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用戶群體之一,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應積極開展兒童分級閱讀推廣工作,為兒童打造量身定制的閱讀服務,為不同年齡段兒童提供符合其身心發展需求、認知規律的圖書閱讀計劃。
一、分級閱讀概述
(一)概念
分級閱讀指的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智力發展情況,為其提供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向其提供不同類型的讀物,所推薦的讀物能夠促進兒童智力發育,起到思想啟蒙、引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作用,具有針對性、科學性。[1]分級閱讀是以兒童為中心所開設的新型閱讀模式,其所選用的讀物多出自教育專家之筆,相比于傳統的閱讀方式更具系統性、專業性。
(二)重要性
分級閱讀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其閱讀能力。通過構建科學的閱讀體系,結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發展情況,將兒童閱讀能力進行細分,根據兒童年齡選擇相應的讀物,降低兒童閱讀難度,確保閱讀量的同時增強兒童閱讀效果,讓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通過圖書獲取大量的知識,了解更多地方的民俗風情、地理知識等,感受文字和插圖的魅力,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另外,相比于盲目地閱讀,分級閱讀的形式更貼合兒童身心發展需求。例如,當前多數兒童為獨生子女,在家中父母長輩關愛有加,在社會上各方給予關懷,部分兒童難免產生過于依賴家長的心理,這會對其身心健康產生一些不良影響。而采用分級閱讀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讓兒童進行科學閱讀,能夠促使兒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逐漸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分級標準
分級閱讀一詞最早出現于歐美國家,其在20世紀90年代便針對兒童制定了嚴格的分級制度。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也開始逐步推廣分級閱讀,當前對于分級閱讀標準的制訂包括兩個層面:難度分級和興趣分級。(1)難度分級。按照難易程度可將分級閱讀劃分成年級體系、字母體系與數字體系。第一,年級體系主要應用于中小學生,與學生年級相對應。第二,字母體系則是將讀物按照A—Z的順序劃分為不同難度。第三,數字體系。該體系應用最為普遍,是采用數值方式對兒童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進行評估,以此作為分級閱讀的標準。三種劃分方式并非單獨使用,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參照,通過設置與兒童相對應的年齡、年級對照表,提供與之對應的讀物;同時,通過建立網站,兒童讀者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從中挑選自己所喜愛的讀物。(2)興趣分級。該分級方式是根據兒童年級、年齡判斷其是否對某一類讀物感興趣,[3]同時,興趣分級還要考慮圖書內容是否與該年齡段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相對應。
二、當前兒童分級閱讀存在的問題
我國分級閱讀起步較晚,雖然付出了大量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未得到家長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當前,兒童分級閱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級標準權威性不強
我國對分級閱讀的應用時間較短,相關經驗匱乏,難以確保分級標準的科學性、權威性。首先,當前對分級閱讀標準的統一還存在爭議。部分學者和圖書行業工作者認為兒童的發展具有共性,分級閱讀可根據兒童年齡階段制訂相應的閱讀計劃,給予心理發展引導;但也存在相悖的觀點,認為同一年齡段的兒童閱讀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僅通過年齡進行閱讀分級,在一定程度上將對兒童的個性化發展造成影響。[4]其次,在實踐工作中,各個出版社、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各自為戰,推出的分級標準五花八門,缺乏廣泛認同和統一標準,使家長和教師在為兒童選擇讀物時感到困惑。最后,現有的分級標準在制訂過程中缺乏科學嚴謹的研究理論作為支撐,往往基于主觀判斷或經驗總結,導致分級標準存在一定偏差,不能準確反映兒童的閱讀能力。
(二)宣傳推廣力度不足
圖書館在兒童分級閱讀的宣傳推廣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影響著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圖書館對分級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導致許多家長和兒童對分級閱讀的優勢了解不夠,缺乏參與分級閱讀的動力。其二,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工作缺乏針對性,未能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和特點來設計活動,使宣傳內容與兒童的實際需求脫節。其三,大多數圖書館的宣傳推廣手段較為單一,仍然依賴海報、宣傳冊等紙質媒介。這些傳統的宣傳方式難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無法有效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其四,圖書館的宣傳活動往往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難以形成長期效益和品牌效應,從而進一步削弱了宣傳推廣的效果。其五,圖書館在推廣分級閱讀時未能與學校、社區等渠道形成有效的聯動,沒有充分利用這些渠道的資源優勢,導致宣傳效果有限。其六,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工作缺乏專業的閱讀推廣人員。現有工作人員可能不具備足夠的兒童心理學和閱讀指導知識,因此難以有效引導兒童和家長積極參與分級閱讀。兒童分級閱讀是一項系統性、社會化的工作,圖書館、出版社、教育機構、科研機構應當加強合作,做好分級閱讀的推廣工作。特別是公共圖書館,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對分級閱讀宣傳推廣的力度,以增強分級閱讀的宣傳效果。[5]
三、公共圖書館兒童分級閱讀推廣策略
(一)加強公共圖書館兒童館建設
現階段,公共圖書館應完善圖書館體系,加強兒童圖書館的建設,在圖書館分館中建設專門的兒童閱讀區。
首先,圖書館應對兒童館進行合理區域劃分,采用色彩分隔與設置清晰分級標識的方法,便于家長和兒童迅速找到符合兒童閱讀需求的圖書。[6]其次,在兒童分級閱讀區域內,圖書排架需嚴格按照分級閱讀的相關要求進行設置,將分級閱讀作為一級分類標準,通過不同色彩明確區分各個區域,并輔以主題分類及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進行二級分類。最后,鑒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在不斷變化。相較于傳統紙質書籍,數字閱讀為家長和兒童提供了更為便捷且富有趣味性的閱讀體驗。因此,圖書館在關注館藏紙質書籍的數量與種類的同時,還需增設圖書閱讀觸摸屏及數字化設備,為兒童打造數字分級閱讀平臺,通過設計充滿吸引力的界面與功能強大的導航系統,進一步優化數字分級閱讀平臺的服務體驗。
(二)加強推廣人才隊伍建設
