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的深度影響下,讀者的閱讀方式正在逐步發生轉變,對閱讀的需求也變得日趨多元化,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面臨重重挑戰。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讀者閱讀特點,探討當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存在的難點,探索落實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可行性路徑,以期更好地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構建學習型社會,有效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
關鍵詞:“互聯網+”;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落實以及讀者學習意識的穩步提升,各行各業對職工綜合素養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是幫助個體獲取知識、學習和提升的主要渠道。在“互聯網+”的助力下,公共圖書館需要以提高讀者閱讀素養、服務讀者多元化閱讀需求為目標,充分發揮互聯網內容豐富、互動便捷、高效傳輸的優勢,進一步優化閱讀推廣路徑,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閱讀資源,推進圖書館閱讀服務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一、“互聯網+”背景下讀者閱讀推進的新特點分析
(一)閱讀方式趨向多元化
在傳統模式下,讀者主要通過書本閱讀來獲取有效的資源,而“互聯網+”理念下的閱讀概念被大大地拓展,除了傳統的書本、報紙、雜志閱讀之外,移動閱讀成為讀者閱讀參與的新方式。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中各項功能的逐步升級以及新媒體手段的推陳出新,讀者越來越傾向于通過電子化設備閱讀多元素材。借助電子化閱讀,讀者不僅可以直接識讀文字,還可以聆聽聲音、欣賞畫面,學習一些自帶的微課視頻。電子化閱讀不僅可以以立體化的方式呈現知識內容,還能夠給讀者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便于讀者隨時隨地開展閱讀。
(二)閱讀內容更加豐富化
互聯網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多元的閱讀渠道。以“互聯網+”為依托,讀者擁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
從閱讀內容上來分析,讀者可以貼合自己的興趣需求來選擇各種閱讀內容。例如,讀者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快速地檢索書目或作者名字,以獲取有效的閱讀信息。此外,很多閱讀APP還帶有系統推薦功能,可以結合讀者前期閱讀的內容,向讀者推送延伸資源。
從閱讀方式上來講,在“互聯網+”背景下,閱讀的時間和地點變得更加自由,讀者擁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因此閱讀質量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讀者的閱讀需求也得到更好地保障。此外,以“互聯網+”為依托,讀者還可以加入一些社交媒體讀書論壇、貼吧、專欄等,與擁有相同愛好的書友交流觀點、分享閱讀發現,拓展閱讀視野的同時,推進對閱讀內容的深層次解讀,更好地滋養讀者的心靈。
(三)閱讀服務更加智慧化
圖書館面臨的閱讀對象眾多,除了一些中小學生和教師之外,還有大量的社會人員,包括科研工作者、企事業單位普通職工,還有一些有晉升需求的自由職業者,都是圖書館閱讀服務的主要對象。以“互聯網+”為依托,讀者的閱讀過程變得更加個性化,所閱讀的書籍也更加豐富,包括專業書籍、休閑類書籍、文學類書籍、興趣培養類書籍。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有效儲備,在閱讀服務工作中體現閱讀服務智慧化,并與讀者保持有效的互動關系。此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可以分析讀者的閱讀及借閱歷史,結合讀者的需求定制個性化閱讀服務,例如,為老年讀者提供語音閱讀服務,為幼兒讀者提供可視化閱讀資源,從而更好地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讓讀者可以享受閱讀過程,并獲得豐富樂趣。以“互聯網+”為依托,圖書館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軟件,與讀者進行有效互動,以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從而有效打造互動性、開放性、共享性閱讀空間,促進讀者、作者及圖書館之間的密切溝通和高效交流,實現共同進步。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開展的困境分析
(一)書籍利用率偏低
在傳統閱讀模式下,讀者主要通過紙質書籍來獲取知識,因此一些紙質書籍的借閱率較高且流通性較強。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讀者獲取知識的渠道變得豐富多元,使得圖書館的一些館藏書籍利用率偏低。首先,大量存放實體書會導致空間占有率高且成本較大,為落實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帶來了種種困難。其次,為了向讀者推廣一些館內自有書籍,圖書館需要結合讀者的新需求購置上架新書目,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圖書館書庫擁擠、圖書壓架等多重問題。由于書籍利用率較低以及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導致圖書館在落實閱讀推廣工作中面臨書籍的利用與存儲難以協調的問題。
