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能源危機發展背景下,各國逐漸開始加大新能源的投資與發展。我國是電力消耗大國,在可持續發展政策號召下創新發展技術,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逐漸進入經濟市場,并搶占了更多的電力市場發展空間。但是受管理政策和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影響,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特別是資金管理方面面臨諸多問題,影響了企業未來發展。基于此,本文詳細闡述了新能源發電企業加強資金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發展問題,從多個角度提出了有效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電力市場
引言
集團型企業是現代化經濟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的產物,主要由價值供應鏈中多個企業組合而成,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型集團化企業來說,企業的成立、項目開展以及運營等均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持,是企業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新能源發電企業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背景下重點幫扶產業,其技術創新、產品研發以及項目運行等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是經濟市場中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一旦資金管理出現問題,勢必會給新能源發電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一、加強資金管理對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重要性
(一)增強資金的流動性,提高公司的償債能力
新能源發電企業與其他類型企事業單位相比,具有較強的資金密集型特征,從企業成立至項目運行,各個環節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根據調查顯示,新能源發電企業項目投資中,超過75%資金是以融資方式獲取。同時,資金管理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后續發展以及償債能力,而有效的資金管理能夠動態化監督和管理項目投資等各個環節中資金流轉的具體情況,以采取有效的優化措施,保障資金鏈的完整性,優化企業償債能力,將財務風險降至最低。
(二)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規范性
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大量的資金,一旦管理人員在資金管理期間利用不法手段盜取資金或出現貪污腐敗問題,則會對新能源發電企業的有序運行產生影響。財務部是有效應對資金風險的首道關卡,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資金流轉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通過網銀密鑰、審核報銷以及資金收支管理等手段,降低“小金庫”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概率,實現資金系統化管理,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規范性和合理性。
(三) 提升資金利用效率,降低資本成本
企業資金持有量維持在合理水平是保障企業規范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基建時期資金持有量過多會大幅度增加資本化利息,提高企業資本成本。項目運營期間,若資金持有量過多則會增加投資機會成本,影響資金利用效率;反之,資金持有量過少,則會降低新能源發電企業償債能力,增加生產經營風險。因此,加強資金管理,對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二、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現狀分析
(一)融資方式單一,推高融資成本
成本是影響經濟市場中企業經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而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融資成本則是決定項目能否有序推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現階段,我國多數新能源發電企業融資主要途徑以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貸款為主,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增加了企業資金成本。而且受企業經營性質影響,項目所在地區相對偏遠,資金市場薄弱,各地區金融機構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角度會增加項目貸款成本,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發電企業融資成本。
(二)“存貸雙高”問題明顯
新能源發電企業初步進入國內市場時,我國太陽能、風能以及水能等新能源布局逐步趨于完善,甚至于部分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新能源發展已經趨于飽和,因此,后成立的企業被迫選擇風速較低以及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在此背景下,優先發展的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量充足,具有較高的政府補貼,但是大量回籠資金無法及時將金融機構貸款償還完畢。反之,新成立的企業資金量欠缺,且融資渠道相對單一,致使新能源發電行業出現了“存貸雙高”等不良現象,影響了企業資金管理質量以及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資金沉淀問題
現階段,我國多數新能源發電企業月度資金支出相對平衡,但是受企業經營性質影響,電費主要以月底結算為主,因此,增加了資金收支不平衡以及錯配等不良現象。部分新能源發電企業為了維持下一月度穩定經營,避免出現收支不平衡問題,往往會在月末階段囤儲大量的資金,致使月末余額遠遠超過月初,增加了沉淀問題,對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有序流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致使企業最終資金支出比處于不平衡狀態[2]。
(四)資金使用效率低
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工作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便是資金利用效率較低。現階段,我國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主要收入包含兩方面內容:其一是新能源補貼,其二是標桿電費。但是,受企業性質以及政府審批流程等因素影響,新能源補貼收款時間相對較長,難以快速收回大量的補貼款項,需要企業自行籌集資金保障公司正常經營,但是一旦超出企業自身的墊付能力,或款項未在規定期限內收回,會對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利用效率,以及后續經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五)缺少完善的資金管理機制
新能源發電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復雜性特征,資金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了以下內容:其一是資金預算和監控;其二是資金撥付和歸集;其三是采購資金監控等。這需要配備完善的資金管理機制,才能提升資金管理質量,但是,現階段更多新能源發電企業將管理重點放在新能源項目開發以及建設管理方面,忽視了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資金管理機制并不完善,也缺少專業的監督和管理,并將資金管理全部納入財務管理范疇,權責制衡嚴重不足。而且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監管機制,無法對資金進行追本溯源和動態化監督管理,致使部分資金處于監控真空狀態,導致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沉淀資金不能按期及時償付帶息負債或應收賬款催收不力再舉新債兌付到期債務,影響了資金利用效率。
