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戲劇影視表演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其中表演者的情感表現尤為重要,它們能夠賦予角色深度和獨特性,直接而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情感、情緒,深化故事內涵,從而讓觀眾更加真實、準確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狀態,并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結合戲劇影視表演的基本原則,探討了情感表現技巧在戲劇影視表演中的應用,并提出了提高感情表現技巧的有效對策,以期能夠幫助表演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關鍵表演技能。
關鍵詞:戲劇影視表演;感情表現;技巧
中圖分類號:J9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8-0049-03
引言
戲劇影視表演中的感情表現技巧,是表演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能夠以直觀的方式展現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內心世界,從而讓觀眾更深刻地理解角色。此外,通過情感表現,還會增強戲劇影視表演的感染力,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加強心理體驗。可以說情感表現技巧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觀眾的觀感體驗,以及表演效果。因此,加強對于戲劇影視表演中感情表現技巧的探討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戲劇影視表演的基本原則
(一)表演追求真實與自然
在戲劇影視表演中,真實與自然的追求是演員表演的基礎,也是能夠讓觀眾盡快投入到故事情節和角色中的重要前提。演員需要盡可能地還原角色的真實面貌,并以自然的表演方式,強化觀眾的代入感,避免表演過于刻意、浮夸。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演員需要深入理解角色,探索角色的內心世界,并用自己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1]。同時,演員還需要加強對自己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控制,從角色出發,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二)角色塑造與情感表達
角色塑造與情感表達是戲劇影視表演的核心。演員需要通過深入理解角色,塑造出鮮活的角色形象,并表達出角色的情感。這需要演員具備較高的表演技巧和藝術修養,能夠準確地把握角色的性格、心理和情感狀態。同時,演員還需要通過情感表達來與觀眾建立情感聯系,讓觀眾能夠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三)觀眾共鳴與情感投入
觀眾共鳴與情感投入是戲劇影視表演的關鍵。演員需要通過表演來激發觀眾產生共鳴,讓觀眾能夠充分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內心世界。對此,演員需要深入了解觀眾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掌握觀眾的喜好和興趣點,并結合角色情況,以及自身體會,借助表演技巧盡可能滿足觀眾的期待。同時,演員還需要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表演中,讓觀眾能夠感受到真摯的情感和角色的魅力。
二、感情表現技巧在戲劇影視表演中的實際應用
(一)借助內心獨白表達情感
在表演中,內心獨白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內心獨白是指角色通過內心思考、自言自語等方式,將內心情感直觀地展現給觀眾,能夠幫助觀眾快速理解角色當下的心理變化、情緒感受以及自身狀態。例如,在一個悲傷的場景當中,演員可以通過內心獨白表達角色的悲傷情感,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痛苦和無助。也可以通過內心獨白的方式,梳理角色情感變化,體現角色性格特點。例如,在古裝劇表演過程中,演員可以通過內心獨白來理解角色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角色的家庭環境、社會地位以及個人經歷,從而更好地表現出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二)合理控制與釋放人物情緒
情緒控制與釋放是演員在表演中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情緒的表達并不能夠總是通過內心獨白、旁白、對白等方式直接體現出來,在實際表演過程中,為追求表演效果的真實性和自然性,演員需要認識到,不同的場景、情況以及情緒感受都會使得人產生不同的反應,人的情感、情緒等是十分復雜的,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是面對相同的場景、事物,不同人的感受以及情緒表達方式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遭遇同樣的情況,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因此,在實際進行戲劇影視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需要具備控制角色情緒的能力,可以根據角色的背景、經歷、性格等,合理展開情緒處理,能夠在必要時以內斂的方式表達情感,在適當的時機釋放情緒,使得情感表現更加準確、真實、生動[2]。
(三)將身體語言作為情感媒介
身體語言是表達角色人物情感以及情緒狀態的重要媒介,一個人在有情緒波動的時候,身體的姿勢、四肢的幅度、面部表情等都是會發生變化的,因此,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演員也可借助身體語言表現角色情感。例如,一個角色在舞臺上通過挺直的身體、自信的步伐和微笑的表情,表現出他的自信、愉悅等情緒;而另一個角色則可能通過佝僂的背、遲緩的動作和陰郁的表情,表現出他的悲觀和沮喪情緒。除了常見的姿勢、動作和面部表情外,身體語言還包括了許多其他的內容。例如,角色的走路方式、手勢、眼神交流等。因此,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需要關注自己的身體語言,確保自己的身體語言和行為表現能夠真實地反映角色當下的情緒狀態,以便更好地表現出角色情感。除此之外,身體語言還能夠幫助演員,實現角色塑造,構建角色形象,體現角色個性。例如,一個角色的穿著打扮、走路方式、動作幅度,以及說話方式等,都可以傳達出他的社會地位、年齡、性格以及個人經歷等,能夠幫助觀眾加強對于人物角色的理解,盡快投入到劇情當中。
