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討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紋樣的數據庫構建,通過對馬王堆漆器紋樣的深入分析和整理,實現其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的數字化保存與傳播。文章首先闡述了馬王堆漆器紋樣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接著對馬王堆漆器紋樣的類型進行了數字化分析,隨后提出了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的構建路徑,包括數據采集與分析、數字化處理、數據庫設計和數據庫維護與更新,最后總結了該數據庫的四大功能,為學術研究、藝術創作及文化傳承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關鍵詞: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構建
長沙馬王堆漢墓是20世紀70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出土的漆器以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紋樣著稱。近年來,關于馬王堆漆器的研究逐漸增多,涉及考古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多個領域。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馬王堆漆器的制作工藝、紋樣特征、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在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方面,雖然已有部分學者嘗試將漆器紋樣進行數字化處理,但尚未形成系統、全面的數據庫體系。因此,構建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實現其數字化保存與傳承,對于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漆器是一種在表面涂漆并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器皿。馬王堆漆器作為漢代漆器藝術的杰出代表,其紋樣不僅展現了高超的藝術價值,還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審美價值。通過對這些紋樣的研究,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漢代社會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
(一)馬王堆漆器紋樣的藝術價值
馬王堆漆器紋樣裝飾技藝精湛,裝飾性極強,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味。在圖案取材方面,云氣紋、山紋等紋飾與神獸、神仙等形象相結合,形成了新的吉祥圖案,如“云氣紋”(圖1)的設計,巧妙且富有想象力。其裝飾紋樣和圖案設計既體現了漢代人的審美追求和思想觀念,又展示了漢代漆器工藝的高超技術和藝術水平。在彩繪技術方面,漢代漆器的裝飾手法以彩繪為主,所用顏料有的調油,有的調漆,使得漆器色澤鮮明且經久不衰。除了傳統的紅、黑色彩繪外,還發展到了多彩,如紅、赭、綠、金等顏色,使漆器更加華美。在堆漆技術方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中,堆漆技術已得到應用,如長方奩(圖2)、圓漆奩等器物均采用了這種技術,增強了裝飾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馬王堆漆器紋樣具有高超的造型工藝。器皿造型多樣,既有莊嚴厚重的鼎、舫等,也有纖巧秀美的漆勺、多子盒等。這些漆器在造型上注重曲線對稱和直線與弧線的結合,使得器物既美觀又實用。此外,漆器套盒結構的設計十分巧妙,如雙層九子漆奩(圖3)等器物,通過子母口扣合等方式實現多層套疊,既節省空間又便于攜帶和使用。

(二)馬王堆漆器紋樣的文化內涵
馬王堆漆器紋樣中出現了宣揚義士、孝子、圣君、賢相等的儒家題材,這反映了漢代儒家思想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影響。儒家思想強調道德倫理和禮制秩序,這些題材出現在漆器上正是儒家思想在器物文化中的具體體現。
漢代人祈求長生不死、死后羽化升仙的道學觀念在馬王堆漆器上得到了充分反映。云氣紋、山紋等紋飾的大量使用以及神獸、神仙等形象的描繪都體現了漢代人對長生不老和升仙的向往和追求。這些紋飾和圖案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寄托了漢代人的美好愿望和信仰。
長沙在戰國時期位于楚國地界內,漢初長沙王的封國也位于此。因此漢初文化與楚文化有很高的重合性。馬王堆漆器在裝飾紋樣和圖案設計上受到了楚文化的影響,同時漢代在繼承楚文化的基礎上又吸收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等外來文化,形成了新的文化面貌與裝飾形態,這種文化的傳承與融合在馬王堆漆器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多為木胎,表面髹以多層漆,并在漆層上繪制各種精美的紋樣。其紋樣內容廣泛,包括動物、植物、云氣、幾何圖形以及人物故事等,色彩以紅黑二色為主,間或有朱、青、金等色彩,形成了鮮明而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馬王堆漆器紋樣種類繁多,其紋樣的演變和發展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緊密相連,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為更好地保證數據庫的構建和應用,筆者對漆器紋樣按題材作了分類進行剖析,結果如圖4所示。
馬王堆漆器紋樣的數據庫構建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的復雜過程,通過對其深入研究與整理,并根據紋樣的特點和分類,對數據庫進行系統構建,包括數據采集與分析、數字化圖像處理、數據庫的界面和查詢系統的設計開發以及后期的維護與更新。
(一)數據采集與分析
