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黨風政風監督檔案時代特征出發,認為加強其“四個體系”建設有助于展現作風建設的偉大歷程、實現對黨風政風工作的監督、發揮檔案的宣傳育人功能。在實踐中,“四個體系”建設存在著管理機制不夠優化、資源建設有待提升、開發利用質效不高等問題,需要從治理模式創新、檔案資源建設、加強開發利用和安全保護上下功夫,推動黨風政風監督檔案規范化建設。
關鍵詞: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四個體系;路徑分析
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目標任務,離不開檔案工作的高質量推進。《“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指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黨風政風監督檔案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新的治理體系。本文從黨風政風監督工作出發,分析其“四個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以其為實踐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1 黨風政風監督檔案的時代特征
黨風政風監督檔案作為紀檢檔案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1.1 全面性
黨風政風監督系統是一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涵蓋了黨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多個方面,實現了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全方位的監督。這就決定了黨風政風監督檔案涵蓋面廣,包括監督監察建議、整改落實、負面清單等,內容門類多,環節流程復雜,也涉及社會經濟發展和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領域,需要理順監督流程,加強全方位精準收集。
1.2 政治性
黨風政風監督工作負有綜合協調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等情況的監督檢查、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執行、推動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等職能,政治監督的屬性更加鮮明更加具體,統籌黨性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各環節。因此,做好黨風政風監督檔案的管理利用責任重大,是必須高標準落實好的政治任務。
1.3 常態化
黨風政風直接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民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必須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這就意味著黨風政風檔案規范化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加強常態化管理,實現檔案資源的標準化建設。
1.4 信息化
當前,信息技術充分融入黨風政風監督,豐富了監督手段,提升了監督效能。通過加強智慧紀檢監察監督平臺建設,能夠構建覆蓋檢舉舉報、問題線索管理、監督檢查、審查等監督執紀執法業務平臺和行政辦公、組織人事、場所管理等辦公管理平臺,實現業務辦理與自我監督的全流程信息化與智能化。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大量電子檔案數據,必須嚴格制定電子文件的操作制度和安全保密制度,對電子文件實施全程監控,實行層層負責制,確保檔案數據絕對安全。
2 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四個體系”建設的價值
2.1 有利于全面展現作風建設的偉大歷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要求,堅持將黨的作風建設擺在監督的重要位置,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日益濃厚。黨風政風檔案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和嚴肅性,是我們黨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真實記錄,規范詳細的檔案記錄不僅具有重要的信息資源價值,還有利于辦案人員迅速、準確地找到依據,提高案件辦理效率。
2.2 有利于實現對黨風政風工作的監督
黨的二十大指出,紀檢監察機關要始終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發揚斗爭精神,練就斗爭本領,不斷加強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主動接受黨內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健全自身權力運行機制和管理監督體系,堅決防止和糾治“燈下黑”。黨風政風檔案是作風監督的全過程記錄,對監督過程是否合規、處理是否恰當、是否經得起歷史檢驗具有重要參考作用。通過檔案的梳理和判斷,能夠實現對紀檢部門的有效監督,規范監督監察過程,促進紀檢人員正確履職。
2.3 有利于發揮檔案的宣傳育人功能