(四)通過臺詞體現人物情感
臺詞是體現人物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最為直接的方式,作為戲劇影視表演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物臺詞的內容、表達方式,能夠讓觀眾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情緒。例如,在一個悲傷的場景當中,演員內心是悲傷的,就可以通過顫抖的語氣和聲音表達角色的內心情感,在角色情緒高昂、興奮時,他的聲音也應該是歡愉、有力的。因此,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演員應深刻領悟當下角色的狀態、情緒,并通過合理的方式,將臺詞與情感融合在一起,準確地傳達出來。
(五)運用道具表現角色情感
道具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可以為演員提供表演的輔助工具,還可以有效地傳達角色的情感。通過巧妙地運用道具,演員可以更好地展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狀態。例如,在話劇《雷雨》中,周樸園的懷表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當周樸園在劇中掏出懷表時,觀眾可以感受到他對時間的焦慮和對過去的懷念。而當周沖在劇中緊握著那把破舊的玩具時,觀眾則可以感受到他對父親的怨恨和對未來的迷茫。這些道具的使用,不僅能夠為演員的表演和情緒表達提供支點,還可以為角色情感的表達增添層次感,增加表演深度。
三、提高戲劇影視表演中感情表現技巧的方法
(一)提高演員自我認知能力
演員的自我認知是提高感情表現技巧的基礎,通過提升自我認知,能夠幫助演員加深對自己的了解,有助于角色塑造,提升情感表現的真實性。自我認知通常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其內涵也相對復雜,不僅包括個人性格、特點,還包括價值觀念、情感特性等,在此過程中,演員需要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展開深入的探索和剖析,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修養,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和情感表達方式,將其運用在實際表演當中,能夠更加真實地展現出角色的情感和情緒[3]。
對于演員來說,自我認知的增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例如,參加心理培訓課程,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過反思和自我評估的方式,不斷提高自我認知,并反思自己在表演中的情感表達方式,了解自己在表演當中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提高自己的情感表現技巧和藝術水平,從而為觀眾提供高質量表演。
(二)演員與角色深度融合
演員需要與角色深度融合,深刻體驗角色的情感,了解角色情感變化的原因,才能夠更加準確地將角色情感和情緒表達出來。只有真正理解角色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演繹人物。這需要演員具備敏銳的感知能力和情感共鳴,以便在角色與演員之間建立深厚的聯系。
對此,演員需要認真研究角色背景、生活經歷、性格特點、情感狀態以及價值觀念等,深入了解角色,并分析不同情境下,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會做出何種反應、產生何種感情或者情緒,并將其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使表演更加真實、自然。為加深對于角色的理解,演員也可以在表演這一人物的過程中,切身體會、感受角色所處的境況,如到角色工作相關的場所、崗位去體驗生活,學習工作技巧,感受工作環境、氛圍等,深化對于角色的了解。除此之外,演員還需要與導演和其他演員展開密切合作,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表現角色。通過深入的討論和排練,演員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在表演中更加準確地傳達角色的情感和思想。通過與角色深度融合,演員可以更好地表現出角色的情感,提高表演質量。
(三)培養情感記憶力和想象力
在實際展開戲劇影視表演的過程中,雖然會通過道具布景等方式,營造劇本當中描繪的場景,使演員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但是受到個人經歷、性格特點以及現場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在某一特定場景下,演員自身未必會立即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或者情緒。因此,在表演過程中,為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實現情緒的準確表達,演員往往需要調動自身情緒和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演員具備較強的情感記憶力和想象力。情感記憶是指演員能夠回憶起自己過去的情感經歷,以便在表演過程中,準確地傳達出角色情感。想象力是指演員能夠通過想象來創造新的情感體驗,由于個人經歷不同,角色所經歷過的情況、體驗過的情感演員本身未必體驗過,這就需要演員能夠通過想象的方式,創造新的情感體驗,以便更好地演繹人物,在相應場景下,做出正確的反應,實現情感的準確表達[4]。通過培養情感記憶和想象力,演員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更好地表現角色的情感。
為提升演員的情感記憶和想象能力,可著重加強此方面的訓練。例如,演員可以回憶自己過去的情感經歷,并將當時的情感狀態記錄下來,以便將其運用在表演過程中。或者想象自己身處不同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情緒變化和情感狀態。除此之外,演員還需要多多觀察生活、閱讀書籍、觀看電影,通過類似的方式,不斷豐富自身情感體驗,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角色情感。