三、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拓寬融資渠道,保障資金需求
為了解決目前新能源發電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優化資金結構。準確計算股東資產的投資收益回收難度以及資金回籠周期,合理采用定量計算方法構建完善的決策模型,并對多個投資方案進行全面對比和分析,優先選擇最為合理的投資方案,保障固定資產與總資產的合理性,并對股東資產周轉率進行嚴格控制。第二,拓寬融資渠道。一是集團總部直接融資。受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資源差異性影響,部分新能源發電企業存在融資困難問題,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可以采取集團總部直接融資方式。通過統借統還或委托貸款的方式實現下屬企業的融資需求,與傳統金融機構融資方式相比,融資成本更少,并可將節省的資金全部用于項目周轉,能夠有效提升集團利益。二是選擇中期票據或REITs等直接融資方式。中期票據融資方式發行時間相對較短,利率較低,但是能夠借助融資平臺,實現企業短期資金回籠,且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融資風險相對較低。REITs融資可以選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或交易所發行,發行場所相對靈活,能有效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將收回資金用于新項目建設,從而形成良好的投資循環,同時可以優化公司財務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發行REITs的募集資金用途不受限,既可用于償還存量負債,也可用于新建項目資本金等。三是我國相關部門聯合頒發的《關于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中提出了“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向具備條件的可再生能源企業在規定的額度內發放補貼確權貸款”的要求,解決了目前新能源發電企業融資難以及融資成本較高等困境,能夠優化負債結構,盡可能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方式,尤其對于突破企業虧損發展狀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能源發電企業若想提升資金管理質量,勢必要把握政策機遇[3]。
(二)通過集團內部協調,降低銀行借款比例
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方式會大幅度增加新能源發電企業利息成本支出,成為成本考量的重要組成內容。為了解決傳統模式中的“存貸雙高”問題,集團總部應當預先做好資料勘察工作,優先選擇全國性銀行進行直接“對話”,提高新能源發電企業融資能力,并盡可能降低融資成本。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統談分借”等手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融資合同。對于經濟水平欠發達以及資源相對較少的區域,集團總部則可以通過“統借統還”等手段,將利率相對較低的資金提供給下屬企業,以此解決融資難等問題。
(三)平衡資金余款,避免資金沉淀
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出現的資金沉淀問題,集團總部可以合理設置資金池,避免因資金沉淀而引發的“存貸雙高”問題。同時,還要對企業資金進行合理預估,規避月初和月末資金差異過大問題,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加快企業其他項目的快速推進與發展。另外,針對新能源發電企業特點,合理選擇資金流入、流出相分離的手段,對資金進行統一管理,減少下屬企業資金沉淀問題,以有效提升集團對資金的統籌規劃和管理能力,保障資金投資效益。
(四)提高資金使用率
第一,制定最佳資金使用方案。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但是因受項目類型等各項因素影響,資金管理內容錯綜復雜,需要進行綜合考量與分析,應根據新能源發電企業實際情況,對資金鏈以及融資等多項問題進行統籌規劃管理,加強集團總部資金支持,保障資金鏈運轉正常,提升資金管理質量。
第二,加強先進科技的深入研發。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科技在新能源發電企業中的占有比例,通過創建信息化系統(如司庫系統或資金管理系統等)提升金融服務的職能,提高資金管理質量,并積極擴展企業發展空間,加強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構建完善的金融融資渠道,并逐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市場份額。
(五)完善資金管理制度
第一,優化資金預算管理體系。合理開展預算編制,根據新能源發電企業本年度經營發展情況,制定下一年度企業資金管理的方向和內容,減少不合理融資造成的資本成本過高問題。在預算編制環節,需要站在宏觀角度對未來經濟市場發展變化動態以及銀行信貸政策等進行深入調研與預判,明確可能存在的資金風險隱患,做好完善的資金預防措施,保障資金預算的完善性。同時,針對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項目經營特點,加強業財融合與聯系,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縮短收賬周期,并根據自身項目優勢與供應商等進行深入談判,通過延長賬期以及現金折扣等優惠政策,提升資金管理質量。
第二,加大資金預算監管和考核力度。集團若想對下屬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資金安排以及項目投資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需要對其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動態化、全過程監督和管控,加強資金流轉與業務項目發展之間的融合,避免出現管理真空問題。另外,還要定期對下屬企業進行抽查和巡查,避免下屬企業徇私舞弊或基于利益考慮夸大經營業績,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將資金預算作為主要的考核目標。
第三,打造資金風險預警系統。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中,應當具備完善的風險防范意識,才能提升資金管理質量。一旦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存在偏差問題,可能對后期項目經營發展以及融資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構建完善的資金風險預警系統,能夠對資金管理流程進行全方位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隱藏的資金風險問題,并及時反饋至管理人員,并將其與企業資金同期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此大幅度提升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風險防范能力。另外,在資金統籌管理工作中,因受企業性質以及各項管理活動因素影響會出現風險問題,所以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需要基于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預警指標,并以此對資金流轉進行全方位監控,降低資金風險隱患問題的發生概率。
結語
綜上所述,資金管理是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構成內容,是影響企業經營發展以及項目推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因受新能源發電企業性質以及項目特點等因素影響,在資金管理中存在融資渠道單一、資金沉淀以及資金利用率較低等問題,影響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經營發展。新能源發電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從多個角度提出有效的管控措施,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增加資金風險防范能力,為促進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光瑞.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淺析[J].財務與會計,2019(17):69-70.
[2]楊瀟.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時代商家,2023(23):58-60.
[3]余光瑞.集團型新能源發電企業資金管理淺析[J].財務與會計,2019(1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