黨風政風檔案是紀檢檔案的重要組成部門,是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的最鮮活教材。結合查處的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干部增強法紀意識,筑牢干部思想防線。利用黨風政風檔案剖析典型案例,能夠深入挖掘負面典型產生的原因,從中總結經驗,強化監督舉措,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同時,用典型反面案例的人和事,制作短視頻、警示教育片和廉政教材等,豐富教育形式和載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四個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面對檔案現代化建設大潮,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四個體系”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3.1 管理機制不夠優化
一是組織領導不夠充分。對黨風政風監督檔案重視力度不夠,在人員配備、技術支持和環境營造上與檔案治理新模式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二是專業化程度較低。大多數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不強,未接受專業化的檔案知識訓練,檔案管理思路不夠開闊,運用新技術能力不足。三是上下貫通的檔案治理結構尚未形成,管理方式單一。
3.2 資源建設有待提升
一是門類劃分上精細化不足。大多數單位將黨風政風監督檔案歸為紀檢綜合檔案,未能充分認識該檔案類型的重要性,造成歸檔材料收集時范圍較為狹窄。對黨風政風監督內容把握不夠,案件辦理流程、以案促改等重視不夠,歸集環節往往只重視結果,過程性材料未能完整收集,對后期查考利用帶來不便。二是聯動機制缺失。黨風政風監督是一項上下聯動、群眾參與性較強的工作,檔案產生環節多、資料類型豐富,但是主管部門對下一層級檔案資源建設上重視不夠,造成檔案缺乏連續性與貫通性。三是主動征集意識較為薄弱。破解資源建設困境的手段和辦法較少,主動開展檔案歸集的意識不足,檔案管理基礎不夠厚實。
3.3 開發利用質效不高
檔案資源開發手段較為單一,信息技術應用不足,利用新媒體、數字人文技術等融入檔案開發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一是開發效果吸引力不夠。傳統的檔案展覽、廉政講座無法滿足新形式下黨風政風監督的要求,需要積極融入新技術,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檔案育人功能。但是,受限于對新技術應用能力的缺失,黨風政風監督檔案開發形式還較為傳統,鮮活度有待提升。二是編研能力較弱。檔案研究和闡釋水平不高,對中心工作和紀檢事業關注度不夠,無法提供精準的檔案服務,難以從檔案中提煉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有的檔案資源或是散落丟失,或被束之高閣,時代價值難以發揮出來。
3.4 安全保管能力不足
一是信息化手段使用不足。數據安全管理理念未能真正落實,防護墻、防水墻等更新不及時。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力度不夠,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還未真正發揮對檔案的保護作用。二是檔案查詢利用管控能力不足。檔案查詢利用標準化較低,有的利用流程流于形式,檔案失泄密事件時有發生。三是檔案數據備份落實不到位。重要數據存儲模式單一,抵御重大安全隱患的能力不足。
4 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四個體系”建設的路徑分析
新時代,要按照《“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要求,著力構建現代化黨風政風監督檔案治理體系,助推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現代化進程。
4.1 深化黨風政風監督檔案管理治理模式創新
要根據黨風政風監督體制改革要求,轉變檔案管理模式,更好地適應紀檢監察工作實際。一是理順體制機制。明確黨風政風部門的牽頭總攬責任,做好檔案規劃、統籌協調、綜合平衡等工作職能,推動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各項任務的落實。二是加強內部溝通協調。建立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工作會商機制,由黨風政風監督部門起草檔案任務清單,統籌好執紀監督、巡察監督、派駐監督等部門,優化檔案管理體系,進一步增強檔案管理合力。三是堅持先行先試。要延伸黨風政風檔案收集范圍,制定下一級監察片組協作、監察聯絡員檔案管理責任,建立自上而下的檔案治理新模式。四是要加強檔案專業化培訓。圍繞《機關檔案管理規定》《機關檔案分類方案、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進行業務培訓,詳細對紀檢監察系統文書檔案和案件檔案的科學分類、全面收集、規范整理和數字化等檔案業務知識進行講解,增強檔案人員內功,提高機關文書檔案整理和紀檢監察案件檔案整理的規范化水平。五是要持續加強財政投入。著力加強檔案信息化基礎硬件升級改造,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分布式存儲系統、藍光離線存儲設備、語音識別服務器等配備,提高檔案數據化管理能力,提升網絡與數據保障水平。