數據收集是構建數據庫的基礎工作。馬王堆漆器紋樣的采集主要來源于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實物、考古發掘報告、博物館藏品以及相關學術研究成果,包括漆器紋樣的名稱,漆器年代、出土位置、尺寸、形狀、材質等基本信息以及紋樣的詳細描述、照片、高清圖像等。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包括數據格式的統一、數據質量的校驗等,根據紋樣的特征,建立合理的分類體系。

(二)數字化圖像處理
對收集到的紋樣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包括去噪、增強、修復、校正等一系列步驟,以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和質量。同時,采用圖像分割技術,將紋樣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對處理后的圖像進行編碼處理,以便于計算機存儲和查詢,更有助于后續的數字化重建。以某件具有典型動物紋樣的漆器為例,首先通過圖像分割技術將動物紋樣從復雜的漆器背景中分離出來;然后利用輪廓提取技術提取其邊緣線條;最后對色彩進行校正與增強處理。整個處理過程需確保紋樣形態、色彩及細節信息的完整性與準確性。
(三)數據庫設計
根據數據庫特點和用戶需求,設計數據庫的界面和結構模塊。一是設計用戶的查詢界面,提供多種查詢方式,如按圖案類型、器型、年代等查詢。二是開發高效的檢索算法,提高查詢的準確性和速度。三是提供數據分析與統計功能,如統計某種紋樣在不同漆器器皿上的分布情況、某個年代漆器圖案的特點等,并支持數據可視化展示。四是支持數據展示與下載,提供高清圖像與詳細描述信息的展示與下載功能。
(四)數據庫維護與更新
通過該數據庫平臺,我們可以實現紋樣數據的開放共享。同時數據庫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包括數據備份、恢復、優化等,同時要處理用戶反饋的數據錯誤或遺漏問題。另外,隨著新的考古發現和新技術的應用,數據庫中的數據須及時進行更新,這樣有助于提升該數據庫的性能和優化用戶體驗。
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的構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和傳承方式,也是推動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重要資源。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在數據存儲與保護、信息查詢與檢索、學術研究與設計應用、文化傳承與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價值。
(一)數據儲存與保護
數據庫全面收錄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紋樣,包括其圖像、描述、分類、工藝技法等相關信息,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通過數字化手段,將珍貴的漆器紋樣轉化為計算機可識別的數據格式,實現對其的數字化保護,可避免因物理損壞或時間流逝而導致的文化遺產損失。
(二)信息查詢和檢索
數據庫提供了多種檢索方式,如關鍵詞檢索、分類檢索、模糊檢索等,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快速找到所需的漆器紋樣信息,對于每一種漆器紋樣,數據庫都會提供詳細的描述、圖像展示以及相關的文化背景和工藝技法介紹,有效地幫助用戶全面了解其內涵和價值。
(三)學術研究與設計應用
數據庫支持對漆器紋樣進行數據分析,如統計某一時期或某一類型的紋樣數量、分析紋樣的演變規律等,同時,數據庫平臺開放共享,可以吸引眾多學者、研究人員和藝術家參與其中,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此外,馬王堆漆器紋樣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有助于設計師創作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作品。
(四)文化傳承與教育
數據庫通過數字化手段,能使馬王堆漆器紋樣這一珍貴文化遺產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不僅增強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更是為高校、博物館、文化機構等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和案例,助力傳統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構建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不僅可以實現漆器紋樣的數字化保存,減少實體文物受損風險,還可以通過數據庫平臺實現紋樣的共享與傳播,為學術研究、藝術創作、文化教育等領域提供豐富的資源。此外,構建數據庫還有助于推動漆器藝術的現代化發展,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創新,增強社會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與保護意識。
基金項目
長沙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馬王堆漆器紋樣數據庫構建與轉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4CSSKKT177)。
作者簡介
杜進,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參考文獻
[1]劉宗明,黃彥可,楚韻.馬王堆漢墓漆器文化因子提煉和設計轉化策略研究[J].時尚設計與工程,2020(1):1-9.
[2]李宜昊,張智艷.基于長沙馬王堆漆奩在現代女性首飾盒的設計應用[J].湖南包裝,2023(4):153-156.
[3]袁也.馬王堆漢墓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以漆器為例[D].貴陽:貴州大學,2021.
[4]張曉紅.皮胎漆器產品的審美藝術與傳承創新再設計研究[J].中國皮革,2023(12):145-149.
[5]黃韜.馬王堆漆器紋樣在文創產品中的創新設計—“潤格”首飾盒系列設計[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