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對“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進行了專門論述,要求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利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語文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提升習作表達能力。那么,教師該如何創設習作教學的真實情境呢?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教材文本出發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開展習作表達活動。
首先是立足文本內容創設角色代入情境。統編教材中有大量情感豐富的課文,適合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讀寫結合訓練。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文本出發,創設角色代入情境,讓學生以文本中人物的身份去思考、活動,形成一種獨特的交際情境。如教學《天窗》,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假如你就是那個被關進屋子里的孩子,只能從天窗去看自己喜歡的夏天陣雨的情景,你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會產生什么樣的獨特感受……請以關進屋子里孩子的角色寫一段話。”這樣的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將從文本學習到的“你會看見”的情形,轉換成“我”在屋子里抬頭看“天窗”觀察到的情形,結合自己平時在雷雨天的體驗,進行屬于自己的神奇想象。
其次是將文本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對接進行情境創設。如教學《花的學校》,作者在課文結尾寫道:“你沒有看見他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嗎……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基于這樣的表述,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每天放學時,你走出教室朝學校大門口走去。你急著要去哪兒呢?你為什么會朝對方揚起雙臂呢?把你一天的獨特經歷寫下來。”
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習作資源,教師需要重視從學生生活出發創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體驗中將生活資源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習作素材。
首先是利用校園活動創設體驗式習作情境。有時候,學生在教材文本中學習了值得一練的表達方法,可是找不到類似的文本情境開展練筆活動。對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校園活動場景來創設體驗式習作情境,讓學生通過相應的場景進入體驗狀態,使用相關的表達方法進行書面表達。如學習《慈母情深》,課文中“我”到母親工作的工廠見到母親工作的情形:“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作者運用慢鏡頭定格的表達方法進行描寫,學生對這種表達方法很感興趣,但他們在學習之后找不到合適的素材進行練筆。教師可以借學生開運動會上發生的事情,創設真實的習作情境:“在學校舉行的秋季運動會接力比賽中,王強、吳亮等所在的隊奪冠呼聲最高;但是吳亮在與王強交接棒時用力過猛摔倒了爬不起來,王強立即轉身飛奔到吳亮身邊,迅速扶起吳亮,詢問他受傷的情況,直到其他同學和醫務人員趕來,他才繼續參加比賽。盡管王強所在的隊沒有拿到冠軍,但是他在比賽場上的行為贏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請你利用這個素材,寫一篇表揚稿,注意在寫王強的關鍵行為時用上慢鏡頭定格的表達方法。”
其次是直接利用生活中好玩、有趣的活動創設習作情境。如學習《狼牙山五壯士》,課文第2自然段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寫戰士們利用地形阻擊敵人,一次次打退敵人進攻,這樣的寫作方法適合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練筆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課間活動的場景創設情境,讓學生以“快樂的課間10分鐘”為題,以小記者的身份,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為學校廣播站寫一篇報道。
跨學科學習是新課標推出的六個語文學習任務群之一,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自然也包括提高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教師以學科融合的理念來創設綜合性的習作情境,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達素材和習作資源,而且能夠打通習作與多學科學習之間的通道。
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家鄉的風俗》,該單元的人文主題表述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語文要素學習目標有“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和“習作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安排學習的課文《北京的春節》《臘八粥》和《藏戲》都聚焦一個地方的風俗進行描寫。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學習的課文《我們當地的風俗》,進行跨學科學習。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以描寫春節為主要內容的特點,創設綜合性的學習情境:“課文《北京的春節》《臘八粥》以寫春節風俗為主,《藏戲》描寫的是民間藝術,我們的家鄉在春節期間也有許多風俗、民間娛樂活動,請以‘我最關注的家鄉風俗’為題,開展調查活動。”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設計家鄉風俗調查方案,注意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學習內容《風俗就在身邊》《奇妙的節日風俗》《風俗的變化》等,選擇具體的調查目標,成立多個調查小組,設計記錄表,讓學生從已有知識與經驗出發開展調查活動,真實記錄家鄉的具體風俗,尤其是能夠直接體現風俗習慣的事例,包括某些不良的社會風氣等。課外調查結束后,教師指導學生合作整理調查記錄,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呈現“我最關注的家鄉風俗”,并在班上交流,使大家得以從更多角度了解和把握家鄉風俗中值得關注的對象。以此為基礎,學生寫習作《家鄉的風俗》就有了豐富的素材,也有了多層面的感受,能夠找到詳細表達的重點,進而達成單元習作目標。
總之,在習作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創設真實情境,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讓學生置身真實、有意義的交際表達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表達熱情,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