4.2 著力加強黨風政風監督檔案資源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收集端源頭管理。圍繞文件材料形成和歸檔,抓住文件材料形成關鍵環節,強化文件材料歸檔的前端管理,提高黨風政風監督檔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建設覆蓋全面、政策完善、特色鮮明、標準客觀的黨風政風監督檔案“三合一”制度體系,圍繞紀檢工作職能作用,把握紀檢工作機關及其所屬黨風政風監督的工作內容和運轉機制,從檔案來源、范圍、類型、數量等方面明確“應歸盡歸”的標準,努力實現“齊全完整”的目標。二是加強電子檔案收集管理。目前,電子監控系統已全面融入監督體系,形成從任務分解到任務簽收、執行上報、檢查監督、預警監督、督查督辦、工作批示、考核追究、決策分析完整工作鏈條,實現黨風政風監督全電子化覆蓋,這一過程產生了大量的電子檔案,成為歸檔管理新對象。要建立完善的電子檔案清單管理制度,實行統一的標準化、規范化、動態化和公開化管理,根據工作實際及時調整更新,并將清單作為黨風政風監督電子文件的可靠來源,實現全面歸檔。三是加強檔案征集體系建設。黨風政風監督涵蓋面廣,專項任務多、要求標準高,是一項自上而下的專業化工作。要改變破解過去檔案收集分散的短板,將重大案件、焦點事件、專項整治等活動檔案征集好,與下級紀委監委和其他部門銜接起來,形成內外銜接、上下貫通聯動的“一盤棋”的檔案資源建設工作格局。
4.3 提升黨風政風監督檔案開發利用質效
黨風政風建設的主要目標是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教育引導黨員、公職人員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范日常行為,維護社會良好秩序。黨風政風負面案例能夠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汲取教訓,筑牢思想防線。因此,加強檔案資源開發,推出多種形式的育人精品,有利于推動干部明底線、知敬畏。一是打造廉政文化基地。黨風政風建設是廉政文化塑造的重要內容,要系統梳理黨風政風檔案中的典型人、典型事,編制典型案例警示錄,構筑廉潔文化矩陣,為黨員干部提供品清廉文化、看清廉故事的平臺。二是創新檔案宣傳形式。要改變傳統單一的說教形式,以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教于樂中發揮檔案育人功能。黨風政風督查部門可聯合電視臺,制作檔案微視頻,以簡短鮮活的形式教育大眾;可聯合文化部門,從檔案中梳理案件背后的脈絡,制作情景劇、舞臺劇,激發干部群眾的思想共鳴。要積極融入新媒體技術,拓展檔案教育覆蓋面。錫林浩特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闡釋檔案資源,精心制作的系列動漫宣傳片列舉了部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四官問題”“四種行為”的表現形式,旨在警示領導干部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帶頭轉變作風,形成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三是加強編研工作。黨風政風檔案凝集著紀檢部門推動作風轉變的好經驗好做法,為黨委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供有益借鑒,要通過編纂資政參考、專報等形式,及時向上級提供資政服務。
4.4 著力加強黨風政風監督檔案安全建設
黨風政風監督檔案的特性決定了必須加強檔案借閱、利用與保管的安全建設。一是規范好檔案借閱流程。由專人對檔案進行管理,內部需要調閱檔案時按照審批手續由分管領導簽字同意,外單位查閱檔案需持有單位介紹信及本人合法證件并報請分管領導同意后方可查閱,檔案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機關檔案管理規定制度進行查閱和登記,確保檔案完整性,嚴防泄密發生。二是做好庫房安全管理。做好實體檔案的安全保管,按照“十防”要求,壓緊壓實檔案安全責任,從防火、防水、防盜方面自查自檢,采取措施,杜絕風險。三是貫徹落實好總體國家安全觀。瞄準檔案事業發展前沿,關注檔案科技發展大勢,根據檔案安全管理要求,學好用好防災減災、數據存儲、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妥善應對信息化網絡化等帶來的安全挑戰。四是扎實做好數據備份管理。要落實好國家檔案局關于“實施重要檔案數據異地備份制度”的要求,穩妥推進黨風政風檔案異地異質備份工作,提高檔案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構筑檔案保管安全屏障。
結語
要深刻把握新征程上作風建設的新任務與新要求,充分發揮黨風政風監督檔案的時代價值,增強做好檔案管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把“四個體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力爭在資源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在開發利用上取得新成效、在安全保管上取得新成績,不斷提高檔案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為檔案賦能黨風政風監督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姝.今年以來已有1975人次“過廉關”[N].濱海時報,2019(11):03-05.
[2]左晨.新《檔案法》背景下電子檔案創新性管理研究[J].蘭臺內外,2023(12):25-26.
[3]陳學東.增強監督的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N].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01):09.
(作者單位:吉林省德惠市黨風政風監督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