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平平淡淡,和睦,善解人意,真心陪伴;爭取幸福的要義,追求余生的輕松,愉悅就行。”這是寫在江蘇省南通海安市城東鎮嘉麟社區相親登記冊上的一段擇偶標準。寫這段話的,是一位69歲的喪偶失獨的老先生,老人的筆跡遒勁有力,肆意的一筆一畫中仿佛透露出半生經歷的風霜雪雨和對幸福未來的堅定追求。我很動容,動容于不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不放棄追逐幸福的豁達與勇氣,更動容于一個人對愛情質樸的期待。
在海安市城東鎮嘉麟社區和開發區婚育文化示范站,我聽到了很多這樣動人的故事。近年來,江蘇各級婦聯搭好平臺,做強陣地,廣泛開展新型婚育文化宣傳,海安市城東鎮嘉麟社區和開發區婚育文化示范站,在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方面頗具實踐,潛移默化地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提升家庭幸福指數。
在營造濃厚的婚育新風和家教家風宣傳氛圍上,海安市婦聯聯合海安市委組織部共同打造了“婚育家一席談”訪談節目,邀請家庭代表講述他們美好愛情、幸福婚姻、和諧家庭的故事。崔淳、盧雨陽夫婦,一個是法官,一個是檢察官,在訪談中,主持人問道,夫妻遇到矛盾了,他們是“誰說服誰”?崔淳的眼中閃過一絲柔和的笑意。他說:“工作中的習慣往往會讓我本能地用邏輯和道理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事情,但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我們更多地要換位思考,理解伴侶。但同時,這句話也是相對的,遇到事情去復盤,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對,對方哪里是正確的,今后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就按照這個模式來,就可以減少摩擦,提高默契。”如今,節目已錄制了四期,既有對傳統家庭價值觀的傳承和賡續,也有對現代家庭新觀念的探索和實踐,這些平淡而溫馨的故事將相濡以沫的幸福和美好家風傳遞給千家萬戶。
海安開發區婚育文化示范站巧妙依托當地星湖001商圈,以及七星湖社區作為省級“三全”社區家庭教育支持行動示范點的平臺優勢,將新型婚育文化植入生活的每一處細節。
示范站的室外相親角,月季花朵朵簇擁,一張張紅色的愛心卡片系在枝頭,上面寫著適齡青年的個人信息和擇偶期許,遇到心儀的人就可以聯系紅娘工作室的李阿姨牽線搭橋。紅娘工作室每月都會開展相親交友的主題活動,這些有趣好玩的活動吸引著年輕人走出家門,勇敢邁出戀愛相親的第一步。婚戀心愿墻、宣講微課堂定期更新相親小技巧、婚育小知識、家事小調解,在潛移默化中將新型婚育文化植入群眾的生活。走進七星湖社區,隨處可見的貼心標語上寫著科學育兒知識,如果遇到育兒問題不僅可以掃描標語上的二維碼,進入家庭教育專家殷飛教授的課堂,還可以預約“心靈休憩空間”的心理咨詢師徐穎老師,在家就能解決育兒煩惱。示范站還聯動社區、星湖001商圈成立了愛心商戶聯,目前已有數十家商戶加入,遇上周末或節假日,孩子喜愛、家長樂意的親子活動紛紛開場,往往活動一發布出來,幾分鐘之后名額就報滿了。
運用“三全”社區思維開展新型婚育文化宣傳,可以將婚育服務覆蓋居民婚育生活的各個階段,從婚前的教育準備,到孕期的保健指導,再到分娩的悉心陪伴,以及育兒知識的普及,社區可以始終為居民提供著全方位、專業化的支持與幫助。
在城東鎮嘉麟社區萬星佳苑小區北側,一所紅色屋頂的小房子格外引人注目,它是社區的“紅色‘嘉’油站”,居民親切地叫它“紅房子”。56歲的張阿姨想找份臨工補貼家用,鄰居們喊她去紅房子看看;住在萬星佳苑小區的陳大爺愛好修理小家電,得空,他干脆把工具箱搬到紅房子,給鄰里鄉親免費修理。旁邊小超市的老板看到我們一行人往紅房子走去,熱心地打招呼:又有什么活動要辦啦?近年來,嘉麟社區創新打造“五彩幸福嘉”新型婚育文化主陣地,依托社區“紅色‘嘉’油站”,打造“曹阿姨義務紅娘工作室”。老家江西,嫁到海安的小曹阿姨是紅娘工作室的主要負責人和社群管理員,她說:“我和老公的結婚經歷讓我非常相信緣分和愛情,現在的年輕人不愿意婚戀主要還是沒有遇到對的人。我們辦活動、搞社群就是想鼓勵年輕人邁出第一步。”目前,曹阿姨的相親交友群已經發展到3個社群。
今年七夕節,紅房子廣場前舉辦了一場特別活動,將相親互動與就業招聘相結合,幫助青年邂逅愛情,更幫助他們在海安這片熱土找到歸屬。來自外地的務工人員小吳激動地說:“這場相親活動讓我感受到了海安這座城市的溫暖,不僅有可能找到相伴一生的愛人,還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我真的非常有信心能在這里扎根。”工作室的紅娘服務是純公益的,運營半年以來也受到過外界的質疑,覺得外面的婚介服務都收費不低,這里怎么會免費呢?也有群友言論過激,對婚戀持消極的態度。面對這些反面聲音,小曹阿姨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每逢周二、周四和周六,她都會在工作室坐班,耐心、細致地接待前來咨詢的年輕人或他們的父母,在深入了解每一位委托人的性格、愛好、價值觀等,曹阿姨和她的團隊會以專業的方式進行精準匹配。短短幾個月,這里登記了近百份單身檔案,促成了數對佳偶,見證了一段又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工作室運營步入正軌后,也有一些中介找上門來,希望達成合作,嘉麟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傅卜芳說:“提供公益的婚介服務是我們的初心,中介給再多分成,我們都不會答應的。”工作室借助小“嘉”熱線、老舅媽家事調解室等渠道拓展家庭服務工作觸角,鏈動社會組織、公益紅娘、律師、志愿者等專業力量,持續推廣新型婚育文化宣傳教育,大力推進婚姻家庭領域移風易俗,為青年婚戀關愛工作注入新活力。
90后、00后享受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便利,婚戀、生育的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為了解海安適齡未婚青年的戀愛、結婚、生育現狀特點和影響因素,收集他們對婚育相關服務供給、政策支持的意見,海安市婦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在綜合思考的基礎上就如何幫助適齡未婚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生育觀提出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形成了《關于海安未婚青年婚戀觀、生育觀的調研報告》。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多少年來,盡管我們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模式,在不同的時代呈現出不同的面目,但我們追求幸福婚姻的本質卻從未改變。以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試點工作為契機,海安市婦聯聚焦青年男女需求,著力打造一批融入生活、群眾喜愛的婚育工作品牌,不斷提升婚育幸福體驗,營造婚戀友好、生育友好、家庭友好的社會環境,促進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風深入人心。
閆清:本刊編輯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