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革,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高中階段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加強法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不僅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社會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阜寧縣實驗高級中學高度重視法治教育工作,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進程中,把依法治校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讓“普法”之花在校園內外競相綻放。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機制
成立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學校成立了以書記、校長為組長的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在依法治校領導小組的親自統領下,橫向由法治辦具體實施依法治校的具體工作,縱向由德育處、教務處、共青團、班主任具體落實學校的各項制度。從而形成了學校依法制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互動協作的系統化網絡,形成了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全方位推進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
制定依法治校管理規程。學校依據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與之相關的一系列規程、方案、制度,如《阜寧縣實驗高級中學依法治校管理規程》等,在具體實踐中,學校加強對法規執行情況的檢查、監督、總結和激勵工作,在執行制度過程中,堅持有章可循,違章必糾,對遵章守紀者加以肯定表彰,對違法違紀者進行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堅決煞住各種違反法規的現象,真正使學校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軌道。
舉行教師法治教育培訓。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法治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法治素養和教學水平。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探索法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提高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師德建設與法治教育相結合。以系列活動為載體,在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中,引導教師不斷提升師德素養,踐行師德規范。教師認真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權利,無體罰、變相體罰及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事情發生,無教師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師生關系和諧。
二、完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確保法治教育全面覆蓋
開設法治教育必修課。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各個學科充分挖掘課程中法治內涵教育元素,推動法治教育生動進課堂,在學生們心中播下“法治精神”的種子,并使其生根發芽,讓法治信仰伴隨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堅持常規教育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在特色活動上下功夫,把法治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深度融合,通過主題班會團日活動、法律知識競賽、庭審觀摩、模擬法庭、法治宣傳展覽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學法興趣,增強法治教育感染力,讓法治教育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提升法治教育的參與性、互動性、實效性。
開發法治教育校本教材。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學校組織教師編寫了法治教育校本教材。教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養。學校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等,豐富法治教育課程資源。通過組織學生觀看法治教育影片、網絡直播講座等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校園欺凌、預防詐騙等內容,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創新法治教育形式,提高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定期組織主題班會,圍繞法治教育開展專題討論。通過班會,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識和交通規則,形成自覺遵守學校日常行為規范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班會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舉辦法治講座。學校定期邀請法治副校長、律師、法官等法律專業人士來校舉辦法治講座。講座內容涵蓋法律知識、法律案例、法律實踐等方面,旨在讓學生深入了解法律體系,增強法律意識。同時,講座還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組織模擬法庭。學校組織模擬法庭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法律程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性。通過模擬庭審過程,學生不僅了解了法律程序和司法公正,還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學校定期舉辦法律知識競賽,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競賽內容涵蓋法律基礎知識、案例分析等方面,旨在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法律素養。
制作法治教育宣傳欄。學校制作法治教育宣傳欄,定期更新宣傳內容。宣傳欄內容涵蓋法律知識、法律案例、法律實踐等方面,旨在讓學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運用法律。
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法治教育。學校利用校園廣播定期播放法治教育相關內容,包括法律知識、法律案例、法律實踐等。通過廣播的形式,讓學生隨時隨地了解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
開展法治教育主題活動。學校結合重要節日和紀念日,開展法治教育主題活動。如憲法日、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通過組織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等形式,加深學生對法律的理解和認識。
四、加強家校合作,共同推進法治教育
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學校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安全教育網絡,創設了學生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學校不斷完善家長學校制度,各年級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密切家校聯系,整合社會資源,讓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定期與家長溝通學生的法治教育情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向家長宣傳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共同推進法治教育。
組織家長參加法治教育活動。學校定期邀請家長參加法治教育活動,如法治講座、模擬法庭等。通過活動,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法治教育工作,增強家長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感,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學校與家長建立合作機制,共同制定學生的法治教育計劃。通過家校合作,共同推進學生的法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
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學校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學生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得到明顯提高,校園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違法犯罪事件。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把法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斷完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同時,學校還將加強與家長和社會的聯系與合作,共同推進法治教育工作。相信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法治教育工作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