(四)加強學習和實踐,提升表演能力
1.閱讀專業書籍夯實基礎。
戲劇影視表演當中,情感表現本身難度較大,為提升演員表達能力和表演技巧,需要著重夯實專業基礎,深入掌握表演的基礎知識,包括表演理論、角色分析、情感表現等多個方面。對此,需要積極閱讀專業書籍,學習專業表演藝術知識,了解表演的本質和相關規律,為情感表達技巧的提升和運用奠定堅實基礎。除了閱讀專業理論書籍之外,演員還應加強對于經典戲劇、影視作品的閱讀,深入了解不同風格和流派的表演特點,為自己的表演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借鑒。
2.參加專業表演培訓課程。
專業表演培訓課程是演員提升感情表現技巧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課程中,演員可以接受系統的訓練,包括情感表達、角色塑造、語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與老師和同學的學習交流,演員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表演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3.分析經典戲劇或電影片段。
經典戲劇或電影片段通常具有深刻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通過分析經典作品中的表演風格和情感表達方式,演員可以學習到不同演員的表演技巧和特點,為自己的表演提供更多的借鑒和參考。同時,演員還可以通過分析經典作品中的角色塑造和情節發展,深入理解角色性格和情感變化的原因和過程,為自己的表演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表現力。例如,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復雜情感和內心掙扎,以及與不同角色之間的互動,都展現了戲劇表演藝術的精髓,不同情感表達方式存在明顯差異,演員表演過程中運用了不同的情感表達技巧和處理方式。在電影《教父》中,馬龍·白蘭度的表演堪稱經典[5]。他通過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演技,將教父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動逼真。通過觀察他的表演,可以學習到如何通過聲音、表情、動作等來塑造角色形象、表達情感。
4.加強自身實踐與總結反思。
自身實踐與反思是提高表演水平的必經之路。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真正理解表演藝術的內涵。在實踐中,也可以通過嘗試不同的表演方式和技巧,探索適合自己的表演風格,明確自身優勢,更好地將角色情感表現出來。每一次的表演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與挑戰。演員要勇于嘗試新的表演方式,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拓展自己的表演領域。
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對于自己表演的總結和反思,不斷積累表演經驗,發現自己在運用情感表現技巧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不斷進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對此,演員可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反思:第一,從觀眾的反應反思自身表演,觀眾作為表演的主要服務對象,觀眾的反應能夠直接反映出演員的表演效果和水平,通過觀察觀眾的反應和評價,可對自身表演進行反思和評估;第二,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表演。演員可以通過回看自己的表演,發現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之處,比如表演痕跡過重、情感表達不夠充分等;第三,積極與合作演員展開溝通交流,一場戲劇、一部影視作品的成功,不是依靠某個演員實現的,需要合作演員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夠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而且演員之間的情緒表達也是相互促進的,因此,想要提升情感表達技巧,還需要與合作演員展開交流,與其他演員形成良好的互動,培養演員之間的默契,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表演經驗,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從中獲得啟示和幫助,以更加客觀、全面的角度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戲劇影視表演中運用感情表現技巧時,不僅要遵循表演的基本原則,力求真實自然,實現有效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達,激發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同時還應合理借助內心獨白、身體語言以及對白臺詞,表達角色情感,實現對于情緒的有效控制和釋放,并通過提升自我認知、培養情感記憶和想象力、與角色深度融合,加強學習實踐,總結經驗的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情感表現技巧。
參考文獻:
[1]王雨晴.情感表現技巧在影視戲劇表演中的作用及應用[J].藝術大觀,2023,(18):76-78.
[2]劉穎.戲劇表演中的感情表現技巧分析[J].戲劇之家,2022,(34):32-34.
[3]付藝潼.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三要素探討[J].明日風尚,2022,(12):9-12.
[4]王巧雅.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分析[J].藝術評鑒,2021,(20):75-77.
[5]楊歡.試論影視戲劇表演中的感情表現技巧[J].戲劇之家,2021,(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