現階段,多數公共圖書館并未設置專業的兒童分級閱讀宣傳崗位。同時,絕大部分館員并非科班出身,對兒童圖書了解不足,心理學、教育學相關基礎理論知識不足,難以為入館家長、兒童提供指導服務。因此,圖書館應當加強兒童分級閱讀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首先可從館內挑選對分級閱讀推廣工作具有濃厚興趣的員工,為其提供培訓機會,使其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培養其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以加深其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全面了解,熟悉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從而為兒童提供適合的讀物。[7]其次,在兒童分級閱讀推廣過程中,志愿者扮演著重要角色。志愿者可由家長、在校大學生、教師擔任等。公共圖書館可通過發布公益活動的形式鼓勵上述人群積極參與,讓其為兒童分級閱讀推廣貢獻力量,借助社會多方力量以實現兒童分級閱讀推廣工作多樣化、多元化開展,充實閱讀活動內容。最后,隨著兒童分級閱讀推廣隊伍的不斷壯大,公共圖書館要肩負相應的管理職責,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章程辦事,以隊伍管理為基礎,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傳授其兒童分級閱讀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并注重其溝通能力的培養。
(三)細化分級閱讀標準
首先,圖書館要發揮自身的職能優勢和組織優勢,組建一個由兒童文學專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出版人士等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從而使標準制訂能夠考量到各方面因素。其次,要在參考國外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實證研究,包括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規律、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特點、閱讀興趣和需求等,從而結合中國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調整,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再次,要基于研究成果,制訂一套統一、明確的分級標準,包括閱讀題材、詞匯量、句子復雜度、主題適宜性、插圖與文本的比例等。此外,也要邀請教師、家長、圖書館員等利益相關者參與標準的討論和修訂,確保標準的實用性和廣泛接受度。最后,要隨著兒童閱讀習慣和能力的不斷發展,定期更新分級標準,確保其始終符合時代需求。建立權威的兒童閱讀分級標準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需要圖書館與多方面力量展開協作,最終推動標準的形成與落實。
(四)組織閱讀推廣活動
在兒童分級閱讀體系下,圖書館可以根據年齡劃分標準,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例如,針對0~6歲的幼兒,推廣活動可以圍繞韻律兒歌、早期運動、互動故事等形式展開,緊密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設計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閱讀活動,以激發這一年齡段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對于6歲以上的兒童,圖書館則應根據分級標準,組織安排不同層次的科學、藝術、音樂、閱讀等活動。為了充分激發兒童和家長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圖書館可以公布活動的獎勵機制,鼓勵家庭成員共同完成閱讀任務,從而獲得獎品。通過這種獎勵形式,不僅能激發兒童參與分級閱讀活動的興趣,還能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培養起自主閱讀的習慣。此外,圖書館還可以組織混齡閱讀活動,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這樣不僅能更真實、有效地測試兒童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為后續分級閱讀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8]在此基礎上,圖書館應建立完善的分級閱讀評價體系,對兒童的閱讀進度和效果進行客觀評估,為家長和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五)拓展服務半徑
公共圖書館在推行分級閱讀時,不僅需要積極履行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還需與學校、社區以及兒童家長緊密合作,借助多方力量來拓展服務范圍。圖書館應主動深入學校和社區,舉辦分級閱讀宣傳講座,分發推薦書目和宣傳資料,激勵兒童踴躍參與圖書館組織的閱讀計劃。同時,圖書館需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訂分級閱讀計劃,并精心編制閱讀方案。此外,圖書館還可以聯合當地高校,開展閱讀指導和評定工作。依據兒童分級閱讀評測體系,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能力和書目進行評級,推薦適宜的書目,為各年齡段的兒童提供個性化的閱讀計劃,旨在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六)強化宣傳推廣
首先,圖書館要豐富宣傳手段,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如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讓更多家長和兒童了解分級閱讀。其次,要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展特點,設計親子閱讀、故事講座、閱讀分享會等活動,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最后,圖書館要加強與學校、社區的合作,將分級閱讀理念融入日常教學和社區文化活動中,提高家長和學校的參與度。總之,圖書館要將多種形式相結合,保證兒童分級閱讀推廣工作順利進行,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從而吸引更多兒童讀者和家長了解分級閱讀,參與分級閱讀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新時期,公共圖書館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關鍵場所,在兒童分級閱讀推廣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在這一發展態勢下,圖書館應采取多元化的策略,有效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助力,從而推動全民閱讀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華倩.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經典閱讀推廣的實踐與策略——以深圳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43(12):49-51.
[2]汪全莉,龍嘉琳,方詩.“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3(03):116-122+136.
[3]顧運婕.公共圖書館少兒分級閱讀推廣服務障礙及其發展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12):15-17.
[4]王茜茹.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公共圖書館兒童分級閱讀推廣策略初探[J].晉圖學刊,2020(04):46-51.
[5]王滿.基于認知發展理論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20,33(02):54-57+47.
[6]王安君.閱讀推廣視域下公共圖書館兒童讀書會的發展策略[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3(03):29-35.
[7]韓暢.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策略研究——以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S1):159-162.
[8]張慧英.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分級閱讀推廣的思考[J].今古文創,2020(45):85-86.
(作者簡介:王睿堃,女,本科,天津市武清區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閱讀推廣)
(責任編輯 張云逸)