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時代下,零售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爭取在市場中占據更多份額,零售企業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依托信息化設備和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從多個層面著手,打造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進而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提升零售企業的經濟效益。FrieslandCampina(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簡稱“菲仕蘭”)通過整合線上與線下渠道,以及運用數字營銷和智能供應鏈技術,成功擴大了其嬰兒配方奶粉品牌“美素佳兒”在中國市場的規模,銷售額已接近百億人民幣,穩固占據高端市場地位。這一顯著成績的背后,是企業精心策劃的營銷策略和強大的數字化技術支持所不可或缺的。菲仕蘭中國區首席信息官陸瑋先生,擁有數據科學、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多個技術專長,在零售和快消業有八年的深厚經驗,分享了他是如何成功領導多項數字化解決方案落地,為公司創造顯著商業收益的真知灼見。
應用“互聯網+”思維創新實體零售模式
零售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路徑是一個多維度、系統化的過程,旨在通過深度融合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零售業務,重塑零售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首先,零售企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線上便捷性和線下體驗性巧妙結合,打造O2O新零售模式,不僅要求企業自建或合作建立線上商城和移動應用,實現線上線下商品、會員、交易、營銷等數據的無縫對接和共融互通,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夠深刻理解并滿足消費者在線上線下無縫切換的購物需求,通過線上商城和移動應用,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商品、下單購買,享受便捷的購物體驗;而線下門店則提供實物展示、試用、即時取貨等服務,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獲得更直觀的體驗和感受。其次,在O2O新零售模式的基礎上,零售企業還應注重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一方面,引入AR/VR技術,為消費者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通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消費者可以在家中就能“試用”商品,不僅提高了購物的滿意度,也增強了購物的互動性。另一方面,打造特色主題門店和體驗區,將零售空間轉變為集社交、娛樂、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場景。特色門店和體驗區不僅展示了商品本身,更通過精心設計的場景和活動,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收獲。
圍繞核心業務開展數字管理,實現精細化營銷
粗放式盈利的時代已然落幕,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唯有推動企業向更精細化的管理邁進,方能確保組織實現可持續經營目標。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于對銷售團隊、門店管理、客戶關系、異業合作以及路演活動等核心業務實施數字化管理,以實現精細化營銷。
零售企業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健全的數據收集與解析體系,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首先,通過實時分析海量大數據,企業可深入探索消費者需求,制定精準營銷策略,把握市場動態,優化庫存管理,降低成本。其次,整合多源數據構建顧客畫像,實現個性化服務,提升消費者體驗與品牌忠誠度。最后,企業應推行全渠道零售策略,打破信息壁壘,實現數據無縫對接,提升運營效率。為確保訂單快速響應與準確配送,需建立高效訂單處理機制,并與物流公司緊密合作,優化配送路徑與時間。
借助大數據技術助推全渠道零售
以菲仕蘭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實踐為例,陸瑋先生強調,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涵蓋供應鏈管理的復雜性和業務需求的快速變化。預測準確性不足將引發缺貨風險,進而導致客戶流失或庫存積壓過多,增加成本負擔,最終影響整體盈利水平,使企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因此,系統模型需全面綜合地考量多種影響因素,精準預判未來銷售趨勢,以提升庫存周轉率,有效降低庫存成本。此外,持續優化用戶體驗同樣至關重要。陸瑋先生深刻認識到,傳統預測模型已難以滿足當前業務對數據精確度的嚴苛要求。在其主導的Smart Cube項目的預測模型研發與算法調優過程中,他積極引入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及多種新技術,使得新模型的預測誤差率顯著降低至10%以下,為公司提供了更為科學、可靠的市場決策依據,且具備持續迭代升級的能力,不斷為客戶體驗增值,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幫助公司獲取更多市場競爭優勢。
當前,人工智能(AI)技術正在重塑業務,零售行業站在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口,要想立足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作為行業數字化領袖,陸瑋先生的目標是引領公司向數字化進步和全球競爭力的未來邁進,他致力于在團隊中營造創新文化,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搭建,加速推進企業整體數字化轉型,更好地響應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