(二)讀者閱讀碎片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讀者閱讀表現出速度變快、總量上升、內容寬泛的特點。與此同時,很多讀者對書目的閱讀深度明顯下降,對一些書籍不求甚解。還有很多讀者選擇一些娛樂性質的書籍進行快消式閱讀,或者通過手機、平板在網絡條件下隨時隨地閱讀。這類閱讀更多時候是消遣時間,讀者對書目的閱讀獲得感非常低,也不能提出一些深層次觀點,不利于讀者獲取有益知識的,并且很多泛娛樂化書籍還會出現一些暴力情節、片面性觀點,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深刻影響。
(三)喪失資源的吸引力
在過去,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豐富,并向讀者免費開放,為社會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互聯網+”理念的深度推進以及信息獲取的渠道更加多元,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優勢也在逐步喪失。尤其是知識付費理念的提出,導致很多讀者放棄了閱讀長篇大部頭書目,轉而嘗試通過付費的方式獲得更加簡約便捷的閱讀成果。當前,還有很多機構已經放棄了開發傳統紙質書目,轉而直接面向市場投放一些電子閱讀資源,并售賣配套的微課視頻或網絡資源,而讀者只需要付費就可以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甚至可以以團購等方式低價購入學習資源。這些情況都使得圖書館資源優勢喪失,讀者進入圖書館閱讀學習的頻率也隨之降低。
三、“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探索
(一)構建閱讀推廣平臺,促進優質資源整合
圖書館應當有效構建閱讀推廣平臺,實現優質書目的數據化推廣,并對圖書館自有的一些優秀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讓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檢索,享受書籍閱讀服務。同時,閱讀推廣平臺還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推送優質資源,增加圖書館受眾群體。圖書館可以著手從以下幾方面加快構建數字閱讀推廣平臺。
第一,圖書館需要重視應用信息技術,有效地整合館內已有的一些數字資源,方便讀者實現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有機同步,讓讀者可以通過檢索功能查閱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目以及在圖書館內部藏書的具體位置,從而進行高效地借閱。
第二,圖書館需要重視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完善閱讀服務功能,將文本資源與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進行有機整合,讓讀者可以通過多途徑參與閱讀過程。首先,圖書館也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方式成立讀者俱樂部,開展民意調查,了解讀者閱讀偏好,并結合讀者所關心的一些書目,進一步豐富館藏資源。其次,圖書館可以定期組織座談會、閱讀分享會、征文比賽、朗讀比賽、親子閱讀活動、名家對話等優質服務形式,通過網絡手段高效推送信息,并且在線下開辟專門的閱讀活動空間,方便讀者進館體驗,真正將圖書館打造為閱讀、學習、晉升的一體化場所。
第三,圖書館需要依托新媒體實現資源整合。針對圖書館自身館藏資源不夠豐富以及讀者對各類書目需求日趨多元化的問題,地方圖書館需要積極與省級圖書館推進資源與服務的整合,針對地方圖書館沒有的一些書目,可以通過省級圖書館調入閱讀資源,進一步實現優質資源并共享,以滿足讀者多元化閱讀喜好,確保閱讀推廣工作可以突破時空局限。同時,地方圖書館還可以整合省內多個圖書館的資源,結合讀者閱讀頻率較高的一些資源,進一步調進紙質書籍,以此實現閱讀的動態服務,并降低圖書館購進紙質書目和館藏的綜合成本。
(二)推進精品閱讀服務,優化讀者閱讀體驗
圖書館閱讀推廣面對的讀者豐富多元,而讀者閱讀提升的需求并不相同。因此,圖書館需要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提高服務質量,推進精品閱讀服務工作的有效落實。
第一,公共圖書館需要重視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以小程序或APP注冊為基礎,記錄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習慣、前期借閱書目等數據。針對讀者歷史借閱書籍,圖書館可以通過積分獎勵的形式,鼓勵讀者多讀多借;如果讀者借閱后即將到期,圖書館則可以推送個性化還書提醒。
第二,圖書館可以將讀者每本書目閱讀的時間、網絡查詢及閱讀點擊頻次生鋮數據畫像,從而掌握讀者的閱讀偏好。當讀者下次打開APP或小程序時,圖書館才能夠更好地推送相關信息。
第三,圖書館可以為讀者開放權限,讓讀者也可以在系統內部設定自己的閱讀偏好、專業要求,以此避免推送一些不相關信息,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
第四,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添加標簽書評,并形成完善閱讀軌跡。由于很多讀者喜歡用碎片化時間對整本書進行多次間斷性閱讀,在讀者點開APP時,APP就可以快速跳到上次閱讀界面,以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
