括:每年級的上冊教材安排的閱讀策略單元,每冊教材安排的一個習作單元,每年級的下冊教材安排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還有每冊教材都安排的一個文體閱讀單元,如童話閱讀單元、寓言閱讀單元、神話閱讀單元、現代詩閱讀單元、民間故事閱讀單元、小說閱讀單元、名著閱讀(中國古典名著、外國名著)單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與新課標理念相匹配的內容,引導學生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還可以辯證地分析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將內容重組的方式,依然可以獲得適合開展任務群教學的內容。
基于上述分析、梳理,教師必須以語言運用為主體,實現語文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學內容重構。
首先是確定核心學習任務群。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編者在普通單元中安排了眾多的學習內容,其中,一些常規的語文學習方面的內容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學習內容,適用于不同的學習任務群。因此,一個單元乃至一篇課文的學習,就要涉及多個學習任務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確定一個單元涉及的多個學習任務群中,哪一個學習任務群具有核心地位;然后再把其他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內容與學習目標整合到一起,達到重構教學內容的目的。比如,教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狐假虎威》,這個寓言故事安排在第一學段學習,必然還承載著識字、寫字的教學任務,編者安排了會認15個字和會寫8個字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習任務可以歸入“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根據寓言的文體特點,這篇課文的學習任務可以歸入“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根據學生對文本中狐貍形象的不同認識,這篇課文的學習任務可以歸入“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學習特點,如愛聽故事、喜歡表演故事、容易受故事影響等,教師可以確定“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為核心學習任務群,以此統整其他任務群的教學內容與目標。在教學時,教師把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等作為基礎性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體驗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思維的過程中,達到從不同角度理解寓言寓意的教學目的。
其次是對教學內容進行結構化重組。在確定核心學習任務群后,教師需要從語文核心素養目標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使其具有結構化的特點,幫助學生順利達成學習目標。比如,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師確定核心學習任務群為“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后,讓學生推薦適宜去小興安嶺旅行的季節,創設真實的情境:學生先從文本中提取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再設置矛盾沖突,指出這樣的景色家門口也有,促使學生認識到需要深入文本閱讀,才能把握小興安嶺每個季節的獨特之美,通過朗讀體現出這種獨特之美。在此基礎上,學生認識到寫一個地方某個季節的景色美,既需要寫出整體感,又需要突出獨一無二的體驗感。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站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根據學習任務群的要求,辯證分析統編教材的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找到落實核心素養目標的教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