第五,為了完善個性化閱讀服務,圖書館可以借助音頻手段,將文字轉化為聲音,而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男聲、女聲、童聲等不同類型,實現書目的智能化閱讀。圖書館應當以用戶需求為前提優化閱讀服務,促使閱讀推廣的效果穩步提升。
(三)以數字化技術賦能,拓寬讀者閱讀渠道
在“互聯網+”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還需要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應用,以進一步拓寬智慧化服務范圍,為讀者帶來更加優質的閱讀體驗。當前,手機、平板等設備在生活中大量普及,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也需要向移動化方向積極邁進。圖書館需要將讀者“引進來”向讓數據“走出去”有效轉變,體現服務開放性的同時,加強與多方的對話合作,讓閱讀家深入社會多個方面,推進書香閱讀工程穩步扎實落地。
第一,圖書館可以嘗試與小區有效合作,推進社區智慧圖書館的有效構建,讓讀者可以在家門口享受暢快閱讀體驗。首先,針對公共圖書館數量較少、民眾進入圖書館閱讀距離較遠等問題,圖書館可以與一些有條件的小區以及物業管理部門或社區居委會開展合作,打造社區智慧圖書館,由圖書館為社區提供優質圖書資源,供附近讀者借閱,這些資源包括基礎的紙質書籍和電子資源。而讀者則可以通過圖書館小程序或APP進行書籍的查詢、借閱以及預約服務。其次,社區也需要開辟專門的閱讀場所,以便附近的居民進入館內閱讀學習。為了提高附近居民的閱讀興趣,社區圖書館還可以開展一些閱讀分享活動、讀書會、親子活動、文化活動,豐富附近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小區讀者的綜合文化素質。最后,結合社區圖書館中對書籍的查閱、借閱以及預約信息,公共圖書館需要幫助社區圖書館隨時更新書目以及數據,讓更多優質書目進入社區、走入家庭,進而提高書籍借閱流通率。
第二,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嘗試與學校開展跨界合作,迎合青少年的多元化閱讀需求,搭建校級智慧圖書館,通過“閱讀+校園”為青少年書目閱讀帶來良好體驗。首先,圖書館可以與學校合作開展研學活動,讓學生進入圖書館參與一些志愿服務,通過了解書目分類知識、體驗書目信息錄入掃碼等活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其次,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與學校合作,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好書共讀活動、特色主題征文活動,或者結合一些節假日,開展一些傳統文化特色體驗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互動,并提交自己的閱讀成果,而學校可以為學生頒發相應的證書或者榮譽獎章、獎品等,通過圖書館與學校合作育人,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閱讀意識。最后,圖書館還可以與美術館、博物館、少年宮、群眾文化館等多個機構展開有效合作,共同舉辦一些展覽、講座等綜合性活動,以此豐富讀者的業余生活,推進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高品質落實。
第三,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也需要實現線上線下有效聯動,借助論壇、微信、QQ平臺及新聞媒體等,有效地宣傳與推送圖文信息,例如介紹新開的社區圖書館信息,記錄報道圖書館與學校合作育人的豐富成果。由此可見,圖書館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靈活落實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拓寬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覆蓋面,鼓勵讀者參與閱讀活動,提升讀者的閱讀熱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讀者獲取閱讀資源的渠道被極大地拓寬,閱讀的門檻也變得越來越低,同時讀者之間的互動分享交流也變得更加快捷。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不僅需要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讀者多元化閱讀需求,還需要有效實現數字化閱讀,打造學習型社會,從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實現跨界合作,讓閱讀推廣活動精彩紛呈。
作者單位:薛靜 鄒平市圖書館
參考文獻
[1]李婷婷.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空間建設探索[J].文化月刊,2023(08):128-130.
[2]郭曉.數字文化戰略下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3,43(08):137-139.
[3]馬健偉.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索[J].文化月刊,2023(06):139-141.
[4]皇甫娟.新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探索[J].成才之路,2023(17):61-64.
[5]趙蕊.關于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研究[J].時代報告(奔流),2023(0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